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逆襲28省份GDP增速榜:哪個地方增的快,房價哪裡漲的快!

中部逆襲28省份GDP增速榜:哪個地方增的快,房價哪裡漲的快!

近日,31個省(市、區)中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他28個省(市、區)已陸續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這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整體呈現“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趨勢。其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貴州、雲南、江西,同比增幅分別為:10.0%、9.2%、9.0%,天津以GDP同比增速3.4%居末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中部六省有五省列席其中,分別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而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排名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均佔3席,西部地區均佔有5席。值得注意的是,與2017年上半年相比,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是遼寧,從GDP增長2.1%到2018年上半年的5.6%,上升3.5個百分點。負向變動最大的是重慶,從10.5%到2018年上半年6.5%,下降了4個百分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10.3%排名第二,僅次於陝西。重慶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了“斷崖式”下滑,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8%,而2017年上半年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去年全年的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了9.6%。

中部崛起見成效

“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已經過半,這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基本情況的總結,今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但是,從各省(市、區)的情況來看,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

其中,11省(市、區)GDP增速達不到6.8%的“國家線”,GDP增速最快的是貴州,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達到10.0%,天津以3.4%的同比增速墊底。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分別為:貴州(10.0%)、雲南(9.2%)、江西(9.0%)、陝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

與之相對應的是,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前十的省(市、區)分別是:重慶、西藏、貴州、天津、江西、安徽、福建、青海、湖北、江蘇;2017年分別是:西藏、重慶、貴州、雲南、江西、寧夏、安徽、福建、河南、四川。

對比不難發現,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2016年上半年東部佔3席,中部佔3席,西部佔4席;2017年上半年東部佔1席,中部佔3席,西部佔6席;2018年上半年東部佔1席,中部佔5席,西部佔4席。

很顯然,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正在蓄勢發力。同時,從經濟總量來看,2018年上半年GDP總量超過2萬億元的省(市、區)有5個,分別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同時,中部六省中有五省進入GDP總量過萬億“俱樂部”。

2016年12月,《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的批覆》印發,批覆強調,推動中部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再上新臺階,開創全面崛起新局面。

早在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就頒佈實施《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0號)。中部崛起的勢頭明顯。

三地GDP增幅同比上漲

2018年上半年全國GDP同比增長6.8%,相對於2017年上半年的6.9%,略有下降。從目前28個省(市、區)陸續公佈的各地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看,也體現了這一總體趨勢,28個省(市、區)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整體呈現“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趨勢。

其中,遼寧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6%,在2017年上半年的基礎上上升了3.5個百分點;陝西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8.6%,在2017年上半年的基礎上上升了0.4個百分點;湖南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8%,在2017年上半年的基礎上上升了0.2個百分點。

對於上述三省GDP增速逆勢上漲的原因,從三省公佈的各項經濟發展數據可以看出,在針對特色產業和重點行業發力明顯。

以湖南省為例,今年上半年,在技術含量高的高端產品中,新能源汽車增長113%,微型計算機設備增長49.8%,數控金屬切削機床增長43.2%,集成電路增長21.7%,機械式遙控操作裝置(遙控機械手)增長15.1%。

同時,在投資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產業投資方面,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13.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快18.4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逾三成,對全部投資的增長貢獻率逾六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9.3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同比加快9.8個百分點。

今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產業建設紮實推進,質量效益穩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勢頭,高質量發展的態勢和效果進一步顯現。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逢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些主要得益於地區對外開放帶來的出口增速加快,比如陝西、湖南都是出口同比增長非常快的省份。

中西部規上企業增加值表現佳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被認為是很多年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區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排名和GDP增速排名保持了較高的一致性。

徐逢賢認為,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與GDP增速非常緊密,近年來,二者相關聯的緊密程度甚至在不斷加強。

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陝西、遼寧、貴州、江西、安徽、福建、青海、北京、浙江、四川。

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區)中,貴州、雲南、江西、陝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其對應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分別為:9.6%(第3名)、6.7%(第14名)、9.1%(第4名)、14.1%(第1名)、8.9%(第5名)、8.0%(第10名)、8.9%(第6名)、7.8%(第11名)、7.0%(第13名)、7.7%(第12名)。

在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較快的遼寧省和增幅墊底的重慶市都呈現出較為典型的特點。

其中,遼寧省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6%,是GDP同比增速正向變動幅度最大的省份。

據《吉林日報》報道,上半年,吉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299.0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

在東北三省中,今年上半年,遼寧省GDP同比增速壓過黑龍江的5.5%和吉林的2.5%,成為東北三省中增速最快的地區。然而,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東北三省GDP同比增幅排名中,遼寧省均位居末位。

此外,重慶市在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一,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二的情況下,在2018年上半年,重慶市GDP從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5%下降為同比增長6.5%,排名跌至第19位,與河北並列。

與此同時,重慶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也出現了“斷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2%,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0.4%,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長1.8%。

轉載:(原標題:中部逆襲28省份GDP增速榜:佔據前十半壁江山 工業與經濟增長緊密掛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