熱冷分化格局延續 板材差異仍有望修復

2016年冷熱價差不斷擴大到1120元/噸,冷軋利潤極高;2017年冷軋在逐步褪熱後迴歸冷熱合理價差,全年平均價差為674元/噸;2018年冷熱價差不斷縮小至320元/噸,後小幅增加至400元/噸以上,但整體冷軋“高不成、低不就”已然成型,短期是否能有轉變,小編將做簡要分析。

價差小於加工成本

熱冷分化格局延續 板材差異仍有望修復

圖一:冷熱價差

從圖一來看,對近2年冷熱價差對比情況來看,在2017年初,冷熱價差基本持續在900元/噸,在一季度後逐步呈現收窄之勢,隨後全年基本保持在600元/噸的價差間徘徊。在進入2018年後,一季度冷熱價差整體繼續保持相對正常的600元/噸以上,隨後受汽車購置稅優惠取消,直接下游需求下降影響,價差大幅收窄至最低點的320元/噸,雖在近期有所回溫,價差保持在451元/噸。但是從軋製費用來看,熱捲到冷軋光軋製費用最低需要500-600元/噸之間,而目前冷熱價差並不足以支撐基本的軋製費用,更別說盈利,這也是直接導致部分鋼廠冷系產品生產積極性下降的根本原因。

庫存數據偏向中性

熱冷分化格局延續 板材差異仍有望修復

圖二:冷軋分年度庫存數據對比

2016年同期冷軋庫存為120.53萬噸,2017年同期冷軋庫存為105.92萬噸,截止7月27日冷軋庫存為118.57萬噸。從庫存數據對比來看,今年冷軋庫存較去年同期略高,但仍低於2016年同期水平。考慮到18年冷軋整體需求端有縮減預期,但庫存並未出現過大幅度的增長,可見市場庫存壓力並未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下游數據熱強冷弱

首先對於熱卷的終端數據統計情況來看,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挖掘機累計生產137150臺,同比增長43.5%。1-6月,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20.4萬輛和229.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4%和10.6%。分車型產銷情況看,客車產銷分別完成23萬輛和22.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2%和2.8%;貨車產銷分別完成197.4萬輛和206.5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9%和11.5%,其中半掛牽引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0.8%和17.2%。

縱觀熱卷終端需求,整體增幅可謂是巨大的,與此同時我們對比冷卷的終端數據統計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85.4萬輛和1177.5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2%和4.6%。乘用車四類車型產銷情況看,轎車產量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和5.5%;SU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6%和9.7%;MPV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17.1%和12.7%;交叉型乘用車產銷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23.8%和25.9%。

總結

總體來看,上半年冷系終端需求明顯弱於熱系產品,同時據中期協對於2018年汽車整體的產銷預期來看,繼續保持3%的增長幅度概率較高。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下半年冷軋想靠下游推動價格上衝的動力基本落空。

雖然冷軋需求端的推力有限,但熱卷作為冷軋原料,需求端繼續保持強勢,屆時或將持續強勢姿態。同時,目前冷熱價差仍處於偏小狀態,後續依然存在修復空間,原料價格的強勢支撐或將成為後續冷軋價格走勢最大的推動力。後市來看,冷軋或跟隨熱卷整體趨強走勢,漲幅或有一定的差異性及滯後性。

免責聲明:Mysteel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Mysteel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Mysteel無關。

熱文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