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劉冷絲

欄目絲說教育改革

高中教育和高考一直在改革中前行,教育部有原則性的要求:從高考改革入手改革高中教育,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實行學考和選考結合,即文理不分科,全部學生必須參加學考,不同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科目選考。這樣,改革措施就將平時的學業成績(學考)和統一高考(選考)成績結合,給學生一定的選擇權,也給高校招生一定的選擇權。

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開始走上實施學考加選考這一條改革之路,2017年和2018年,全國已經有多個省市宣佈吸取上海和浙江的經驗,也走這一條改革之路。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鎮海中學的2018 畢業典禮

學考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簡稱,內容為語文、數學、思想政治、歷史、英語、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10門學科。其中技術中信息技術為必考科目,部分省市還考通用技術。學考的成績不計入高考成績,按照A、B、C、D、E五個等級來區分,最後一個等級為不合格,如果不合格,這就意味著這名學生沒辦法高中畢業,也沒辦法取得高考錄取的資格。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一流大學對學考成績等級有要求,比如,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他們的要求可就是所有學考成績必須是A等級,一般211工程大學也要有8個A。

我是2014年進入高中,很不幸成為浙江高考改革的一名“小白鼠”,我的學考成績一般,原因主要在於自己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參加學考的計劃。當然,我所在的高中老師為這第一次大型高考改革付出了很多,成績雖然不是很顯著,但是看得出,大家都盡力了。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鎮海中學寶寶獲得國際金獎

我倒是想在這裡給各位進入高三的寶寶們一點有用的建議,這些經驗和做法就是浙江最牛高中——鎮海中學過去的經驗。鎮海中學有多牛呢?大家應該都知道以前的黃岡中學吧——那可是我的祖籍湖北黃岡的名校,比我祖籍老家這所高中還要牛氣沖天。這所高中10年出了10個省狀元,摘得6枚學科競賽國際金牌,率先成為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學校、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劃”優質生源基地學校,可推薦人數均列浙江省首位如何安排學考和選考的計劃。

鎮海中學當年的經驗就是揚長避短,主動出擊。

高中雖然不再分文理,但是,偏文和偏理的現象依舊存在,鎮海中學給出的建議是,偏理的寶寶可在高二下學期4月份進行政治的學考。為什麼呢?鎮海中學做過統計調查,他們發現,很多偏理的寶寶不太擅長學習政治,在這個時間參加學考是比較理想的。偏文的寶寶可在高二下學期4月份進行歷史、物理、化學的學考。

選考則需要慎重進行。鎮海中學給出的建議是,偏文考生可在高三上學期10月份進行政治、地理的學考和第一次選考,生物、技術的學考和第一次選考。偏理學生可在高三上學期10月份進行物理、化學的學考和第一次選考。高三下學期4月份進行“7選3”選考科目的第二次考試。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古樸的鎮海中學

除了幫助學生安排好學考和選考的計劃,鎮海中學做得最好的是對教學資源的重新整合。

經過深入的課程架構分析,鎮海中學發現,基於過去傳統的文理分科和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鎮海中學原有學科課程資源具有高難度、理想化、單一性等特點,但是,這些優勢在新的高考制度即學考加選考之下不復存在,傳統的教學資源遠遠不能滿足新高考的要求。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最美孕媽媽老是堅持學考的監考

因此,鎮海中學的全體學科教師重組優化學科課程資源。針對新高考中學生所選科目和考試時間的差異,以及因走班教學導致的學科教師“潮汐現象”,鎮海中學開發了“三位一體學科網絡課程”,即根據所有同學或者絕大部分同學的需求制定常規化課程,滿足所有寶寶的學習要求;根據不同的學生要求制定有個性化的課程,幫助他們在選考中取勝;根據鎮海中學最拿手的課程制定了精品化課程。在此基礎上,鎮海中學將經過調整後的教學資源製作了個性化、常規化、精品化網絡課程,運用學科多元開放網絡課程的實時轉播和遲後播放功能解決師資緊張問題,利用循環使用功能解決學教失衡問題。

牛校就是牛校,辦法總比困難多。

敬告本文如有錯漏,作者將在跟帖中及時更正

學考關係到能否進入一流大學,看看那些最牛高中的高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