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占地11.4畝意義深遠!

楊尚昆墓,坐落在重慶潼南縣梓潼鎮衛星村楊家嘴的楊尚昆陵園,距楊尚昆故居雙江鎮不遠。尚昆陵園於1998年動工修建,2000年2月底竣工,佔地11.4畝,分陵道、標誌建築、瞻仰廣場、墓區四部分組成。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距全國重點烈士建築物保護單位楊暗公烈士陵園不遠, 楊闇公 烈士陵園位於潼南尖山子上,佔地14.8畝,1986年2月動工,1987年竣工。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楊尚昆,1907年7月5日出生於重慶潼南縣,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1926年,由共青團團員轉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他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書記、書記,領導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鬥爭。並協助朱德、彭德懷領導華北抗日遊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央後方委員會副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副秘書長等職,協助周恩來等處理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文革”期間被撤銷一切職務,被監禁達12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中央為其徹底平反,恢復了名譽。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相繼擔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二書記,廣東省副省長,中共廣州市委第一書記、革委會主任,兼任廣東軍區第一政委、黨委第一書記。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位於舊居內楊尚昆銅像

楊尚昆是中共第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八、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曾任中共中央軍委常委兼秘書長,國家主席,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等職。他80歲出任國家主席,1998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鄧小平稱楊尚昆為“革命的元老”,他投身革命70多年,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黨和人民。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根據楊尚昆遺願,經中共中央批准,2001年5月14日,楊尚昆骨灰回鄉安葬。

楊尚昆同志生前遺言:“關於我的後事,一是向中央要求從簡,今年遭受大災更要從簡;二是火化,火化後骨灰送到我的老家潼南縣去,同楊暗公安葬在一起。楊暗公任中共四川省第一任書記兼軍委書記,與朱德、劉伯承等同志一道為四川的建黨建團、國共合作、反帝反軍閥等工作嘔心瀝血、卓立偉功。1927年在“3.31”慘案中壯烈犧牲。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楊尚昆陵園位於海拔600米的青龍山麓,從1999年4月破土動工興建,整個工程總投資690萬元。

平臺上五級臺階,是直插雲霄的四根風帆柱,每兩柱間夾一漢白玉圓球,為園中的重要標誌。風帆柱以四根紅色石柱高低起伏,它象徵楊尚昆人生的四個重要歷程:長征時,他出席遵義,擔任紅三軍團政委:抗戰時,他任北方局書記,戰鬥在抗戰第一線;解放前後,他任中辦主任,為黨和人民工作殫精竭慮;改革之年,他任國家主席及軍委常務副主席。

楊尚昆墓,曾任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佔地11.4畝意義深遠!

楊尚昆全身塑像屹立在瞻仰廣場前方,為紅色花崗石雕塑。

從瞻仰廣場拾級而上,便是墓區。漢白玉石堆砌成墓塋,墓塋上方嵌有翠綠色花崗石花環,墓蓋石為一整塊漢白玉石,上刻生卒年。這一整塊的漢白玉,是當年楊尚昆長征時戰鬥地金沙江老鄉專程送來的。墓室為楊尚昆與妻子骨灰合葬墓,墓後有生平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