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俄國賣掉阿拉斯加

在我們大多數印象中一提到美國的領土,可能印象中就只有美國大陸地區,及夏威夷群島,往往會忽略掉阿拉斯加地區,這個靠近北極圈的這一塊領土往往會被我們的主觀印象看成為加拿大的領土,這一點我們可以理解,因為這塊領土與加拿大接壤,而且離美國較遠 幾乎沒有土壤連接區,那麼現在看來是美國對陣俄羅斯的橋頭堡,當年居然是沙俄賣給美國政府的,在現在看來這是一個多麼餘愚蠢的行為,那麼如果放在當年我們就不難看出為何當時的沙俄政府為何要賣給美國了。

回看俄國賣掉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地區面積170多萬平方千米,這是什麼概念那,就是X相當於我國東三省的面積,他是在1867年將阿拉斯加低價賣給美國。當時看來我認為主要原因是1853年沙俄政府與列強英國之間發生了克里米亞戰爭,戰爭以沙俄政府的失敗告終。當時的英國一直殖民北美地區,新登基的沙皇亞歷山大二世一直擔心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被英國奪走,於是不如做個順水人情。賣給美國,因為當時美國與英國因加拿大是死敵關係,正好這樣才可以利用美國把加拿大地區包住作為戰略緩衝區,利用美國牽制英國,防止其兩線進攻遠東地區,在當時地理環境以及人們對自然的瞭解,認為阿拉斯加就是不毛之地,條件極寒,生產水平,在這裡發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是個雞肋之地,可有可無,不如當做順水人情送人。內政原因方面,當時的沙俄正在進行轟轟烈烈的農奴改革,所以希望當大量的資金,同是也沒有精力去管轄遙遠的遠東地區,更何況阿拉斯加地區,所以才成就了歷史最“賠錢的買賣”。

回看俄國賣掉阿拉斯加

現在看來阿拉斯加真是太重要了雖然不適合生產居住但是他的資源真是太豐富了。森林,礦產,淡水,石油,最重要的是他可以作為美國與俄羅斯戰略對抗的橋頭堡,更是美國對亞太地區情報和雷達監視的的重要箭頭位置,隨著國際戰略格局想兩極地區趨近,阿拉斯加地區將成為亞太地區進入北冰洋的戰略要口,為以後瓜分北冰洋提供陸地支撐,現在看來已經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地區了。歷史就是這樣,不容假設,所以所有東西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時間會改變一切。

回看俄國賣掉阿拉斯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