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邊小廠到全國行業百強!光弘科技是怎麼做到的?

从海边小厂到全国行业百强!光弘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从海边小厂到全国行业百强!光弘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唐建興。

“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在惠州大亞灣,而惠州大亞灣回饋給我的是光弘科技的輝煌業績。”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唐建興提及公司發展歷程時感慨萬千:從粗放簡易的工廠,成長為年營業收入逾12.74億元的全球優秀EMS(電子製造服務)企業,並於2017年登陸A股市場。

取得這些輝煌業績,是光弘科技恪守工匠精神、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創新升級的最好印證,也是我市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全力幫扶企業發展的最好印證。

从海边小厂到全国行业百强!光弘科技是怎么做到的?

光弘科技智能生產線。

發 展

創業一波三折迅速壯大

1984年5月1日,唐建興至今還清晰記得這個日子。當時,唐建興作為三洋公司的代表,從香港來到深圳,成為深圳首家中外合資企業——— 華強三洋的外派管理人員。

1998年,不甘寂寞的他離開華強三洋來到惠州,加入位於大亞灣霞湧街道的光弘公司。“那時候的霞湧真是安靜。”唐建興回憶道,由於當時霞湧生活條件有限,公司管理層只能居住在惠陽淡水,而進出霞湧只有一條道路,道路兩邊雜草叢生,有時從淡水驅車去霞湧,一路上遇不到一輛交匯的車輛。

創業之初的艱辛自然不言而喻,但短時間內,這個當時只有300多人的來料加工廠,同樣創下了年產值近2000萬元的績效。“手工為主,主要靠人。”唐建興笑著說,由於管理、生產工藝及技術等問題,創業初期經營狀況並不是非常好,但在當年百廢待興的大亞灣,這已是不錯的業績。

2006年,光弘科技成為首批進駐響水河工業區的企業,新的廠房,新的生產線,讓光弘科技的電子製造服務水平得到一定提升。但是到了2007年,公司發展面臨一個新的困局。

為尋求更好的發展,2007年公司決定引入新的力量——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藉助其國際視野提升製造服務水平。然而,良好的願景並未實現。這家公司看中的是光弘科技優質的現金流,短時間內就從光弘科技抽走2000多萬美元現金。由於資金短缺,光弘科技的經營發展站在了分水嶺上。

面對困境,唐建興力挽狂瀾,在眾多朋友的支持下度過了難關,後來又經過長達10個月的訴訟贏回控股權。“從此以後,公司開始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唐建興說,隨後,光弘科技一期廠房崛地而起。由於良好的服務、嚴格的品控,光弘科技獲得眾多客戶良好的口碑,公司規模呈幾何級速度增長,2010年、2011年連續獲評 “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一躍成為全國領先的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

創 新

轉型升級贏得市場

企業的發展從來沒有一帆風順。2008年的金融危機,雖然沒有讓光弘科技“傷筋動骨”,但也讓唐建興感受到,科技創新、升級發展、提升自身能力,是企業增強抵禦風險能力、立於不敗之地的最佳方式。

從2010年起,光弘科技著手整合技術隊伍,成立創新技術團隊,逐漸完善戰略發展部、研發部、技術中心等6個部門。目前,光弘科技已累計投入上億元用於技術創新,取得60多項生產工藝裝備類專利及立項一批內部重大改進項目。

“如今,我們的客戶即使不派駐場代表,都可以放心監管每一道工序的質量水平。”唐建興介紹,近年來,光弘科技在加大公司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力度的同時,也增強了生產線信息化的融合能力。從以前簡單的 “拼人頭”——— 靠勞務成本和嫻熟的產業工人,轉為如今 “拼智能化”——— 以“互聯網+”為依託的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線,以及現代的管理理念,這是光弘科技轉型升級的思路,通過不斷抓住機遇儘快提升自身“含金量”,贏得市場。

高 歌

全面搭建“智造”平臺

隨著智能化設備不斷更新、充實和生產工藝的精進,通過建立大數據庫和10多條專用光纖,該公司將每一個產品每一個零配件的信息及時傳輸、存貯,讓每一個零配件、每一道工序都可以追溯到源頭,查詢到每一道生產裝備環節的工序和責任人。如今,即使公司負責人或者駐場代表不在公司,同樣可以全面掌握公司生產動態和產品質量情況。

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直接帶來了生產能力的提升和效率的成倍提高。如今光弘科技有萬餘名員工,2017年生產加工4000萬臺(套)電子產品,年營業收入逾12.74億元,併成為華為、龍旗、華勤、OPPO、日本軟銀、德國電信DT、日本NTTDoCoMo等著名企業在華南地區的重要協作夥伴之一。

