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話什麼意思?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流傳至今,自然有一定的道理。確實相比於年輕人,老人度過漫漫歲月,期間也經歷不少大風大浪。而他們將所得的經驗,教導給年輕人,期望孩子能少走彎路。這就與“俗語”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許多經驗以俗語方式流傳下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話什麼意思?

小編最近翻看圖書,就發現一個經典的俗語,內容如下: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細細研讀,才發現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那麼各位看官,你們知道內裡原因嗎?

一人不進廟

觀看電視劇,許多搶劫、謀財害命的事情,都是發生在古廟之中。可別說這種橋段誇張,在封建古代,此事還真是頻繁發生呢!有些犯人為了躲避官府追捕,只能背井離鄉,過上東躲西藏的逃亡生活。這古廟就是他們很好的掩藏之所,有人路過少不得打劫一番,存點出行的盤纏。若犯人脾氣暴躁,小命都不保。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話什麼意思?

二人不看井

倆人同在井邊喝水,若一人暗藏謀害之心,另一個可就慘了。這可不為危言聳聽,而是確實發生過的事情。在古代的時候,就曾有兩個書生共同赴京趕考。其中一書生文采很好,且家境富裕,帶了不少趕考盤纏。這些種種,被另一名書生看在眼中,於是趁著井邊喝水的功夫,直接將他推下去了。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話什麼意思?

三人不抱樹

“抱樹”可不是指三人合圍擁抱樹木,而是指共同抬樹。那這裡面是否還存有玄機?別說,還真有。就說在古代,有兩個人預謀想要害一個人。於是便鼓動那人去前面抬樹。而後倆個人則越來越往後挪動,使得重力全壓在最前頭的人身上。就這樣,他越走越累,最終因不堪重負而亡。相比到死的時候,這個人都想不明白原因吧!

俗語:“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這話什麼意思?

縱觀全文不難看出,這句俗語是告訴世人,害人之心固然不可有,但出行在外,毫無堤防戒備,只會死的更快。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