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文化,且看上饒!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這裡的故事

要從很遙遠很遙遠的時候講起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這座經歷了千年歲月滌盪的城市,許多人和事,連同載著他們的老建築老遺蹟,也許早已在時光的縱逝中沉寂,消失不見。但是它的歷史文化作為一個時代無聲的標本,卻承載了一個城市的成長與記憶。

在高樓林立的城市裡,讓我們一起去追溯上饒的蹤跡,瞭解它的歷史人文,看一看上饒的十大文化。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稻作文化

距今1萬2千年前,上饒萬年縣的先民們種植出了世界上第一課人工栽培的水稻,上饒萬年成為世界稻作文化的發源地。

萬年出土的陶罐作為國寶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第一館之中。

2010年,“萬年稻作文化系統”被聯合國授予世界農業文化遺產。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萬年直口圜底陶罐 舊石器時代

上饒萬年仙人洞遺址出土,被譽為“世界第一陶”

從明朝開始(也就是公元1512年)萬年米進貢朝廷,皇帝吃了之後讚不絕口,當即傳旨“代代耕食,歲歲納貢”,貢米因此而得名。1959年,中共廬山會議期間選為食米,深受讚美。現在萬年貢米還久負盛名,那是因為它只在萬年特定區域內生長,吸取四季清泉,營養豐富,長出的貢米白如玉、形如梭,口感鬆軟香醇,可以稱得上是米中珍品。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萬年貢米

現在的萬年貢米是我們每個老百姓可以買得到、吃得上的“國米”,上饒本土品牌“萬年貢”商標是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擔任了萬年貢米產業發展的首席顧問。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道教文化

上饒是中國道教發源地之一,從東漢開始,距今已有1800年。

上饒道教名山包括葛仙山、三清山、靈山等,其中葛仙山有“中國靈寶第一山”的美譽,是名揚中國東南地區的道教聖地。而三清山至今還保存這漢代以來的230多處道教古建築群和石雕、石刻,被譽為“中國古代道教建築的露天博物館”。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三清山國家地質公園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葛仙山

上饒的道教主要有全真、正一兩大派,(全真派講究內丹的修煉,規定道士出家,有四點基本要求:獨身、素食、穿道服、束髮留須,住道觀。正一派以降神驅鬼為主,都是在家道士,可以娶妻生子,可以吃葷,生活習慣和常人一樣)。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上饒儺舞表演

所以上饒很多民俗活動和民間文化都有道教文化的滲透,是上饒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色,給上饒市民的生活也帶來了很大影響,像很多地方戲曲“儺舞”、“串堂”、弋陽腔等,都源於道士音樂。上饒的醫藥、建築和飲食、節日、服飾、裝飾等民風民俗,甚至於上饒人的人生處世,都深受道教文化的影響。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書院文化

自唐朝到清朝,上饒出過狀元13人、宰相23人、進士2097人,舉人2710人。

上饒的書院以起步早、數量多、影響大等特點而久負盛名。早在唐代,詩人王貞白就在現在廣豐縣建書院,他的詩句“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成為千古佳句。北宋時期,鉛山人趙士礽在永平建書院,他和八個兒子都高中進士,有“一門九進士”的美譽。南宋至清朝,是上饒書院的鼎盛期,上饒各地有一定影響的書院就有168所。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信江書院

現位於上饒信州區書院路

位於上饒鉛山縣的鵝湖書院以恢宏的氣勢、超大的規模和它在書院歷史的地位與影響而被譽為天下書院之首,鵝湖書院在宋朝被皇帝賜名“文宗書院”,明朝更名為鵝湖書院。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曾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當年朱熹和陸九淵就在鵝湖書院就“理學”與“心學”之間進行了學術界的大辯論,轟動全國,因此上饒也有“千年讀書之地、千古一辯之所”的美譽。

因此,上饒鵝湖書院與吉安的白鷺洲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南昌的豫章書院齊名為江西四大古書院。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理學文化

“東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

上饒是儒家理學的發祥地之一,湧現出朱熹、婁諒、胡居仁、趙善應、趙汝愚等一大批理學大師,他們的學說思想都對後世有著深廣的影響。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朱熹紀念館

位於上饒市婺源縣文公山景區

朱熹的朱子理學認為由於宇宙萬物的起源,所以萬物“之所以然”,必有一個“理”,而通過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可以達到認識真理的目的(致知)。

