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陝西省旅遊經濟運行分析

今年上半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旅遊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發展全域旅遊,狠抓中省政策落實和項目建設,陝西省旅遊經濟呈現增長強勁、質量提升的良好態勢。據統計,全省接待境內外遊客32826.05萬人次,同比增長24.14%;旅遊總收入3076.43億元,同比增長30.29%。

一、境內外旅遊人數持續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優化

2018年1-6月累計接待入境遊客166.6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4.41%。其中:全省接待外國人120.44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5.98%;香港同胞17.0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3.01%;澳門同胞8.3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9.82%;臺灣同胞20.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8.79%。1-6月實現國際旅遊收入11.8億美元,同比增長16.37,其中人均花費比上年同期增加11.91美元,提高了1.71%;人均天花費達到284.73美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66美元。

2018年上半年陝西省旅遊經濟運行分析

據國內旅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全省接待國內遊客32659.55萬人次,同比增長24.19%,收入3002.41億元,同比增長30.22%。其中,國內過夜人數7169.57萬人次,同比增長15.17%,過夜遊收入1418.73億元,同比增長18.04%;一日遊人數25489.98萬人次,同比增長26.99%,一日遊收入1583.68億元,同比增長43.48%;人均天花費718.21元,同比增長4.85%。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休閒度假遊增長最快。從遊客出行的目的來看,休閒度假佔來陝遊客總人數的34.64%,觀光遊覽47.81%,探親訪友10.77%。其中休閒度假、探親訪友分別比去年提高5.72、3.79個百分點。“品質立遊強旅”的推進,打造出更具特色、品質更優的旅遊產品和線路,給遊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旅遊體驗,使我省逐步從傳統的觀光遊覽為主向深度觀光遊覽和休閒度假並重的區域性旅遊目的地轉變。二是家庭遊最受青睞,移動支付成為主要交易方式。從遊客出行的方式來看,家庭或者親朋結伴佔比為57.33%,個人旅行佔35.48%,單位組織佔3.29%,旅行社組織佔3.73%,其他出遊方式佔0.17%。家庭或者親朋結伴和個人旅行較上年分別提高0.42和0.34個百分點。從遊客消費的支付方式來看,85.03%的遊客選擇使用移動支付(即微信、支付寶等),11.26%的遊客選擇使用現金支付,3.71%的遊客選擇使用刷卡支付。三是假日旅遊經濟持續火爆。上半年從元旦到端午節5個假日,全省假日期間共接待遊客12024.17萬人次,增長28.52%,收入562.85億元,增長34.07%。由省旅遊發展委策劃的假日旅遊系列活動效應凸顯,假日旅遊市場保持供需兩旺。

二、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紮實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

以示範省創建為抓手,旅遊發展全域化,率先成立了劉國中省長任組長、36個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省政府印發了《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實施意見》,省旅遊發展委與各市旅遊發展委簽訂了全域旅遊創建任務責任書,創新性制定了《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指標體系和工作要求》和《2018年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要點》,建立了委領導聯繫各市全域旅遊創建的包抓機制。寶雞等8個市和44個縣(區)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省市(區)兩級及45個縣(區)成立了旅遊發展委,西安等6個市以及33個縣(區)成立旅遊發展委、旅遊警察、旅遊工商分局和旅遊巡回法庭“1+3”機構。全省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四大旅遊高地建設方案基本編制完成,品質提升、智慧旅遊、廁所革命、鄉村旅遊等專項方案印發實施,全省各市出臺支持全域旅遊的創新性政策二十多項,旅遊產業發展的管理體制,發展機制和現代治理體系更加完善,促進了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

以供給品質化為方向,加快旅遊產品建設。上半年,全省在建旅遊項目559個,完成投資684.59億元,同期分別增長16.4%、24.47%。九龍山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中國·周原景區等43個旅遊項目建成運營。華夏文旅城、延安聖地河谷等重點旅遊項目進展順利。恆大童世界、灃東華僑城、滻灞“中華千古情”等50餘個旅遊項目啟動。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延安革命紀念地系列景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建設有序推進。全省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工作推進電視電話會議順利召開,與體育局成功舉辦柞水營盤文化體育旅遊節,與交通等部門開通旅遊運營線路200餘條。與教育廳、文物部門推出了首批63個研學旅遊基地,融合發展新產品、新業態進一步豐富了旅遊供給。

