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賣「假貨」質疑,拼多多黃崢回應:憑什麼中國造了30年的東西還被叫山寨?

點擊上方“i黑馬”,選擇“置頂公眾號”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更多創業內容請訪問www.iheima.com

面对卖“假货”质疑,拼多多黄峥回应:凭什么中国造了30年的东西还被叫山寨?

文 | 長歌

7月26日晚間拼多多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暴漲40%,當大家還在慨嘆其發展之快時。幾天後,質疑拼多多貨品和商業模式的網絡輿論,一波接著一波席捲而來,很多人發現,自己的朋友圈已經被拼多多文章刷屏。

其中大多是關於假貨和價值觀的觀察評論文章,拼多多到底怎麼了,有人說,它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最底層的貧瘠,看到平臺上30多元的“進口奶粉”,異常揪心;也有人說,這就是淘寶的早期,在切實滿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商業模式本身沒有好壞。

面對紛至沓來的輿論攻擊,7月31日早間,拼多多新聞發言人井然對外表示,善意的批評拼多多都會接受進行整改,但真相是正在受到罕見的波次網絡輿情攻擊,拼多多已經正在向國家互聯網中心發起舉報,詳細材料在合適的時候也會向全社會公佈。

井然表示,作為一個有著170萬個商家入駐,數億件商品,3.4億消費者,年銷售額超過2600多億人民幣的電商平臺,網絡上被傳播和放大的這些不可能是全部的真相。“如果僅靠售賣山寨和假貨而沒有核心價值,相信任何一個電商平臺都註定不會長久。”

其後,拼多多董事長兼CEO黃崢發佈《堅持本分,即使是惡意的攻擊,也要善意的解讀》的全體員工信,他表示“一邊倒的正面不是我們追求的,一邊倒的負面也從來不是真實的拼多多。要堅持本分,面對質疑先求責於己,要擁抱公眾和競對的監督,忽略股價的波動,拿出釘釘子的精神,一個一個紮紮實實解決實際問題。”

在下午四點多,針對此次關於拼多多嚴重的“假貨風波”,黃崢接受了創業家&i黑馬、野草新消費在內的媒體採訪,具體回應了關於拼多多平臺的假貨和山寨產品問題,不同角色之間的利益和價值差別,和接下來拼多多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方案和路徑。黃崢說,人在短期利益面前容易搖擺,自己要像大禹治水一樣,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讓整個環境往更好的方向走。

面对卖“假货”质疑,拼多多黄峥回应:凭什么中国造了30年的东西还被叫山寨?

以下是黃崢答記者問,經野草編輯整理:

問:拼多多在三年之內成為電商屆的一匹黑馬,有人總結說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在賺四五線屌絲的錢,不管是營銷方式還是選品的切入角度,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從盈利角度看,這個模式是不是會更快把營收、利潤做起來,當時你跟投資人說的時候,他們怎麼想這個問題?這兩天這麼多風波,包括整個週末,你談一下自己的感受和心情?

黃崢:上市當天,我也說過,我真不覺得這是什麼五線、六線城市的問題。從拼多多公佈的財報還可以看到,到現在我們還是虧損的,所以也談不上賺這些人的錢。上市的時候有人質疑,說我們是不是要去割股民的韭菜?

很久之前,我們做了一個看似簡單實際卻很艱難的決定,就是我們全員的期權都是三年後才到期,也就是說這三年裡,沒有人能從股票市場套出來一分錢,整個公司現在也沒有從老百姓手裡賺過一分錢。

為什麼要守三年呢?一方面,拼多多上市是業務的戰略選擇,確實是想把公司做得更好,並不是為了讓誰能夠快速套現。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上市讓公司進一步規範化。今天的風波也是我在給股東的信裡面就預料到的,只是它來的比我想象的要猛烈,自己也還沒有準備好,它就來了。

問:之前我們一直在關注打假的問題,你對平臺上假貨的態度是怎麼樣的?很多媒體提到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讓拼多多去整改,你有沒有一個時間點?希望取得怎樣的成效?

