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智造」助力衛星 我國北斗三號導航系統第9、10顆衛星發射成功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30

七月

星期一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7月29日9時48分,我國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3、34顆北斗導航衛星。新華社發(梁珂巖 攝)|

7月29日上午9點48分,北斗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第9、10顆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成功發射。位於西安航天產業基地的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為這兩顆衛星提供了導航分系統、天線分系統、星間鏈路等有效載荷。北斗三號衛星的有效載荷實現了部件級的100%國產化率,這在我國發射的所有衛星中是第一次實現如此高的國產化率。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30顆衛星、有效載荷100%的國產化,並且在2-3年的時間裡就要全部實現。這更是中國航天從未遇到過的巨大挑戰。“如果說要實現一兩顆衛星有效載荷的國產化,按照傳統的研製方法還能解決,但是30顆衛星而且種類很多,我們就必須尋求更高效的辦法。”西安分院北斗三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張立新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西安分院在原子鐘、行波管放大器、固態放大器、微波開關、大功率隔離器等5大類19項國產化部件方面推進研製,並以“全國大聯合”的開闊視野,形成了由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組成的研製隊伍,最終實現了有效載荷部件100%國產化,增加了“中國智造”的含金量。

航天產品要經歷太空環境的嚴酷考驗,不論在設計還是生產製造、試驗驗證等各環節,都有著比一般產品更為嚴苛的把關條件,為了讓大聯合的隊伍快速適應航天產品研製要求,西安分院與聯合研製的單位一起制定設計方案,隔一段時間就去研製單位進行質量管控和交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了國產化批量生產的重任。

國產化的問題解決了,30顆衛星怎麼快速造出來又成為新的難題。為此,西安分院創新提出衛星有效載荷新的設計理念,將硬件平臺固化,軟件則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變化及升級,就好比智能手機,可以通過“刷機”實現系統升級。將不變的部分先進行研製投產,再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對有效載荷進行升級,將3年的研製週期縮短了一半,而產量卻翻番,大大地提升了研製的效率。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除此之外,西安分院通過遠程自動化測試系統,具備了4顆衛星可同時進行各類測試的能力,衛星有效載荷的測試效率提高了近50%。預計到2018年底,19顆北斗三號衛星將完成發射,新一批北斗三號衛星,將帶著西安分院量身定做的有效載荷,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導航服務。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查看往期消息

西安“智造”助力卫星 我国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第9、10颗卫星发射成功

投資西安

機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