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詩人余秀華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以清醒而孤獨寫人間滋味

網紅詩人餘秀華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以清醒而孤獨寫人間滋味

2018年6月21日,詩人、作家餘秀華受新經典文化之邀,攜其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在單向空間與讀者分享她近三年的文字創作體會。

《無端歡喜》收入了餘秀華近年創作的四十餘篇散文。在書中,餘秀華談人生、談故鄉、談友人——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不安,靈魂的動盪,那些看得見的、看不見的痛苦與喜悅。她獨有的細膩的覺察力、絢爛的想象力和浩蕩的內心世界,讓人看到一個堅強坦誠、深沉達觀又天真俏皮的真實的餘秀華。

新書剛一上市立獲出版界和文藝界的認可和好評。作家、出版人止庵說,餘秀華的散文,令我對她刮目相看,我覺得比她的詩歌還好;ELLE主編曉雪一邊讀一邊用記號筆畫下自己喜歡的句子;主持人陳魯豫、歌手小河、作家水木丁讀過書後都用聲音記錄下令自己感動的段落。

網紅詩人餘秀華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以清醒而孤獨寫人間滋味

首部散文集:不同於詩歌的驚豔

2015年,餘秀華的詩一夜之間紅遍網絡。之後,她相繼出版了三本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總銷量達四十餘萬冊,為二十年來國內詩歌銷售之冠。堪稱中國當代詩歌史上的里程碑。她與諸多優秀的詩人一起,引發了新一輪的讀詩熱潮,讓一度“冷門”的詩歌,重新進入大眾視野。

前半生幾乎從未踏出橫店的餘秀華,在成名後的三年中,詩歌帶著她天南海北滿世界地跑。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她視為“天”的母親身罹癌症離世。眼看著曾經熟悉的小院,只剩下父親和自己。隨著農村建設,那個她把一草一木都融入自己詩歌創作的橫店村,被新的樓房取代,曾經熟悉的一切都不復存在。

熱鬧背後,餘秀華還是要面對日常瑣事,生存的艱辛、人生的痛苦和焦慮。每次外出,餘秀華都是獨自一人,常常因為腿腳不便和身體虛弱而摔倒坐在地上。“上臺階上到一半摔倒了,旁邊有一些人看著我,但是沒有一個人拉我一下,我掙扎了幾下,沒有力氣爬起來,索性坐在地上歇一會兒……我在人來人往的臺階上坐著,也在陌生的好奇的冷漠的目光裡坐著。如果這個時候感覺不到孤獨那肯定是騙人。”

這幾年,這些事,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翻天覆地的巨大變故。生活的苦難,命運的垂青,故土的遼闊,親人的惆悵,生死的迷惘,愛恨的交疊,家國的感慨……她把這些感受都寫進了散文集《無端歡喜》。

網紅詩人餘秀華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以清醒而孤獨寫人間滋味

清醒而孤獨,寫盡人間萬般滋味

餘秀華的成名幾乎是一場“突發事件”,蜂擁而至的媒體爭相報道,讓她獲得了突如其來的名聲,但同時也被貼上了“腦癱詩人”“農民詩人”“草根詩人”等標籤,承受著各種質疑和壓力。

對於一個近四十年未踏出鄉村的、身體殘疾、說話略顯吃力的女人來說,這突如其來的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輿論的壓力,應該會讓人無所適從。但是作者本人對此卻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

“我不知道上天為何厚待於我,我如何有被如此禮遇的資本?我沒有。我只是耐心地活著,不健康,不快樂。唯一的好處,不虛偽。有時候非常累,但是說不出累從何來。有時候很倦怠,又提醒自己再堅持一下……一直有人問:你現在成名了,生活有什麼改變?天,讓我怎麼回答?生活是什麼,是一個接一個的細節,我參加的那些活動、節目怎麼能叫生活?我雖然不會對這美意警惕,但是的確無理由欣喜若狂。我心孤獨,一如從前。”她在文章中寫到。

