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高質量發展 重慶兩江新區看「三新」

佈局高質量發展 重慶兩江新區看“三新”

盼達出行的CEO高鈺是個“85後”,7月28日下午,她用了10多分鐘時間,給近百位記者描述了盼達兩年來的發展歷程:作為基於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共享出行平臺,上線運營兩年半,盼達出行註冊用戶已突破300萬,全國投放新能源汽車超1.2萬輛,目前在全國7個城市全面運營,今年將新增15個城市。

當天下午,採訪團一行來到重慶市兩江新區,感受中國內陸地區第一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蓬勃發展的時代脈動。近年來,重慶市兩江新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盼達出行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作為重慶創新驅動的領頭羊,按照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行動計劃,兩江新區在黨的十九大後重點謀劃佈局了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搶佔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兩江新區是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球重要的手機制造業基地。兩江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數字應用型產業上,新區依託紮實的製造業基礎,正在加快推進通信設備、電子元器件等電子信息製造產業的引進,並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智能化改造。

以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產業為例,作為全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兩江新區正努力推動汽車產業智能化發展。去年底獲得美國加州無人駕駛測試牌照的長安汽車,目前已經掌握了智能互聯、智能交互、智能駕駛三大類60餘項智能化技術。

“我們今年已推出了L2級自動駕駛,並已開始量產,預計2020年推出L3級。”在長安汽車展廳,長安汽車副總裁譚本宏一一介紹今年開發的新能源汽車。按照規劃,未來三年,長安汽車還將在研發、製造領域全球投資超過470億元,推出55款智能化、新能源汽車。

佈局高質量發展 重慶兩江新區看“三新”

此外,為提高汽車整車智能化水平,兩江新區在加強智能網聯技術應用方面也動作頻頻。由兩江新區企業——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全國首個全階段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已於年初動工,計劃在明年建成;阿里巴巴、百度無人駕駛等一系列數字經濟領域的龍頭企業簽約入駐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

電子核心部件、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是兩江新區產業佈局的新方向。一個月前,中國首家、全球第二家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生產基地項目——重慶萬國半導體12英寸功率半導體芯片製造及封裝測試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而此前不久,半導體產學研基地落戶兩江新區。

目前,兩江新區以京東方、萊寶、奧特斯、康寧等企業為代表,圍繞電子核心部件的“芯、屏、器、核”,實現了在集成電路、顯示面板、智能終端、核心配套等多領域佈局。

剛剛披露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重慶的這種努力正逐漸顯露成效:該市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3%,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167.1%,是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對此,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評價,在經濟新常態下,長江經濟帶必須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思路調整:要不同於以往的要速度、要規模,而是轉變為要生態、要高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呵護長江母親河,“兩江新區從產業體系的構造上,已經為‘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做了全面佈局,未來可期!”

​(記者 劉樂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