宋代以後,上饒不僅因朱熹、趙汝愚等眾多儒學家熱衷於講學著書而成為書院之鄉,也因之成了理學之邦。一代一代的理學大師,廣收弟子,在上饒各個地方開辦書院,親自講學,鵝湖書院、懷玉書院、疊山書院、端明書院、東山書院等都是上饒理學名家主持講壇的地方,理學思想和文化在上饒各地遍地開花。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婁諒故居“理學舊第”

位於上饒市水南街勞動路婁家巷30號

上饒的另一位明代理學大儒——婁諒,也深受朱熹的影響。婁諒是明代著名的理學家,他少年時代有志於聖學,到處求師,後跟隨吳與弼(康齋)在臨川講學。婁諒的學術,主敬窮理,即以“收心、放心”為居敬之門,以“何思何慮,勿助勿忘”為居敬要指。這一點是直接繼承了朱熹的。王守仁(著名理學家王陽明)曾從其問學,兩人“深相契”。黃宗羲說:“姚江之學,先生為發端也。”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銅文化

上饒的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代,鄱陽縣馬蹄山就是朝廷的鑄錢中心。北宋時期,朝廷在饒州府統轄內的鄱陽設臵了專門的鑄錢機構——永平監。

如今,以德興、永平銅礦為主體的江西銅業公司,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銅企業。可以說,說到中國的銅文化,就不能不提上饒,銅文化對上饒而言,是不能丟棄的品牌。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古代溼法鍊銅術

北宋上饒德興鍊銅家張潛,結合前人經驗和自己的長期實踐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溼法練銅工藝,在公元1094年寫成《浸銅要略》,他就成為世界溼法冶金技術第一人,開創了世界溼法冶金技術的先河,這是世界冶金和化學史上的創舉。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亞洲最大的露天銅礦—上饒德興銅礦

到了宋高宗紹興年間,溼法鍊銅產量已佔全國銅產量的85%以上。當時,中國便成了世界上產銅最多的國家,我們德興也因此逐步走上了中國銅都的舞臺。直到今天,德興銅礦依然是亞洲最大的露天採礦場。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茶文化

唐貞元初,茶聖陸羽客居上饒,完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有關茶的著作《茶經》。

上饒地形獨特,“兩山一江一湖”的地理形勢,“四省九地通衢”的地理位臵,註定了上饒這片土地是中國茶的產地和集散地。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陸羽泉

位於上饒市區茶山寺(今上饒一校內)

上饒的茶文化,要數鉛山、婺源源遠流長。宋代,鉛山的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就已經是貢茶。產自鉛山河口鎮的紅茶即河紅茶,是最早出口西方的中國茶。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萬畝茶林

位於上饒市天柱山鄉佛寨村

明清兩代,鉛山河紅茶製作師傅遍佈全國紅茶產區,河紅茶的製作技藝已經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作為重點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採茶

陸羽在《茶經》中說:“歙州茶生婺源山谷。”婺源人說:“茶葉興、婺源興。”如今,茶葉仍是綠色婺源的支柱產業,主銷歐美、日韓等國際市場。婺源茶業,已成為江西茶業的“排頭兵”,是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最大的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中國名牌農產品、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等響亮名片。

現在上饒的紅茶、綠茶暢銷全國,比如鉛山的正山小種、金駿眉、三清山的黃金茶、婺源的林生茶、大鄣山茶等都是暢銷全國的品牌。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紙文化

上饒的紙文化主要是指鉛山縣的連四紙,唐朝時期,上饒鉛山就有了連四紙生產,至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

連四紙的製作工藝作為見證江西發展歷程的重要物品被指定為上海世博會展品。

2006年連四紙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連四紙紙槽

“連四紙”代表著中國古代造紙技術的巔峰水平,是品質上乘的文化紙,擁有“壽紙千年”的美稱。早在元代就被譽為“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已經名播天下了,,我國許多名貴典籍、契文、書畫、扇面、拓本等大多采用鉛山連四紙。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連四紙

自古,“鉛山唯紙利天下”。明清時期,鉛山從事做紙的工人佔全縣人口的十分之四,僅商業古鎮河口一個地方開設的紙店就有100多家,鉛山因以連四紙為代表的造紙業歷史悠久、工藝領先、品種齊全而成為明代江南五大手工業區之一。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古民居文化

