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瓷收藏火熱,精品一覽

外銷瓷收藏火熱,精品一覽

清代五彩陶瓷油燈

自古在西方人眼中,東方文明就像一處閃著金色光芒的寶藏,遙遠而神秘,智慧而絢爛。中國的陶瓷蘊含著獨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內涵,作為絲綢之路上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使者,成為“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瞭解中國”的載體,對中西方經濟、文化和藝術的交流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一帶一路”倡導“讓文物活起來”的今天,銷往西方的中國古代陶瓷印證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外銷瓷收藏火熱,精品一覽

以柳樹圖案為代表的“中國風”青花瓷

定製瓷中的美學交融

“外銷瓷是征服世界的藝術外交瓷,促進了中西方經濟、科技、藝術的進步和交融。”在收藏的外銷瓷中,特別偏愛一種特殊的品類——定製器。定製瓷是東方工藝與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在碰撞中互相學習、融合、共生。多年運用高科技光學儀器從事古玩鑑定的工作,對“燈”有著特殊的感情。在陶瓷燈具中,有一盞清代的五彩陶瓷油燈較為特殊,屬於典型的定製外銷瓷器。設計者充分利用陶瓷、金屬、玻璃等不同材料的特性,把東方的陶瓷之美與西方的機械工藝巧妙地結合。油燈高60釐米,由燈座、油倉、燈盤、燈罩四部分組成。燈座用陶瓷做成獎盃的形狀,厚重高大的陶瓷燈座穩固、安全。燈座的杯口內安插一隻以斜肩為沿的短柱形陶瓷油倉,口部鑲嵌銅箍,用來儲存燃油。

燈盤用黃銅製成,下端伸出一柄鈕,旋轉柄鈕可自由伸縮燈捻來控制火苗的大小,從而調節燈光的亮度。上方的玻璃燈罩呈長頸花瓶狀,據說是17世紀歐洲人根據意大利發明家達·芬奇提出的理論發明的,不但透光而且能使燃油充分燃燒,大大地提高了油燈的亮度,減少煙霧,既節能環保,也起到防風、防火的作用。燈座與油倉表面用釉上五彩描繪了南方庭院裡婦女、兒童嬉戲的生活場景,畫面生動活潑。關海森認為,“這盞極具科技含量與藝術品位的油燈,既展現了中國陶瓷的工藝與彩繪藝術,又融合了歐洲工匠的技藝精華,是中西合璧、將藝術與實用完美結合的傑作。展現了自古以來人類崇尚節能環保的理念,以及追求光明自由的共同理想。”

中國創造的瓷器是人類歷史上材料工藝的一次重大革命。在歐洲訂購的外銷瓷中,許多紋飾、器型都是依照外商的西方審美要求製造的,這也正是外銷瓷最具特色的地方。清代玲瓏瓷塑高足果盤是當時歐洲皇家貴族向中國定製的瓷器,它的造型結合了歐洲金屬器皿的製造工藝,獨具創新地打破了瓷器傳統的表現形式,創作出一對宛如金屬絲、植物藤條隨意扭曲、編織的陶瓷器皿,巧妙地給材質堅硬剛脆的瓷器賦予柔韌的彈性美。而中間銜接的部分,則創新地採用西方組合工藝,用螺絲相連。

自古以來玲瓏瓷、脫胎瓷是陶瓷燒製工藝中難度最大的,常見的玲瓏瓷器在製作時往往‘肉’大於‘漏’,也就是挖掉的鏤空部位要比留下的坯體體積小。而這對果盤恰恰相反,而是漏大於肉。這對玲瓏瓷果盤非常罕見,不但工藝精美細緻,設計也非常大膽,是西方美學觀念與東方審美情趣巧妙的交融。

外銷瓷收藏火熱,精品一覽

清代玲瓏瓷塑高足果盤

瓷板上的絲路源頭

中國瓷器的西傳不僅改變了歐洲人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習慣,其畫面中展現出的山水風景、園林庭院、男耕女織、人物故事,更是讓歐洲人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相處之道。我國古代重農耕,尚蠶織。“耕”表現浸種、插秧、灌溉、祭神的農事勞作,“織”展現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生產活動。據關海森介紹,在他眾多藏品中,清乾隆時期的粉彩瓷板畫《御製耕織圖》意義非凡,是他從一位比利時藏家手中請回來的。“絲綢和陶瓷是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兩類商品,這件藏品用陶瓷來表現古代絲綢的生產活動。絲綢代表著古代的生物科技,而陶瓷代表著古代的工業科技,這件耕織圖瓷板畫將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關海森說。

這幅尺寸約一米高的瓷板畫,細細看來近有清澈的池塘、嶙峋的山石,遠有茂密的樹木、厚實的屋簷。畫中正值紅日中天,庭院竹欄邊老婦手持蒲扇侯火,大滴汗水從臉頰流下,簾幕下婦人們端著竹蠶匾將遲老之蠶去上蔟,蠶兒吐出的縷縷細絲白如雪。一旁竹榻上“得閒兒女子,因臥呼不覺”,任憑姐姐拉扯著就是耍賴不起。遠處茅屋中稚嫩的孩童或手持松枝,或玩著撥浪鼓圍著勞作的大人身旁,為辛苦的勞作生活增添了一絲樂趣和生機。多幅場景相聯結,沿著庭院風景自由展開,描繪出了一幅生機盎然、恬淡自由的春日蠶織時光,於方寸之間展現出江南恬靜秀麗的庭院之景,以及辛勤勞作的生活場景。讓人從畫中感受到桑事勞作的快樂與詩意,傳達出中國樸素的自然觀。

外銷瓷收藏火熱,精品一覽

清乾隆粉彩瓷板畫《御製耕織圖》

風靡英國的中國愛情故事

好的陶瓷作品除了要有先進的設計理念、合理實用的功能外,還要具備獨特的藝術審美和文化內涵。自古中國創造的瓷器蘊含著很強的民族文化,而外國人如果想模仿我們的陶瓷,也需要賦予它相應的文化特色才能長久。海上絲綢之路使中國青花瓷進入英國,這種藍白相間的紋飾,以其端莊典雅的東方韻味深受英國人的熱愛。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後,18世紀歐洲成功仿製了中國瓷器,並嘗試突破單純地借鑑複製,融入歐洲元素,形成歐洲瓷器特色的藝術風格。在對中國陶瓷的仿製上,英國人最為著迷和執著。在當時的英國流傳著一個關於柳樹圖案的中國悽美愛情故事——“青花瓷盤的傳說”,這個故事被賦予在一系列仿製“中國風”的青花瓷商品上,一經推出便風靡英國。

美麗的富家小姐孔瑟不滿父親定下的婚事,與窮苦書生張生相愛並私訂終身,兩人私奔被小姐的父親發現並派人追殺,最終雙雙殉情火海。英國人在中國《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情節基礎上,又融合了莎士比亞《羅密歐與茱莉亞》的浪漫悲情色彩,再度創作了這個情結複雜又充滿戲劇張力的愛情故事,並以詩歌、小說、漫畫劇、電影的形式廣泛傳播。當時流傳的典型柳樹圖案包括多情的飛鳥、搖曳的柳樹、古樸的石橋、錯落的樓閣等,運用多維豐富的意象展示了孔瑟和張生的戀情與磨難。儘管柳樹圖案故事的確切作者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故事的靈感深受中國傳統浪漫傳說的影響。以青花瓷為載體的中國文化,在設計工藝、審美理念、生活方式、文化形態等方面給歐洲人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為歐洲文化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