黃崢:在假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態度一直非常鮮明,特別認真地在處理,從來沒有猶豫過。但是今天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現在輿論把所有的商家問題都變成了假貨問題。

我們確實看到很多,這幾天不光是競爭對手,有各種各樣的人都在對我們進行全面的監督,從長期來講也是省了我們很多人力、物力的,因為都把問題找出來了,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怎麼去逐步解決。

但同時,我自己看這些輿論,包括昨天在寫給員工的信的時候,其實有一個強烈的意識,就是當有一堆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自己也應該紮紮實實分清什麼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而什麼是被炒作的問題。

解決問題,從我的思路來講,我覺得首先要分清楚事情的性質,有的是對錯問題,有的是利益問題,這兩個東西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像臨期奶粉的問題,我覺得所有的媒體、和行業,包括拼多多在內,揪的都不夠深。

比如某個奶粉還剩下一個半月要過期了,從規則上面來講,它是OK的,但是我不是一個專業人士,到現在我也不能告訴所有人還剩一個半月就過期奶粉,跟還有一年半過期的奶粉相比,會不會增加食用的危險性,這是性質問題。

而且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切甚至遠遠超過自身的,作為平臺,我們不能簡簡單單的說它是臨期奶,是OK的,別的地方也在賣,所以我們也OK。這個問題被揪出來了,被提高到一個高度放在關注的目光下,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

另外有一些是利益問題,比如很多品牌本身有比較高的品牌溢價,它的實際生產成本可能是50塊錢,但最終可能賣到200塊錢,這樣的商品如果出現了串貨,沒有遵從品牌商的規定,賣到了 150塊錢,但是這個東西是真的,只是沒有按照品牌商的要求,這是利益問題。

中國的法律相對模糊一些,小米在招股書裡面寫,他永遠把利潤定在5%,但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品牌的空間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蹭流量,網上第一個說起的山寨案例是小米新品,雖然這類產品的量也不小,是一個大的產業帶,但是什麼康帥傅、雷碧、七匹狠……這些東西是沒有的。

輿論給我造成困擾,或者讓我難受的地方是在於當形成這麼大規模的時候,其實最終很少有人在思考這是個定性的問題還是定量的問題,是黑白的問題還是利益的問題。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們一定要非常深入地去想每一個被指出來的問題,它的性質到底是什麼,我們首先該抓的到底是什麼。

我覺得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最相關的,最傷害老百姓利益的產品,是我們最應該先去做的。而且這個過程是釘釘子,是一步一步釘下去的。就像臨期奶的問題,不可能說我們今天打一個標,提醒消費者,風險提示三遍,你還買就是你的責任,不是這樣的。而是今天我們做了提示,明天我們應該再進一步推進下去,差一個半月的奶粉到底是不是安全,是否可靠,我們應該去深究。

比如說白牌電視機這種產品,我們要去引導這些想蹭流量,佔別人便宜的品牌商,往別的方向去做。這個東西佔了別人的便宜,長期對它自身來講是不利的。一個廠商如果立志長遠的話,它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會想到,人在短期利益面前是會動搖的。

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要跟大禹治水一樣,你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因為這麼多的面板在那裡,這麼多的工廠在那裡,要給它一個好的環境,要把它往好的地方去引。

問:剛剛你也講到假貨和山寨問題很難區分,就蹭不蹭流量和品牌名字的問題,以及關於整個中國製造業,拼多多怎麼看?

黃崢:其實不同品類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紙巾、拖鞋、衣服等品類問題就非常少,因為這些品類都是非標品,品牌集中度較低。而電器品牌因為它的品牌集中度太高,所以這個問題才會更進一步凸顯。

拼多多的主體品類肯定不是電器,否則我們的客單價在招股書上公佈出來就不會那麼低了,哪怕是山寨電器,一個電器也要幾百塊。我倒也不是說呼籲大家幫我們解決,我覺得更多的是探討,針對白牌電視機這種東西,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出力去引導,如果品牌商足夠大度,也應該能夠去引導。

但是人們記品牌的時候,總是往上游品牌去記,小米公司沒有叫紅米公司,但是我們有對紅米的需求,但所有的小米手機也不是小米自己全控生產的,有的是富士康生產,有的是其它工廠生產,但關鍵是為什麼大家會擔心這個品牌的問題,是因為白牌廠商,大家擔心它缺乏品控,缺乏性價比的一致性。

所以我們作為平臺來講,當前的人力、物力是不夠的,做這件事情肯定沒有小米專業。所以當小米去做生態鏈投資,在各個領域改造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小米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尤其是紅米的出現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紅米比小米賣的還要多,就證明了這個巨大的市場。

因為雷軍對這個產業瞭解的很深,所以他嘗試做生態鏈,去賦能到那些本來要淪為山寨的廠商,通過他的努力,其實是做了很好的引導。而且市場上也需要多個紅米,缺乏競爭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還是要回到本原,看這件事情對消費者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我是一個白牌電視機,我冒充別人的品牌,騙了消費者,誤以為它就是創維,誤以為它就是索尼,這個其實是欺騙,所以這種行為就相當於是假貨。

我覺得應該引導這些廠商去做好的高性價比的產品,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講,我甚至都不鼓勵這些白牌廠商去買一個春蘭牌,沒有意義。

在中國這個問題是一個很龐大的鏈條,亞馬遜80%的貨都是從中國出去的,所以不管哪個行業都會有富餘產能。在這個產品裡蹭流量的現象就特別嚴重,因為品牌集中度特別高。

問:在你看來,拼多多這個平臺上假貨問題嚴重不嚴重?它跟其它的平臺相比,是更好一點還是怎樣?我們治理假貨的力度有多大?