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旅遊信息化新高地逐步形成

以補短板為重點,加快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認真實施省政府辦公廳《旅遊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為重點,將廁所革命向農村延伸,上半年,全省完成旅遊廁所526座,西安市“廁所革命”示範工程、漢中市用“客廳”理念推進“廁所革命”等受到國家肯定。省級旅遊監測服務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完成了全部5A、4A級景區數據的接入,全省4A級以上景區遊客聚集區全部實現WIFI覆蓋,漢中、韓城、西安、銅川、渭南、寶雞、楊凌監測運行平臺和智能閘機建設進展順利。貫徹實施《全省旅遊集散中心建設行動計劃》,安排了省級旅遊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旅遊集散中心項目 24個,補助資金2540萬元。西安市、銅川市、渭南市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建成試運營,寶雞市、延安市、商洛市整體推進旅遊交通體系、自駕服務體系和諮詢服務體系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

四、品牌營銷成效顯著,陝西旅遊影響力和美譽度持續提升

以旅遊品牌為引領,加快“文化陝西”形象建設,成功舉辦了2018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遊博覽會、全球旅遊目的地營銷峰會暨世界文化旅遊大會、“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旅遊宣傳活動”、港澳旅行商“百團萬人遊陝西”活動、“文化陝西 走向世界”陝西旅遊形象大使選拔賽等活動,先後赴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舉辦旅遊推介會30多場次。與攜程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市區和省級有關部門,確定的合作事項穩步推進。“西安年•最中國”“陝北榆林過大年”等陝西旅遊過大年系列活動、漢中“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旅遊文化節”“安康龍舟節”等各市(區)100餘個重大活動,構建起一體化營銷格局,呈現“季季有主題、月月有重點、週週有活動”的態勢。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總體上看,還存在陝北、陝南、關中三大板塊旅遊發展不平衡,旅遊融合發展有待深化,精品景區、線路還不多,旅遊公共服務有待健全,旅遊市場秩序還不優,休閒度假產品還不夠多,旅遊品牌整體形象還不突出等問題。下半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創建,以全域旅遊創建為重點,召開全省旅遊系統上半年追趕超越考核點評會;籌備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和全省全域旅遊創建工作推進會,指導寶雞等1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縣按照《陝西省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指標體系和工作要求》,對標創建。

二是抓產品,落實《陝西省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四大旅遊高地”建設方案,落實好具體項目建設。加快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延安革命紀念地紅色旅遊景區國家5A級景區創建,打造10個以上4A級景區,繼續推動黃帝陵文化公園、絲路歡樂世界等30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快落實旅遊與12個部門融合發展意見,共同推出一批融合示範產品。

三是抓服務,落實“廁所革命”行動計劃,完成全年1055座旅遊廁所建設任務,加快旅遊集散中心和自駕服務設施建設,建設自駕車旅居車營地20個。

四是抓營銷,全面落實與攜程集團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十月份召開世界文化旅遊大會。針對山西、河南、四川、甘肅等重要客源市場開展精準營銷。以“四大旅遊高地”為依託,推出若干條具有標識意義、市場認可、遊客滿意的精品線路。舉辦全域旅遊全媒體聯席會、紅色旅遊進校園、北京-上海-陝西中國入境旅遊樞紐合作全球發佈會、跟著名人遊陝西、楊凌農高會鄉村旅遊展、“加拿大千人遊陝西”“中歐旅遊年”閉幕式等活動,完成全年國內外重大推介活動50場次的任務。

五是抓安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對旅遊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好省委、省政府及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旅遊安全工作的要求,增強抓好旅遊安全的責任意識,加強出境自助遊安全宣傳教育和防範工作,強化與水利、安全生產救援、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的應急聯動,全面排查汛期、暑期、旅遊旺季旅遊交通、高風險旅遊項目和熱點旅遊景區安全隱患,推動安全檢查整治常態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