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桃殺三士」,管理者最大的失誤不過如此

在職場中,不只是普通的職員不好生存,作為管理層的領導其實也生存不易。為了讓自己的工作順利,以及管理好下屬,很多時候領導們也都需要對自己進行增值積累。而我們的先輩留下過很多的典故其實可以供我們參考。

對於領導者來說,公平的對待自己的下屬是應該有的基本素養。公平這一事,處理得當自然可以獲得下屬的擁戴,但是一旦沒有處理好就極有可能出現“兩桃殺三士”的悲劇結果。“兩桃殺三士”這個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講述的是春秋時期齊景公的下屬晏子利用待人不公的方式設計殺害三員大將為齊景公消除隱患的故事。

“兩桃殺三士”,管理者最大的失誤不過如此

春秋時期,齊景公手下有公孫捷、田開疆、古冶子三個戰功彪炳的大將。但是他們也因此有些恃才傲物,有點隱隱不受控制的意思。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齊景公覺得他說的有道理便授意他去辦這件事。一天魯昭公帶著叔孫姥來訪,晏子見時機合適就讓齊景公設宴並把三位勇士請來。席間晏子說桃園的桃子熟了,就去摘了六個桃子。這六個桃子,其中兩個讓兩位國君吃了,另外兩個又兩位國君賜給了叔孫姥和晏子,於是便剩下兩個。

“兩桃殺三士”,管理者最大的失誤不過如此

晏子提議將這剩下兩個賜給三位勇士,但是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捷與古冶子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這時,田開疆認為自己功勞更大,為自己申辯。可惜桃子已經分完了,齊景公提議來年再補給他。但是田開疆覺得自己功勞大沒有吃到桃子,而另外兩個功勞小卻吃到了桃子,感覺受到了侮辱,於是氣不過就拔劍自刎了。而公孫捷與古冶子聽到田開疆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已是自覺不如,再加上田開疆的自刎,也是羞愧難當於是也自刎。就這樣,晏子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兩桃殺三士”,管理者最大的失誤不過如此

這個典故講的固然是晏子的權術,在現今社會也很少有與典故中的三員大將性格相似的人不會因為一些虛無縹緲的榮譽便被激怒到自刎的。但是這種因為不公平待遇而導致領導者所管轄的下屬出現各種不穩定的情況卻時有發生。這些情況可能並不是領導者有意為之,但是卻可能讓員工們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不公平,試問員工們此時又怎麼可能全心全意的工作呢?

當然在實際工作想要真正的把一碗水徹底端平是不太現實的,總會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或者一些客觀因素無法做到真正的公平。而領導者要做的也並不是絕對的公平,而是儘可能的讓那些看上去不合理、不公平的分配顯得公平公正,讓員工們感覺到領導在公平的對待他們。這樣一來,就可以防止“兩桃殺三士”之類的事情發生。

我是肥宅,關注我,一起成為老闆眼中不可缺少的人。

“兩桃殺三士”,管理者最大的失誤不過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