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使命是什麼?爲公司創造價值!

對於一個職場人來說,在公司裡想要有所發展,有所成就,歸根結底就是要為公司創造價值,讓領導認可你的創造。每一個員工對於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最基本的細胞,都需要企業給予養分才能生存下去。而企業生存則需要不停的創造利潤,因此那些能為企業創造利潤提供助力的“細胞”自然就會得到更多的養分,那些只會消耗公司資源的則將會慢慢枯萎和淘汰。這種殘酷有現實的現象就是一個“馬太效應”的縮影。

你的使命是什麼?為公司創造價值!

管理學中有個非常經典的案例:一個西方的貴族老爺要出遠門了,於是在走之前就把他的三個僕從叫到了一起,根據他們平時表現出的能力不同給他們每個人發了一筆錢讓他們去創造財富。後來,這個貴族遠遊回來了,把僕從又召集起來詢問他們的經營情況。第一個僕從說,主子,你交給我的5000塊大洋,我用它賺了5000塊。貴族很高興,讚賞地說,既然你這麼有能力有如此擅長經商,以後我把更多的事情就交給你了。第二個僕從接著彙報,主子,你交給我的2000塊,我用它賺了1000塊。貴族也是滿面笑容,不錯不錯,我會交給你一些事去做的。到第三個僕從彙報時,他把1000塊整整齊齊的從布包裡取出來說道,主子,我把你給我的錢包起來埋到了地裡,你一回來我就挖出來歸還給你。貴族一聽就非常的生氣,對他又打又罵,非但沒有稱讚他,還說他懶惰,浪費了自己的錢,最後還把這1000塊收了回來,交給第一個僕從去經營。

你的使命是什麼?為公司創造價值!

這個案例放到現代職場依然適用:你的公司或者領導出於對你能力的信任,調撥了一部分公司的資源或者劃撥了一筆公司資金給你,讓你去經營一個項目。首先你要保證公司不虧本,然後能讓公司賺錢,最好是能讓公司賺到成倍甚至成幾十倍的利潤,這樣才算是你完成了一個員工應該完成的使命。這是這個商業社會“利潤至上”的主旋律,大家都無法背離這一點。對於企業和領導來說,像第三個僕從那樣只做一個“聽話的好員工”是不夠的,沒有為公司創造利潤就是失職。十個失職的員工在領導心中的比重是比不過一個稱職的員工的。

你的使命是什麼?為公司創造價值!

公司能否持續發展,能否日益壯大,需要員工的付出,而公司的利益往往又和員工個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只有公司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為自己的員工提供更多的養分和應有的庇護。對於一個有良知的企業來說,某些層面上維護公司的利益其實就是維護員工自己的利益。這也是一個公司凝聚自己向心力的根本所在。沒有利益這條強有力的紐帶把人綁在一起,靠情懷,靠感情,去驅動往往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

我是肥宅,關注我,一起成為老闆眼中不可缺少的人。

你的使命是什麼?為公司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