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五個管理小技巧

如何強化幼兒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本文通過五個方面的管理技巧對孩子們生活活動中合作能力培養的指導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度過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幫助幼兒適應集體生活,學會交往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強化幼兒園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實際工作中我探索出了一些管理方法,在此與大家一起探討。​

幼兒園五個管理小技巧

管理技巧一:根據年齡及個體差異,制訂不同的階段合作學習培養目標

小班幼兒由於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會表現出原始的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常常反映在生活活動中。一些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甚至沒有合作意識。那麼,我們就把合作學習的目標重點放在了合作意識的培養上了。大致分為三類:有很強的合作意識(少數);有與同伴合作的願望,但不知道如何與別人合作的幼兒(多數);感到了集體的合作很快樂,但仍不願意與他人合作的幼兒(個別)。因此目標定位在滿足個別幼兒的合作需要,激發多數幼兒的合作意識。

中班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已經很強,但是他們還沒有較為成熟的與他人合作完成任務的有效切入點,經常會在生活中出現虎頭蛇尾的合作事例;比如:在與同伴完成值日生工作時,都爭著承擔喜歡的工作,不懂協商與退步,造成了不能共同順利的完成值日生工作的局面。

為了更好的讓幼兒一起生活,中班幼兒的目標定位在:在生活活動中訓練幼兒協商、讚揚他人、互相幫助、道歉、感謝、低聲講話、耐心等候等合作的技能。

大班幼兒有了很強的合作意識,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能。由簡單的分工合作逐漸發展為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因此目標定位在發展幼兒初步的任務意識,使幼兒的合作不僅停留在情感上的一起玩,而且有為了做成一件事而進行的合作;促使幼兒在合作過程中對規則的理解和遵循,發展初步的角色分工能力;使幼兒由完全動作上的協調、配合逐漸深入到內部的思維上的互相妥協、協調,促進合作結構、方式的轉換。

管理技巧二:創設有利於合作的生活活動環境

小班幼兒重點創設利於合作的氛圍。在精神方面,要給幼兒充分的自由,注意傾聽幼兒的聲音,幫助創設了寬鬆愉悅的心理環境。激發幼兒萌發合作意識,充分感受到和其他幼兒生活在一起是一種快樂。在物質方面,創設了與同伴共同分享的自帶玩具活動區,在活動區的牆面上粘貼好朋友的合影。為幼兒創設大面積的幼兒合作繪畫牆。總之,教師應該為幼兒創設寬鬆、自由、平等、愉快的環境,營造和諧的氣氛.

中班幼兒有目的地投放誘發幼兒合作意識的材料。可以在幼兒生活模仿區中,儘量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讓幼兒在以物代物的過程中享受更多的協商與合作的機會。另外,在投放材料時還逐漸地增加一些難度,讓完成任務的過程多出現一些問題,迫使孩子們為了解決問題去協商。比如:要求孩子們要自己套枕套,對於中班幼兒要想一個人完成就不可能。這時辰辰就和寶貝商量,如果寶貝能幫他,他就幫對方,在協商中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兩人的討價還價過程中實現共同的目標。

大班幼兒重點在於控制和調整幼兒生活活動中合作行為的有效規則。圍繞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目標,在與幼兒共同討論的基礎上,對一日的主要活動:三餐值周生工作、活動區規則、戶外遊戲活動、盥洗秩序都做了規則。如“建築區”,要求幼兒用什麼拿什麼,不搶,能與夥伴一同搭建,並以小組形式相互交流成功的合作經驗。“戶外活動”要求幼兒能用禮貌言行,能自己選擇遊戲夥伴;自行分配調整角色,共同協商處理問題,遊戲結束能分工按類整理遊戲活動材料等。​

幼兒園五個管理小技巧

管理技巧三:運用有利於提高幼兒合作技能的有效方法

小班幼兒以榜樣鼓勵法為主。在生活活動中,教師注意觀察每位幼兒的行為表現,講評遊戲時,讓幼兒相互欣賞,共同分享體驗合作的快樂。對有進步的幼兒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強化反饋機制。如:“看你們一起玩得多好啊!”“今天我們又多了一位朋友。”等等。還可將幼兒在活動中的友好行為編成“故事”或創設情境,請幼兒欣賞發生在自己身邊的友好行為;當小朋友表現出合作行為時教師用照相機及時拍下“合作的一幕”並展覽。通過這些措施來強化合作意識,使小朋友心理上產生愉悅體驗,在每天的生活中孩子們盼望在集體中與同伴一起,因為那讓他們感到快樂,教他們一句使他交到朋友的神奇咒語:“和我一起玩,好嗎?”

中班幼兒以談話討論法為主。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圍繞某一主題組織幼兒展開討論。如教師提出問題:“今天老師在體育器材區增添了一些新的遊戲材料,在值日生工作中,增添了一些小朋友最喜歡的為植物澆水,如果有三個小朋友都想做同一工作怎麼辦?讓幼兒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圍繞主題合作、協商分配角色後再開展一日的活動。

大班幼兒以實踐活動法為主。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圖示標記。用小帶大的形式大班為小班盥洗室設計洗手流程圖,節約用水的卡通圖讓孩子們以幫助幼小兒同為合作目標,在設計過程中既有明確的設計目標,又起到了自我瞭解、學習過程。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養成洗完手後擰緊水龍頭的好習慣……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

管理技巧四:抓住掌握各項生活技能的契機,實現合作的真正價值

生活活動合作化,在掌握生活活動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過程中實現合作的真正的價值。對幼兒來說,合作不僅是一個口號,而也是一種學習和生活,是幼兒快速完成工作的最佳選擇。將幼兒合作完成一日活動融入幼兒的生活活動之中,不僅可以獲得發展,而且使幼兒度過不寂寞的快樂的時光,使幼兒獲集體成功的情感體驗。比如幼兒在值周生工作時,學會了分別完成擦桌子、收玩具、發勺子的方法。教師大膽鼓勵孩子做教師助手進行三個人之間科學合理的工作分工,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束手無策,而是興趣大增,很快就感到了分工給生活帶來的快捷與便利。​

幼兒園五個管理小技巧

管理技巧五:以競爭合作的形式激勵,建立合作性的獎勵結構,使幼兒體會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生活活動每天的常規活動都離不開午點、盥洗、睡眠、勞動、入廁……如此週而復始,重複進行,幼兒就會失去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因此要在生活活動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添加一些小組形式的競爭的形式,使幼兒的一日生活富競爭與活力。如:午睡時老師為睡的好的幼兒小組添上一枚月亮姐姐的粘貼。孩子們睡醒發現後都很高興,原來自己的小組通過共同努力無時不刻都會有獎勵呀!在幼兒生活中很多時候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合作的形式,但是在對孩子的詢問中,卻發現孩子們其實還是按自己的意願、想法各做各的。並沒有為同一個目標而相互協商或分工合作一起完成。然而,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孩子們卻表現出了極強的主動合作、協商的意識。

這五個方面的管理技巧是幼師在這幾年來在生活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幾個較為有效地指導方式,沒有以往的形式化、機械化。經過這幾年的實際工作,這幾個方面的管理技巧對孩子們生活活動中合作能力培養的指導效果是十分顯著的。

《綱要》明確指出:“應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得到滿足和成功”,“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研究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不強求一律”等,這些都要求教師在新教育觀念指導下,努力開發幼兒的潛能和發揮個性的特長,這樣才利於幼兒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