如今,總投資預計達10億元的二期項目已建成,其中智能化生產平臺和設備的投入就達到8億元。唐建興介紹,這個總建築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二期項目,行業產品將從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擴展到無人機、車載產品、互聯網產業項目,尤其是汽車電子等相關產業項目。

隨著該公司全面搭建“智能製造網絡系統平臺”,到三期項目建成後,產能預計突破1億臺。據悉,光弘科技還啟動了未來5年發展計劃——— “1506”計劃,即5年內達到年組裝手機1億臺,產值達到50億元,利稅突破6億元。

對話董事長、總經理唐建興

惠州著眼長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記者:您在接受採訪中提到,惠州是您的福地,從當年的小公司到如今的上市公司,請您描述一下在惠州發展的心路歷程。

唐建興:惠州是我公司也是我的福地,書寫了我的別樣人生。公司能走到今天,既是時代的機遇,也是自身的努力,公司每一步都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和中國製造業發展節奏。同時,惠州良好的營商環境、優質的政務服務,為企業的騰飛掃清了發展障礙,破除了發展瓶頸。

隨著業務不斷增長,光弘科技一期發展空間非常有限,嚴重製約了產能的提升和智能化改造的推進,公司急需擴建。我們當時看中了一期對面的一塊土地,但這塊地是商住用地。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大亞灣,這塊地理位置優越的地塊尤為可貴,但當政府知曉我們的計劃後,當即部署研究,決定將商住地改為工業用地全力支持公司二期建設。企業上市,需辦非常繁雜的手續。為了幫助光弘科技上市,從市裡到區裡,各級各部門都全力以赴,幫助我們理順手續,完善資料,促成光弘科技順利上市。

所有的這些,都讓我感受到惠州市、大亞灣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和著眼長遠的戰略佈局,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實業報國的決心。

記者:2017年光弘科技成功登陸A股市場,您認為上市將給公司開啟發展新徵程帶來哪些影響?

唐建興:上市對光弘科技而言是一個里程碑。過去我們一直非常注重內生性的穩健發展,強調厚積薄發、打好基礎,用產品的質量和口碑贏得客戶。如今,電子行業已經形成強大的“馬太效應”,規模越靠前的企業越能贏得更多機會,越靠後的企業越不具備優勢,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加快擴張步伐。

過去我們要求“做得好”,現在我們還要“跑得快”,上市之前公司大概保持著每年1億元的資產投入幅度,上市後大概每年投入4億~5億元,利用資本市場,實現產能擴張的倍速增長。看看同行,深科技、偉創力、卓翼科技都已經上市,就連巨無霸富士康也謀求上市。為了不落後於對手,我們選擇通過上市的方式謀求跨越式發展。

記者:請問唐總如何看待工匠精神?在製造服務行業競爭更加激烈的未來,光弘科技憑什麼取勝?

唐建興:這些年來,我們一步一個腳印,紮實走好智能製造這條路,著力提升智能製造服務水平和能力,以工匠精神打磨產品質量,只有這樣,產品才能經受住用戶最挑剔的眼光。

隨著5G時代的來臨,設備在零部件數量上會更為密集,製造難度更高,相當於加大了行業門檻。公司已經積累了大量工藝專利,完全可以勝任5G產品的製造,在工藝、品質和技術上,可以說我們一點都不比富士康、偉創力差。

記者:當前,光弘科技在通訊領域已是行業龍頭,公司未來的業務還有哪些新增長點,將如何佈局?

唐建興:通訊行業是公司的主要業務板塊。就在三四年前,我們也有業務多元化的戰略考量。經過多次考察,我們發現在通訊行業之外增長速度最快的就是汽車電子,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以及智能化的應用,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在汽車領域,這也為我們帶來開拓市場的機會。目前,公司在汽車電子領域佈局比較多的產品是行車記錄儀、T-BOX及部分車載電子產品。兩年前公司在浙江嘉興設立了一個基地,希望以此作為公司的一個橋頭堡,主攻工控類和汽車電子類產品。

在通訊和汽車電子之外,物聯網也是公司頗為重視的一大發展方向。物聯網概念在3G時代就已提出,在4G時代開始慢慢落地,未來5G時代預計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光弘科技目前在物聯網領域也有涉足,主要是3G模塊、4G模塊等產品,以及5G模塊的研發。這些模塊的應用範圍很廣,譬如智能家居、AI、自動駕駛等領域,未來都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