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岳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麵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齊民要術》曰:“細環餅,一名寒具,翠美”。唐朝時期,詩人劉禹錫在《佳話》中也提及寒具。《苕溪漁隱叢話》中提到:“東坡於飲食,作詩賦以寫之,往往皆臻其妙,如《老饕賦》、《豆粥詩》是也。又《寒具詩》雲:‘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寒具乃捻頭也,出劉禹錫《佳話》。”然而這種叫“寒具”的食物應該形似女子佩戴的纏臂金,類似撒子,並非油條。油條應是南宋以後對油炸麵食的又一創新。

這幾天小編一直都在做面試測試,今天小編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結果。經過測試,饅頭的測試結果,隨便公佈一下:

100克麵粉,50克水,2克酵母,3克鹽,發酵一晚(跟溫度有關),做成饅頭後(3個),再進行二次發酵(再放30分鐘左右),然後再蒸。蒸出來的口感好,味道比批發過來賣給員工的好,但顏色稍黃,小編覺得肯定是批發過來的饅頭肯定有加化學藥品,因為小編已經換過N家零售供應商,不同地方的麵粉進行過實驗。燃料用的都是電磁爐,賣一個基本可以賺0.6-1.2元之間。

個人覺得吧!如果都發酵這麼長時間,那麼開個店且不很麻煩?看來得買個溫控設備,助發酵呀!你們覺得是不?

前面是簡單的介紹饅頭的實驗結果。這不是小編的重點,今天小編就專門進行重點介紹油條的測試。

今天小編做的是油條實驗。要達到這個實驗目的:

第一,準備實驗器具。

電磁爐(1個),油鍋(1個),盤子(1個),溫度計(1個),尺(1把),擀麵杖(1個,沒地方買)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第二,備料。

酵母2克,麵粉100克,水50克,鹽2克,蔥2克,菜油(900毫升)。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第三,擀麵並蒸煮。

第一步,擀麵併發酵(比例是:面:水:酵母:鹽=100:50:2:2)。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第二步,揉麵。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第三,發酵好的麵糰(兩個小時)。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第四,炸油條(油溫7-80度之間)。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經過實驗,100克能炸出市面上賣的兩根油條,上圖看到的比較大,是因為拍的距離近。由於電磁爐油溫控制不太好,有點過火,再加上油少,炸完後油大概減少10克左右。吃起來口感差,主要原因是發酵不好。

第四,分析。

原料成本(具體的計算就不算了,直接全出結果):

1)麵粉成本,0.22元/根。

2)油的成本,0.16元/根。

3)用電成本,0.25元/根。

4)其他租店和折舊費用,每個2毛。

成本合計:0.22+0.26+0.25+0.2=0.83元/根。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油條大概是50克麵粉做一根,園區內油條是1.5元一根,利潤是0.67元/根。但感覺效果不好,原因是

1)小編第一次做油條,對面食的做法控制不夠。

2)油溫沒控制好。

3)沒發酵好。

4)油少。

健康早餐賺不賺之-油條實驗

通過實驗,利潤還是相當可觀,和中國傳統制造業相比(5-20%),簡直是天價。據餐飲行業統計,餐飲行業利潤都在40%左右,看來網傳是靠譜的。

但小編覺得成本還是比較高的,像這樣的結果,還是超出小編的計劃。最好降成本的辦法是利用自動化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