黃崢:從銷售比例上面來講,能夠被定義為假貨的量肯定比媒體想象的要少。因為它很大程度上是由客單價決定的,40塊錢的東西要做假也是有成本的,我也不想一定跟其它平臺比。我認為平臺確實應該有價值觀,不應該鼓勵山寨,鼓勵你蹭流量,山寨的東西蹭了名牌的流量,好處不在平臺,不在消費者,只是蹭流量的那個人得了便宜,我們沒有拿到廣告費,消費者也沒有因此買到更便宜的電視機。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們是沒有好處,但是這個現象,我認為假貨肯定比想象的少多了,但是山寨問題拼多多當前肯定是做的不夠的。也不是請求大家多給我們時間,這個問題,在不同的品類,我覺得應該是要不同對待的。

問:具體的措施是什麼?

黃崢:我能理解大家的不滿意。

我可以明確跟大家講的是,如果我要排優先級,網上的輿情使我關注到了臨期奶的問題,嬰幼兒奶粉跟其它飲食不一樣,它的可怕就在於小孩子感覺有問題也不會說出來,萬一出問題,他連哭的力氣都沒有。

所以嬰兒奶粉問題肯定我們首要去關注的,接下來,比如說電瓶車應該是排在電視機問題前面的,這些我們可能會形成一個機制,但現在還是很粗略的想法,絕對不能把電視機的問題和疫苗問題,奶粉問題混淆在一起說,這在我看來是不負責任的,是唯恐天下不亂的。

問:我感覺拼多多不像一家中國企業,特別像一家國際企業的風格,可能跟你的職業領域或者教育背景有關,你是不是太信任技術的力量了,而忽視了商業帶來的風險?第二個問題,我們有沒有深入到產業,去推動一些品牌的發展?

黃崢:我們的企業風格確實跟同行裡面其它公司不太一樣,我們當然希望應用更多的技術和更多的數據來做,但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也必須有大量的人力,包括品控,相當於人要給機器輸入價值觀,機器也沒辦法分辨商標的相似度,至少從現在AI的科技來講很難代替人的感受去做判斷,包括買一個牌子過來貼標,這種事情機器是沒有辦法判斷的。作為我們來講也是旗幟鮮明,一定要努力去研究,人要在裡面發揮主導性的作用。

第二個,我們的觀點並不是說扶持單個公司,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說不太願意平臺去投資品牌。另外對消費者來講,肯定是希望買到高性價比的東西,但這裡缺乏一個好的機制,也就是說懂行的人不是很情願去引導。

所以它的引導變成什麼呢?能蹭一天是一天,今天蹭創維,明天蹭TCL的流量,我們的電器比重是很小的,但是既然這個問題被拎出來了,如果我要想做產業帶引導,我肯定想的是日用品。

我以前也不太知道電視機這個產業非常細節的情況,但從邏輯上來講,品牌商是很懂的,但是他從自身利益的角度來說並不是特別願意,導致現在製造業的過剩產能,或者說溢出的產能要尋找出路,現在的導向就是蹭關鍵詞,我們不應該鼓勵它蹭關鍵詞,應該鼓勵它去創造自己的關鍵詞。

問:現在有輿論說拼多多上市導致中國打假倒退了多少年,你作為創始人怎麼看這個現象?第二個問題,拼多多是以低價來和淘寶和京東這兩家巨頭競爭,隨著電商的空間越來越小,我們怎麼去開闊更多的生存空間?

黃崢:實際上如果你再挖深一點,拆開來看是兩個問題,第一是假貨問題,我們之前的治理是有一些效果的,並且隨著平多多平臺利益的上升,規則也在調整。如果你細心去看的話,消費者賠付金佔整個品牌GMV的比例,雖然本來就很小,在飛速下降,因為當平臺的力量越來越大之後,我們相對於商戶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通過調位置,包括對你的評分、銷量記錄等這些手段原來沒有用,現在都在用。

第二個問題是山寨問題。拼夕夕那篇文章的標題我是看到了,但是文章我沒有讀完,讀標題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扣帽子,好像說上面的山寨品是因為拼多多才存在的一樣,而且我們的改進,我覺得在一些量大的品類裡面,其實是很明顯的,如果你今天仔細去搜一下紙巾這個品類,我覺得拼多多對這個產業是有貢獻的。