她在精神上一直是孤獨的。鄰居、家人,甚至丈夫都不理解餘秀華——“關心靈魂的事情是閒得太狠了的無事生非”。丈夫一年回家一兩次,相對而坐,卻無話可說。愛情是餘秀華詩歌永恆的主題,愛情是一種證明,希望能借此把自己拖出懷疑的泥沼。

“我想要一場虛境來戳破本身已經存在的虛境。”但現實的婚姻並沒有給予她精神上的安慰,她的婚姻是“兩個互不相干的人莫名其妙地走在了一起,還有一紙不許隨便離開的契約……兩個身體和靈魂之間有縫隙,發現縫隙的存在就是懷疑開始的時候。”所以儘管面對父母的反對、外人的質疑,餘秀華也要用盡所有的勇氣與堅決,結束這懷疑,擺脫這枷鎖。

書中處處流露著千帆過盡的疲倦與從容、天真中的頑強與坦誠。餘秀華的橫空出世,並非一時的炒作。她以其獨特鮮活的生命體驗,加上內心的敏感和才華,對生存之痛有著近乎本質的思索。她的文字源於日常生活,是對個人體驗最坦誠、最清醒的書寫,體現出強烈的主體精神和對於人的價值與尊嚴最深刻的思考。

“人活著哪怕千重不幸,但是存在著,存在就抵消了不幸帶來的一切毀損……大部分人必須過的是漫長的沒有意義的枯燥的日子,這是我們必須忍受的。一個人的成功除了事業的成功以外,更持久和更入心的成功是在庸俗的日子裡尋找到快樂。”在書中,餘秀華以一種常人難得的達觀看待生命的無常和人生的種種不如意,這種達觀是一份對生命堅定的熱愛,這份堅定給了這蒼涼的人世無限溫暖。

“我怨恨過生活的不公,但幸運的是,真正的喜悅都是來自靈魂深處,而不是外界。”餘秀華說。

網紅詩人餘秀華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以清醒而孤獨寫人間滋味

延伸閱讀:餘秀華詩人

自1998年寫下了第一首詩《印痕》,截至2015年1月,餘秀華已寫了2000多首詩。詩歌主題多關於愛情、親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殘疾和無法擺脫的封閉村子。人生的疼痛和殘缺成為她創作的心靈之源。

1976年,出生於湖北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

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

1995年,19歲在非自由戀愛下結婚”。

1998年,寫下了第一首詩《印痕》。

2009年,正式開始寫詩,主題多關於她的愛情、親情、生活感悟,以及她的殘疾和無法擺脫的封閉村子。

2012年7月,隨同鄉一起去溫州打工,在異鄉,第一次感覺自己有了故鄉,並寫了一首詩《在異鄉失眠》。

2014年11月,《詩刊》發表其詩作。以《在打穀場上趕雞》為主標題,推出了餘秀華的9首詩歌作品,並配發了她的創作談《搖搖晃晃的人間》和編輯評論文章。

2014年12月15日,參加由詩刊社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同主辦的餘秀華等5位“最低層的人”的詩歌朗誦會。

2015年1月,廣西師大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同月28日,當選湖北省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同年2月,湖南文藝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其中,《月光落在左手上》銷量突破10萬冊,成為20年來中國銷量最大的詩集。

2016年5月15日,第三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在北京單向空間首發。民謠歌手馬頔、蔣山趕來助陣。新作見證著詩人從無名到爆紅的命運轉折,記錄了她婚姻鉅變、母親患癌的內心動盪。除新作外,還收錄舊作數十首。

2016年11月1日,在湘陰縣舉行的我國第三屆“農民文學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農民文學獎”特別獎,並獲得了十萬元獎金和詩一樣的頒獎詞。

2017年1月18日,首屆網紅春晚暨“金蜘蛛獎”頒獎盛典舉行,憑藉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走紅網絡,成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唯一一個詩集超過10萬冊銷量的現象級“網紅女詩人”,因而獲得網紅春晚“金蜘蛛獎”年度網紅詩人提名。

2018年6月,由新星出版社·新經典文化出版散文集《無端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