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羣兵」

點擊上方“鈞瓷網”可訂閱哦!

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文 | 張國領

世界上的東西,本沒有天然的聯繫,但因為有了人,有了人的思想,有了人的情感,使原本沒有聯繫的東西,很自然地就聯繫了起來,並且聯繫得自然天成,合情合理。比如鈞瓷和駐守在鈞瓷之鄉的武警官兵們,咋一聽風馬牛不相及,可因為部隊子弟兵對人民的愛,對駐地的愛,他們也愛上了駐地的鈞瓷這一文化特產。並且使這種熱愛對戰鬥力的提升,竟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1996年6月,我從河南調到北京的《中國武警》雜誌社工作,當時《中國武警》刊號剛批下來,一切都是在籌備階段。第一期試刊號定於9月1日出版,組織稿件成了時間緊任務重的首要工作。在編輯稿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一篇寫河南武警部隊典型人物李佔傑的稿件,我很認真地把這篇長篇通訊讀了三遍,內容令我興奮不已。文中主人公李佔傑,是武警禹州中隊的指導員,並且還被評為全武警部隊的優秀指導員,我在編輯這篇稿子時的興奮,倒不是因為他是來自禹州我老家的典型,而是李佔傑評上武警部隊優秀指導員與鈞瓷有關。而世界鈞瓷的唯一產地,正是我的老家神垕鎮。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中國夢 | 華神鈞窯作品

他的經驗是用鈞瓷燒製的原理帶兵,每年新兵入伍,他都把這些來自各地的戰士們帶到神垕鎮,讓他們參觀鈞瓷這一中華瑰寶的製作過程,請老鈞瓷藝人為他們講解鈞瓷的前世今生,講怎麼欣賞一件鈞瓷,鈞瓷與別的瓷器不同在哪裡,愛鈞瓷與愛禹州的關係。入伍來到禹州中隊的新兵們,在部隊這個大熔爐裡鍛鍊之前,先明白一抔泥土怎樣在一千三百多度的高溫中,脫變、再塑、涅槃、重生,最後成為一件有文化承載、歷史擔當的藝術品。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龍的傳人 | 大宋官窯作品

部隊有個老傳統,就是駐守一方愛一方,為真正把駐地當故鄉,愛從哪裡開始?從人,從土地,從風土人情,從當地名勝特產……沒想到李指導員從鈞瓷的燒製中,引伸出了許多帶兵的道理。凡入伍到禹州中隊的兵,入伍時都是一名地方青年,到服役期滿時,已是各懷絕技,質純色正,對黨和國家都有用的人才。這一現象就是他們常說的反鈞瓷窯變之道而行之,戰士們來到中隊,可謂五湖四海不同類型的人聚在一起,走出營門時,都是對黨忠誠的鋼鐵戰士。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中國紅 | 張振福作品

當年的李佔傑指導員,現在已是武警吉林總隊副政委了,早已離開了禹州市,但禹州中隊愛禹州、保平安、像燒製鈞瓷一樣鍛鍊戰士的帶兵傳統卻沒變。今年五月我見到了禹州中隊現任指導員李豔輝,這位指導員崗位上的二等功臣告訴我,禹州中隊是武警河南總隊連續22年的標兵中隊,這在全武警部隊都是名列前茅的成績。他說不光是李佔傑指導員,禹州中隊的歷任隊長、指導員,都把中隊的榮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這種軍人的榮譽感,來自部隊的光榮傳統,也來自鈞瓷人的啟發。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雙龍瓶 | 鳳山鈞窯作品

我們在神垕鎮走訪中瞭解到,鈞瓷之所以千年興盛不衰,就是鈞瓷人有著極強的榮譽感,寧可不賺錢,也決不賣次品,生活再困難,也不讓劣質鈞瓷流入社會,世態再浮澡,都要專心做好瓷,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好瓷才能傳世,只有出好瓷,鈞瓷才能在時代的洪流中越做越大、不被淘汰。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家園 | 張金偉作品

一箇中隊,一年兩年被評為標兵中隊,這並不難,如果二十多年被評為全省的標兵中隊,就不是一個難字所能概括的。因為中隊裡是清一色的年輕官兵,他們來自不同的省分,不同的地域,文化程度有異,成長背景不同,性格脾氣千差萬別,再加上他們執行的是看押勤務,看押的都是觸犯了法律、失去過理智的人群,僅保證安全這一條,能做到二十多年不出事故,就是個奇蹟。標兵中隊突出在哪裡?我的理解是突出在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能打仗,能打勝仗上,要達到這一標準,平時的教育、訓練、政治思想工作等等,都要跟得上,過得硬。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中國夢·揚帆起航 | 金堂鈞窯作品