這種顯著的山寨問題,其實以前沒有什麼關注,我們也做很多品類,只不過是上市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一定程度上催促我們要全覆蓋,並對這些東西都應該加快速度去推進。

包括電器品類,我覺得是危也是機,對於我們來講,以前考慮也沒有那麼深入,比如說這裡面的利益關係,本質上要把裡面的利益關係給梳理清楚,使得有一個結構,大家都能順,A打B,B打C,打了一圈,那個廠還在那兒,它不從這裡賣也從其它地方賣,這個產能還在那邊,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拼多多是不是在做產業升級的事,我們也不能說,畢竟我們是想先試一下,談出一個方案來再跟大家彙報可能心裡更有底一點。

問:有沒有一個大致的目標?

黃崢:只能說這兩天很不成熟的,我們希望在未來一個月之內針對這個類目,能夠有第一步的方案。但是我也在給員工的信裡面講,我們千萬不要認為好像出了一個方案就徹底解決了,它要一錘一錘敲下去,要持續推進。

問:在這一波輿論的大潮下,你是不是也有壓力?你覺得是遭遇了黑公關嗎?

黃崢:當然會。昨天我們的百度指數是上市時的4倍。

相關情況我們已經在上午發佈過了,也正在向有關部門彙報這一情況。但就算是又怎麼樣呢?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當群體的情緒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時候的網絡輿情就已經非常情緒化了。

問:是不是可以給大家提供一個時間表,這樣可能更有說服力?

黃崢:我們首先做的事情是處理臨期奶粉,而且這個問題我們會持續關注,也希望在短時間內針對各個行業和類目再出一些方案,這些方案應該會比現有的電商行業標準要更高。

問:從上市到現在,平臺的銷售額有因為這些事情而下降嗎?

黃崢:從這段時間來講,在一定程度上是上升了,因為關注度變高了。

問:你怎麼看待輿情對於資本市場和股價的影響?

黃崢:沒有一家公司像我們這樣上市之後自己套牢三年的。

問:我們現在不做天貓模式?這個模式對打擊假貨比較有效。

黃崢:我們不會做天貓模式,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這個模式對我們來說行不通。我們不是不願意用天貓模式來打擊假貨,等我們做了天貓模式還沒來得及打假,可能我們就已經死了。所以得想一個其它的辦法來做所謂的品牌升級。

問:我們有哪些打擊假貨或者是讓商家下架的標準或者舉措嗎?

黃崢:首先,消費者或品牌商投訴完了之後商品就會進入抽檢流程,再隨機抽消費者,讓他買了這個東西,再讓他寄回來,並且全程取證,然後送到第三方去檢驗,去認定它是不是假貨,這件事情我們兩年前就開始做了。其次,我們有一個公開的通道,你要是覺得被侵權了,就可以自己在這個鏈接裡提交相關問題。

問:為什麼到現在,外界對拼多多有一個固有的印象,就是覺得拼多多的假貨很多,除了輿論和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之外,你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出在哪兒嗎?

黃崢:從平臺整體和規則的細化上面來說,存在很多細節問題。當媒體找問題的時候偏向於打開搜索入口,而搜索入口不是普通消費者的主場景,以前我們更多優化的是非搜索場景,因此對於搜索環境下的關鍵詞優化,我們做的很不夠。比如什麼樣的關鍵詞該封掉,什麼樣的模糊匹配可以做等等。

問:中國現在有很多中小型企業,他們有很好的生產能力,但是沒有品牌運作的能力,所以他們喜歡傍一些品牌。他們在拼多多上賣的不一定是假貨,但讓很多人覺得是山寨,拼多多會不會因為輿論壓力把這種算是傍名牌的產品清除出去?

黃崢:我們始終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我在給員工的信裡也講了,我們還是要回歸到消費者,考慮對消費者來說劃不划算。

第一,比如某個品牌的品質是好的,那就變成一個IP爭議訴訟問題,應該由IP爭議訴訟的情況來解決,但是對於平臺來講,我們應該關注的是這個東西有沒有騙人;第二,它的性價比怎麼樣?這個電視機如果是300塊錢,它有沒有安全問題,如果沒有安全問題,這個300塊錢,消費者覺得值不值,我們應該始終從這個角度去講。不應該說我今天被罵慘了,我就消失了,明天不被罵,我們就又冒出來,那這就就變成炒股票了。

問:因為假貨問題,淘寶有一段時間在價值觀上有一些動搖,現在它通過造物節等活動在改造形象,也達到了一些成效。因為淘寶、京東對雜牌假貨的擠壓,它們很多跑到拼多多這個平臺上來,拼多多的壓力是不是比他們更大?

