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網負荷連續3次創造歷史新高 目前整體運行平穩

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尹星雲)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獲悉,受持續高溫影響,北京地區電網負荷再次突破紀錄,於昨天11時56分達到2336.7萬千瓦,超過8月1日的2306.4萬千瓦,再創新高。目前,北京電網整體運行平穩。

據國網北京電力預測,若出現連續一週以上高溫高溼天氣,北京地區最大負荷將達到2600萬千瓦,同比增幅約15.35%,北京本地電廠最大發電佔比約30%,聯絡線外受電力佔比約69.84%,其中空調降溫負荷佔比約54%。

國網北京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從近幾天情況看,受持續高溫悶熱天氣影響,空調等降溫負荷增長明顯,自7月28日開始,北京電網負荷保持了持續攀升的勢頭,7月31日12時26分,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267.5萬千瓦,突破2017年電網最大負荷2254萬千瓦,8月1日達到2306.4萬千瓦,8月2日11點56分,電網最大負荷達到2336.7萬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降溫負荷佔比約50%。”

多措並舉確保電網安全度夏

為了保證北京電網運行平穩和居民正常生活用電,國網北京電力結合電網負荷增長趨勢,啟動電網大負荷預警應急響應,開啟所有應急指揮系統,北京電力兩級調控人員密切跟蹤電網負荷走勢,加強對重載設備的運行監視,提前調整電網運行方式;根據電網設備負荷增長,增強電力設備巡視力量,縮短設備巡視週期;應急搶險隊伍、人員全部上崗就位,隨時應對各類突發電力故障。

強化京津冀電力應急聯動機制,與天津、冀北、河北電力公司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組織開展聯合演練和技能培訓,加強溝通交流,提高協調聯動效率。度夏期間,國網北京電力優化部署了326支應急搶修隊伍、5000餘名應急搶修人員、465輛搶修車輛隨時待命,全市配備40臺發電車、249臺發電機,在突發停電情況下緊急提供應急電源支撐。

創新應用國內首套“一體雙核”配電自動化系統,對全市範圍配電網實現精準運維管控,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市副中心電網全部採用綜合管廊電力艙供電方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大雲物移”等先進技術,率先建成世界最高標準智能電網示範,供電可靠性超過99.9999%。

創新應用國內首套電網氣象災害精準預警系統,運用多源數據分析、電網精益地理模型等先進信息技術,覆蓋全市500餘座變電站和2萬餘座杆塔,實現“精確到每一棵電杆”,預警預測效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高科技手段為電網提供可靠保障。在輸電線路、變電站內及電纜隧道內運用智能巡檢機器人開展不間斷巡視測溫工作,實時掌控設備運行狀態。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點區域配置移動智能變電站,在重要交通樞紐地區配備大容量飛輪發電車,隨時提供移動應急備用電源,為突發狀況下電網快速恢復供電提供可靠電源保障。提供多渠道便捷用電服務。

度夏期間,國網北京電力為客戶提供多種渠道的便捷購電服務,全市162個營業網點和2萬餘個代售電網點方便居民購電。除營業網點外,電力公司還開通了多種便捷購電渠道和應急送電服務,隨著智能電錶的全面普及,市民可以選擇“掌上電力”APP、‘電e寶’APP、電費充值卡、95598智能互動網站、微信、支付寶、自動繳費終端等多種渠道進行購電。若市民家中因未及時購電導致停電,可通過撥打24小時供電服務熱線95598或“掌上電力”APP申請應急送電服務。

節約用電小常識

夏季炎熱季節已至,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呼籲社會各用電單位,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標準,保持空調溫度設置不低於26攝氏度。

北京電力倡導廣大市民用戶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培養良好用電習慣,在此推薦10條家庭省電小技巧。一是電冰箱使用過程中隨手關門,並減少開門次數,食物最好裝六成滿;二是洗衣機裝水7-8分滿,浸泡20分鐘再洗,效率最高;三是電飯鍋煮飯先將生米浸泡後再煮,可縮短煮熟時間而節電;四是從冷凍庫取出的食物,儘量讓其自然解凍或放置冷藏室,少用微波爐;五是定期檢查並清洗空調,能讓空調效率更高,耗電更少;六是飲水機閒置時關掉電源,每臺每年可節電超過300度;七是電視亮度和音量調至過高消耗電量,調製至適中;八是及時清除吸塵器過濾袋中的灰塵,減少氣流阻力,提高吸塵效率,減少電耗;九是抽油煙機啟動時最好先開大風檔再調小;十是隨手關燈,拔掉不用的插頭,關掉不用的電器,減少能源浪費。

同時,夏季雷雨天氣較多,為了保障市民人身及電網安全,北京電力提示居民們在從事放風箏、釣魚等戶外活動時,請遠離輸變電設施和電力線路,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如果發現損壞電力設施的情況,市民可撥打95598供電服務熱線或登錄“掌上電力”客戶端提供線索,電力公司將及時進行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