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一句話,立刻成爲書畫鑑賞家

記住一句話,立刻成為書畫鑑賞家

記住一句話,立刻成為書畫鑑賞家

李茂林

當前,書畫市場價格混亂,亂象叢生。映入眼簾的,各種頭銜鋪天蓋地,各種包裝光怪陸離,確實讓一般文化人暈頭轉向,讓書畫收藏者也莫衷一是。這種情況下,欲搞收藏的人,只好藉助行家幫助,可是,有的“行家”是假行家,有的“行家”甚至是書畫作者的“托兒”,弄不好就上當。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最最可靠的方法莫過於自己懂行。可是書畫學問那樣大,怎樣能夠比較迅速靠譜地去鑑賞一副書畫呢?其實也很簡單,筆者總結為十個字:“看畫先看字,看字先看楷”。這條法則,對於當代書畫作品,無疑有著指點迷津之功效。

“看畫先看字”,就是說,鑑賞當代一副畫作,不妨先看其字寫的好壞。傳統中國畫,詩書畫印四位一體,詩,可以少,字往往不可少。哪裡找字,就在落款處。要知道,沒有一定文化底蘊的人,是很難寫出一手好字的;然而,沒有什麼文化水平的人,卻可以照貓畫虎,很快描畫出逼真優美的線條來。這也就是“行貨”容易生產的原因。即使有的畫作確有功力,是真跡,但是如果其書法功底薄弱,也只能是匠氣十足,夠不上文人畫,其價值有限,一般也是不值得收藏的。

“看字先看楷”,楷書是書法之基礎,中國書法自隋唐後,就確立了楷書是社會主要流行書體。文人學書,首先學楷,楷書好壞直接反映其書法水平。更何況,楷書容不得更大程度自由發揮,我們平素也經常看到楷書,一個人楷書寫的是否中規中矩,一目瞭然,不能藏拙。有些書法基礎不深的人,不想下遲鈍功夫,總想走捷徑,於是乎沒學會走,就學跑,死蛇爛面,龍飛鳳舞。有時他們還說是創造。這種所謂作品,也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有的書法作品,上來就是大篆,甚至甲骨文,也很容易嚇唬人,這時,同樣看他的落款,落款一般只能是楷書或行書,不可能落款也用大篆,甲骨文。

記住一句話,立刻成為書畫鑑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