上饒山水之間遺存著很多美麗的古村落。這些古村落後靠青山,前臨綠水,積澱著厚重的傳統文化底蘊,好像一個個古老故事,敘說著悠久的歷史文明。

婺源古村、廣豐的龍溪村和二渡關村、德興的海口村和新營村、鉛山的儒源村和江村、弋陽的曹溪等地古村,鉛山河口、石塘、陳坊的古鎮、鄱陽古縣渡古鎮、橫峰葛源古鎮、上饒上瀘古鎮都保存了大批明清古民居。廣豐十都大屋、玉山樟村何家大屋、上饒縣大地紙坊村大屋、上饒城的楊益泰大屋、婁諒故居、楊時喬故居等都是獨具上饒古建築特色的古民居。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廣豐龍溪村古蹟

婺源古民居在明代時,因為大批婺源商人和官宦大興土木,而形成獨具風格的徽派建築。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婺源民居

古村落中婺源人世代聚族,屋與屋之間緊挨相連,造型優美規模龐大,梁坊、斗拱、門楣、窗欞等處處刻滿人物戲文、花草鳥獸,婺源民居是中國典型的鄉村民居建築,也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中的瑰寶,已被列為國家文物古蹟保護單位。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篁嶺景色

上饒古民居注意人和天、地、山、水的環境關係。這些民居蜿蜒於上饒青山綠水間,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戲曲文化

上饒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戲曲,比如說弋陽腔、饒河調、信河調、串堂、贛東北採茶戲、婺源儺舞等。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弋陽腔演出

弋陽腔,元末明初起源於弋陽一帶,形成了中國戲劇中的高腔腔系,與崑山腔、餘姚腔、海鹽腔並稱四大聲腔。現在上饒弋陽縣有弋陽腔劇團。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饒河調演出

饒河調是贛劇的代表性聲腔,流行於贛東北的饒河流域,大致涵蓋了原饒州府的範圍。流行於饒河流域的班社稱“饒河班”,活躍在信河一帶的稱“信河班”。饒河調唱腔具有濃郁的古樸、粗獷、剛勁的風格,信河調唱腔較多體現了時興、秀麗、柔婉的風格。

此外還有串堂,贛東北採茶戲,婺源儺舞等多種戲曲形式。

串堂,流傳在上饒一帶,平時村裡每逢社火廟會、節日舞燈等宗教娛樂活動,或者婚慶喜事都要請“串堂”班熱鬧熱鬧。村民們聚集起來,走村串戶,堂前一坐,吹拉彈唱、敲擊演說。

贛東北採茶戲發源於鉛山縣,是在當地民歌、茶歌和茶燈的基礎上,吸收了黃梅戲的而形成。它的特點是輕快、活潑,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婺源儺舞

婺源儺舞歷史悠久,儺舞,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婺源儺舞由於受到明未盛行的目連戲的影響,有的節目逐漸發展為戲曲形式,除用鑼鼓伴奏,還增加了絃樂和高腔曲調,別具特色。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紅色文化

上饒是一塊紅色的熱土,是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上饒集中營舊址所在地。

上饒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方誌敏、邵武平、黃道等共產黨人領導四省邊區人民創建了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全國六大革命根據地之一,被毛澤東譽為“光榮的模範蘇區”、“模範的閩浙贛省”和“方誌敏式的革命根據地”。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方誌敏雕像

上饒有七大紅色文化遺址:1、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紅色省會(橫峰葛源楓林村)2、贛東北蘇維埃政府舊址(萬年縣裴梅鎮富林村)3、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舊址(德興市重溪村)4、方誌敏故居(弋陽縣)6、清貧園(玉山懷玉山鄉)7、上饒集中營舊址(上饒信州區茅家嶺街道)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上饒集中營紀念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中聞名於世的上饒集中營,是國民黨1941年1月初發動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之後,同年3月在江西上饒周田、茅家嶺等地設立的一座規模龐大的法西斯式人間地獄。在上饒集中營被囚的共產黨人、革命志士在中共秘密支部領導下同國民黨特務展開了艱苦卓絕英勇悲壯的抗爭,譜寫了一曲曲氣貫長虹的無產階級正氣歌。

饒城自公元前504年為周之番邑,距今約有2500多年的歷史,上饒自古就有“上乘富饒、生態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門戶”之稱,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源遠流長,值得我們每個上饒人驕傲自豪。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上饒市區

“三千里地佳山水,無數海棠古道傍。風送落紅攙馬過,春風更比路人忙。”——《過信州》

十大文化,且看上饶!

△上饒市夜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