黃崢:作為後來人,壓力肯定是很大的,因為留給我們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多。現在的思路也不太一樣,品牌是一代一代的。在流量分散的今天,消費者每天看的東西也很離散。

今天在天貓上賣的很多是大牌,什麼叫大牌呢?在中國人腦子裡進口的都是大牌,但是這個看法應該要改變了,那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憑什麼中國造了30年的東西還被叫山寨呢?為什麼中國的東西就不能叫大牌呢?

在電器領域裡,只有少數品類的中國品牌在逐漸變成國際大牌。我覺得如果我們有點耐心,如果我們的品牌廠商和產業帶頭人有耐心,抱著鎖三年的心態去做,這個牌子就一定可以做出來,而他們也就不會蹭現在的流量了,因為三年以後他們會發現現在蹭流量是吃虧的。

如果有一天他做出來的東西比創維要好,到時候他可以倒過來跟品牌商說你蹭我的流量,所以在這個方面,大家要有信心。

問:拼多多為什麼在三年中發展得這麼快?

黃崢:投資人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所以股價才會漲,因為投資人中大部分已經看過比較多的商業模式,他們自己在買股票之前往往會做大量的調研,比如幾千幾萬個消費者、商戶的滿意度,但是大部分媒體畢竟不像投資人那麼仔細看數據做分析,看模式的演變,所以需要解釋溝通的時間可能會大過投資人。而且那些投資人調研出來發現拼多多的媒體滿意度和消費者滿意度差異最大,淘寶是倒過來的,京東在中間。

至於發展這麼快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在於新的互動方式,首先是因為消費者行為發生了巨大改變,移動手機時代的消費者和PC年代的消費者,他們的行為是很不一樣的,這也在呼喚著新模式的出現。

我們只是剛好做了一件契合這個大方向的事情,雖然它看起來有各種各樣的矛盾,也很粗糙,但是它的底層邏輯是吻合大潮流的。這也是我在給員工的信裡面講的,我告訴他們要堅信我們的模式,因為是這個模式在推著我們前進,否則公司也不可能做到這麼大的規模。

我們面對的人民群眾、媒體,對於我們的評判和要求,其實跟10年前對新事物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給我們留下的空間也會更少,我覺得這是現在拼多多輿情的一個根本原因。

在商品方面,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家需求的差異非常大,拼多多跑出來,說明傳統的國際品牌不能夠覆蓋中國的所有需求。中國的製造業基礎是很好的,也許中國生產不出高精尖芯片,但是生產一雙拖鞋、一卷紙巾肯定是綽綽有餘的。

同樣一雙在中國產的拖鞋,到亞馬遜去兜一圈,就得花五倍價錢才能海淘回來,大家覺得是名牌正品,覺得是消費升級,但是從我的價值觀來講,這不是消費升級,這種事情的發生是因為公眾的認知和中國的實際情況是有脫節的,而這是沒有道理的。

問:有人說阿里是流量思維,那麼拼多多是什麼思維呢?

黃崢:之前的搜索功能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在搜東西的時候,是另外一個場景下的物以類聚,而拼多多是人以群分的,人以群分的意思是你先把人、階層給分開,雖然你有這個貨物,但是對於不同圈層的人來說,需求是不一樣的,這些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物理空間,但是他們的維度是完全不同的。那什麼時候才會打穿維度呢?就是你用拼多多搜索的時候。

問:對於一個品牌來說,他們可能不會有這麼多投訴,那為什麼我們收到的投訴會更多呢?

黃崢:舉個例子,假如我去開一個豆腐店,雖然我的豆腐是好的,但是我想要解決全行業的豆腐問題就很難了。如果你做了一個嚴選品牌,這個品牌的質量你是能保證的,但是你不能保證其他1000個在試圖做這件事的人都能做好。

問:作為經營企業的負責人,你的本分是不是就是讓一個企業好好活著?

黃崢:不是這樣的,平臺和品牌在社會里面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平臺看的問題始終是能不能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和能力,而品牌商在想的是我如何比別人更好,只要我的問題解決了就可以了,別人的問題我不管,他們沒有那麼強的原生動力去解決其它問題,但是這種責任落到了我們的肩上,所以我們的路更難走。

面对卖“假货”质疑,拼多多黄峥回应:凭什么中国造了30年的东西还被叫山寨?

* 本文由i黑馬旗下野草新消費原創,作者長歌。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商務合作:15801105017(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