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公關」拯救漩渦中的拼多多

營銷模式和產品品質頗受質疑的拼多多上市,引發一輪輿論熱。從上市當天的一致看好,到後來質疑不斷,拼多多的輿情可謂一波三折。

在拼多多輿情過山車式的發展背後,是拼多多公關的持續操刀。

拼多多此前的公關團隊來自餓了麼和某官媒。那時,拼多多沒有類似上市這樣的重大新聞,還比較低調,但是因為其平臺產品和營銷模式的特殊性,輿情一直不好,不間斷的有各種投訴和維權事件爆出。在輿情最差排行榜裡,一度排名第三,僅次於趣店和趣頭條。

黃崢不得不給拼多多公關部換血,畢竟改善輿情是當務之急。拼多多一直自稱是在學習淘寶模式,剛好淘寶也曾深陷假冒偽劣的漩渦。在阿里上市之時,阿里的公關沒少就淘寶的假貨問題發力。這一次,面對和淘寶同樣的問題,黃崢請阿里某M5級公關出山,業界風傳,這位M5是阿里的前公關負責人周桓(桓公),此前已離開阿里。因為同業禁止的原因,此番以顧問的方式操刀拼多多的公關。隨著周桓加入拼多多的還有阿里的其它公關人員。

“阿里公關”的加入,使得輿情最差榜上有名的拼多多,在上市後輿論一度翻轉,其中的公關手段頗值探究。

|| 上市壓維權,一舉兩得

拼多多的模式有問題,黃崢是清楚的。所以拼多多正在努力轉型,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綁勞農村和四五線城市用戶,同時建拼工廠,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這些轉型需要資金,因此2018年,拼多多的上市就不奇怪。但是具體什麼時候上市,拼多多未必有準確的時間。

結果,6月中旬,持續了一年的商家維權事件從網絡維權發展到現實,幾十個商家穿著同樣印有“拼多多,欺騙消費者,還我血汗錢,非法凍結商家資金”字樣的白色T恤出現在拼多多上海總部,一邊揮舞著胳膊高喊“拼多多,騙人的”,一邊要求乘電梯上18層找黃崢。這樣的陣勢,被有心者拍攝視頻發在網上,立刻引發熱議。

“阿里公关”拯救漩涡中的拼多多

商家認為拼多多借此圈錢,而拼多多堅稱是因為商家出售假貨和問題產品。

這場風波持續半個月,將本來輿論不好的拼多多再次推上風口。雖然事件發生後,拼多多官網發聲稱堅決打假,黃崢也難得出面回應媒體,然而負面輿論並沒有就此打住。

這些找上門的商家無疑給醞釀上市的拼多多捅了一個大窟窿。怎麼補是個問題。

10天后,拼多多發佈招股書,宣佈上市。更重要的事情立刻轉移了商家維權事件的負面影響。畢竟成立不到3年、輿情糟糕的拼多多上市,更能激發公眾的圍觀。

這一波公關看似處理倉促,實則很有深意。一方面緩解了舊輿情,另一方面造勢新輿情。

|| 精心佈局上市,輿論反轉

除了其招股書中公佈的各種可以拿得出手的數據外,從百度離職的副總載陸奇的加入,無疑在輿論上為拼多多扳回一局。陸奇作為一個有口碑的職業經理人,在國內和美國都有一定的認可度。

陸奇這一波輿論剛平息,接著關於黃崢的經歷又開始造勢。公眾號上一篇《拼多多的多與少》,以講故事的方式講述了黃崢不平凡的經歷、及其與大佬段永平和丁磊關係不淺的交情。那些站臺段永平和丁磊的人,也跟風站臺黃崢。

隨後這篇10萬+的爆文中講述的故事,成為對黃崢的一種宣傳。很多文章也會引述其中關於黃崢經歷的某些片段。冷靜、低調、聰明的黃崢形象逐漸被雕刻。這是拼多多輿論反轉的又一局。

等到上市之時,輿論已經基本好轉。但是公關造勢持續發力。

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是一個企業家的巔峰時刻,黃崢卻選擇在上海兩地同步上市。不論在美國還是在上海,黃崢都放棄敲鐘,而是將敲鐘機會讓給拼多多選中的6位消費者。黃崢讓出的敲鐘位,再一次為拼多多積累了好感。

“阿里公关”拯救漩涡中的拼多多

同時,上市當天,黃崢被上海市政府領導接見,祝賀其兩地上市儀式。隨後在上市現場的演講稿中,黃崢1300字的演講,有200字涉及拼多多在“互聯網+農業”領域的創舉。這種場合,這樣的言論,拼多多向政府部門示好的態度明顯,而扶貧也響應政府的號召。

至此,拼多多輿情反轉。上市當天,關於拼多多是幸運兒、黃崢成最富80後等言論成主要的輿論點。而當天截至收盤,拼多多的股價從最初的發行價19美元漲至26.8美元。

拼多多公關的輿論鋪設至此達到高潮。

|| 黃崢再出面,股價下跌暫緩

然而,輿論造勢只是暫時的,無法掩蓋拼多多本質矛盾。第二天,關於拼多多的負面輿論又回來了,對拼多多假冒偽劣產品和不尊重知識產權的質疑甚囂塵上,甚至有文章表示“拼夕夕上市讓歷史倒退二十年”。

同時創維和鄭淵潔先後舉報拼多多售假,更是將這一波輿論帶上高潮。週一拼多多股價下跌8%,週二開盤後的股價也一度下跌12.4%。當天,黃崢發佈題為《堅持本分,即使是惡意的攻擊,也要善意的解讀》的全體員工信,安撫員工。接著又開媒體交流會,安撫公眾,承諾拼多多會改善其平臺產品。

安撫好內外,輿情又開始向好,持續下跌的股票回升0.4%。又一場漂亮的公關仗。

“阿里公关”拯救漩涡中的拼多多

然而明天的到來也伴隨著意外。黃崢和公關人員剛打完一場硬仗,睡了一宿安穩覺,第二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發佈消息,表示將關注有關拼多多“假貨”、“山寨”等負面輿論報道,上海市工商局已開展調查。隨後,拼多多回應稱,將全力配合調查。

對於問題多多的拼多多來說,監管機構的介入,無疑是一場噩夢的開始。剛回升的股票又重新下跌,一路跌破發行價。

8月2日,股價稍有回升,依然是徘徊在發行價左右。

拼多多的上市風波,再次向行業敲響警鐘。公關再厲害也是一時的,不能掩蓋企業本身的問題。拼多多的低價確實給偏遠地區的人民帶來了更好的生活,但其代價卻是對幾十年建立起來的知識產權體系的破壞,和對商家品牌的不尊重。這種類似“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發展模式,註定是無法長久的。

拼多多在不被關注的3年野蠻生長後,命門隨著上市才剛開啟,生死一線,全在黃崢的掂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