李豔輝指導員告訴我說,在中隊,不管是第幾年兵,人人都能講出禹州當地的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特別是對於鈞瓷,他們都能說出個一二三。這除了中隊的教育之外,鈞瓷本身就是禹州享譽世界的名片,通過對鈞瓷的欣賞,陶冶了戰士的情操,提高了戰士的審美能力,增長了知識,大家都自覺不自覺地愛上了鈞瓷,併為能在鈞瓷之鄉服役而驕傲。每年老兵退伍季節,中隊都會留出時間,讓老兵們再去一次神垕鎮,一是再看看自己曾經守衛、現在即將告別的地方,留張影,作紀念;二是禹州中隊的老兵們,不管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都想帶幾件鈞瓷回到老家,通過鈞瓷,把自己知道的鈞瓷知識傳播出去。這些不是中隊的要求,都是他們自覺的行動,因為他們知道,一個能講出鈞瓷的年輕人,走到哪裡都會贏得別人的尊重,走到哪裡都不會被人小看了。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戎馬丹心 | 國風華韻作品

那天我是探親之後返回北京,隨身帶了幾件鈞瓷,我就想當場驗證一下李指導員說的話,我掏出兩件鈞瓷擺在他的面前,問道:“你對鈞瓷懂多少?”他謙遜地一笑說:“不瞞您說,幾個主要鈞窯的鈞瓷我都能認出來。”我指著帶的幾件鈞瓷問他:“先不要看落款,你看看我帶的鈞瓷是哪個鈞窯的?”他拿起其中一件,左右端詳了一下說:“這一件是神州鈞窯的,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應該是柴燒的如意瓶。神州鈞窯的作品都出自國家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李欣營之手,突出的特點是造型新穎,釉色鮮豔,厚重大氣。”我又指指另一件說:“再看看這一件。”他從盒子裡取出的是一件仕女瓶,他沒多看就很肯定地說:“這是鳳山鈞窯的,是煤燒瓷。這件作品應是河南省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張建釗的作品,鳳山鈞窯專攻煤燒瓷,它的特點是釉質渾厚,溫潤古樸,玉質感強,以傳統器型為主。”他看我點頭肯定後,主動拿起另一件鈞瓷看了起來,這次他看得時間比較長,最後不敢確定地說:“這一件好像是國風華韻鈞窯的作品,這是個小型鈞窯,窯主張風州出道時間較晚,但作品取眾家之長,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風格,由於他的配方比較特殊,是氣燒鈞瓷中最接近煤燒的一種。”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四海升暉 | 神州鈞窯作品

李指導員的話令我佩服,雖然我對鈞瓷說不出像他那樣的道理來,但我帶的鈞瓷的確是他說的那幾個鈞窯的作品。我驚訝地問他:“禹州是華夏第一都,人文的、自然的寶貝不勝枚舉,這裡的故事官兵們都能說上來嗎?”他靦腆地一笑說:“也不是,因為中隊軍事、教育、執勤等任務非常繁重,我們只是要求重點的、重要的,都要牢記。其實這不是禹州中隊的創新,武警河南總隊黨委和首長,一直要求全體官兵們,人人都要會講駐地的地域文化故事。”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樂舞中華 | 孫軍作品

守土有責,愛民有責,軍人對於第二故鄉的熱愛,從李指導員的言語中,我能聽出有多深,僅就他對鈞瓷的理解,就能看出這個中隊官兵的整體素質,看來這全省的標兵中隊,確實是過得硬啊!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一年一茬新兵來,一年一批老兵去,禹州那群愛過鈞瓷的兵,在為禹州的社會穩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之後,在為禹州這片熱土獻出自己的寶貴青春之後,他們又離開了這裡。但我想,他們無論以後走到哪裡,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為鈞瓷代言,成為鈞瓷的使者,因為禹州已深深鐫刻進了他們的生命深處……

「鈞瓷網」神垕走出的大校,講“愛上鈞瓷的那群兵”

張國領

當代軍旅作家、詩人,現居北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理事,北京豐臺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歷任宣傳幹事、電視編導、文學期刊《橄欖綠》雜誌主編、《中國武警》雜誌主編。現供職於人民武警出版社。武警大校警銜。

出版有散文集《男兵女兵》、《和平的守望》、《和平的斷想》,詩集《綠色的誘惑》、《血色和平》、《銘記》《千年之後你依然最美》《和平的歡歌》等13部,報告文學集《高地英雄》等2部,《張國領文集》十一卷。


監製:方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