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生活在中國邊境上的孩子


這是一個在國境線上的小村莊,只有十來戶人家,都屬於苗族的一個分支——白苗。頻繁的遷徒,造成了傳統的缺失,而地域的限制又造成了他們的貧困。又因為村子座落在1800多米的高山上,所以當地人也稱他們為住在雲端上的人。

因為是跨境民族,他們幾乎沒有國界的概念,村子周圍分別有三座界碑,20米外村後的小坡上就是504國界碑。

這些孩子的媽媽幾乎全是越南人,沒上學的小孩和年邁的老人,不會中國話,也不會越南話,只會說苗話。

其實寨子上的男人,幾乎全娶的是越南媳婦,“越南女人便宜,不到二仟元,而要娶中國媳婦,沒有個兩萬上不了門。越南女人能幹能吃苦,能持家,這又是大家都喜歡的。

除了十五公里的山下村部,三十五公里之外的鄉府街圩是她們最嚮往的地方,在他們短短的人生中,有些人去過三次,有些去過五次……有些還沒去過,但這已足夠他們讚歎了。圖為當地的孩子在做一家人的晚餐。

“那裡很漂亮,很熱鬧,有高樓,人很多,商店很大,裡面什麼都有……玩累了還可以吃米粉,吃包子。”去過遙遠的鄉府街圩的人們都這樣說。這讓當地許多小女孩對外面都十分嚮往。

長長的百褶裙是成為了當地非常漂亮的風景。小女孩們穿著豔麗苗服在在綠野中玩得不亦樂乎。然而她們沒有洗漱過的臉和頭髮,卻讓亮麗風景黯然失色。

這是當地村子一個普通人家。整個家都是使用木板搭建而成。下午,老人坐在火堆旁準備午飯。幼小的孩子則在一旁哭泣。

好心人拿出帶來的水果和麵包與孩子們分享。這裡的孩子從來沒有吃過水果,甚至連糕點是什麼也不知道。

除了村口小商店裡賣的那種沒有生產廠家,沒有日期的餅乾。在這物質貧乏的山裡,孩子們也沒喝過牛奶,甚至沒吃過魚。一個姐姐正為妹妹除去頭上的蝨子。

一個稍大一些的孩子,她剛剛從山上砍完柴火,摘完青菜回家。小小的身體揹著厚重的乾柴。還沒來得及享受童年就已經開始為家裡分擔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