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變「熱」了

一提到北極,大家就會感到一個寒冷荒無人煙的一個不毛之地,沒有人願意去居住,看到的全是厚厚的海冰,俗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件河西。事物總不會一成不變的,總會隨著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著其地位和其扮演的角色。在我看來北極不在寒冷而是變得更加熱鬧起來。

北極變“熱”了

從戰略上講,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北極周圈的國家,其中兩個不得不提的是美國和俄羅斯,在有戰亂的地方就有這兩個國家身影。俄羅斯是美國全球戰略擴張的最大阻力,所以在北冰洋的角逐自然熱少不了。在北冰洋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可以很容易潛入美國阿拉斯加地區實行戰略威懾。美國“白天鵝”圖160戰略轟炸機點點油門就可以輕鬆到達美國。所以在這兩個大國看來誰控制了北冰洋誰就控制了對方的咽喉,保證了自家的安全。

從經濟角度上來講,隨著近幾年全球氣候變暖不斷加劇,北極融水面積不斷增加,可通航面積不斷增加通航事件也在增加,其航運價值不斷提升,在貨運輸上就不必繞遠走巴拿馬,蘇伊士運河使運輸成本增加,還有其周邊的小國 像芬蘭,挪威,加拿大,等國加大漁業捕撈活動。挪威為保障周邊安全,更實在北冰洋海域的島內駐軍,想提前在北冰洋站住腳。

北極變“熱”了

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礦產資源相當豐富,是地球上一個還沒有開發的資源寶庫,特別是巴倫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島嶼以及海峽等地,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估計石油儲量超過100億噸。斯匹次卑爾根的煤儲量約80多億噸,煤層厚、質量優、埋藏淺,蘇聯和挪威已聯合進行開採,年產煤100多萬噸;格陵蘭的馬莫里克山的鐵礦,儲量20多億噸,系優質礦。此外,北冰洋地區還蘊藏著豐富的鉻鐵礦、銅、鉛、鋅、鉬、釩、鈾、釷、冰晶石等礦產資源,但大多尚未開採利用。 礦物 大陸架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沿岸地區及沿海島嶼有煤、鐵、磷酸鹽、泥炭和有色金屬。如伯朝拉河流域、斯瓦爾巴群島與格陵蘭島上的煤田,科拉半島上的磷酸鹽,阿拉斯加的石油和金礦等。

根據目前《國際海洋法公約》周邊國家只有大陸架以為200海里為專屬經濟區,但然而並不能滿足,所以在國際規定不明確的背景下,周邊各國會以藉口侵佔北冰洋,提前佔有,為自己找到主動權,看太多似是這幾個周邊國家想關起門來自己果分,但他們利益交錯點,不會坐下來合作,而是自己多佔一點是一點,在我看來隨著以後發展,北冰洋地區會更加熱鬧,可能稍遠一些國家也會來湊熱鬧。,所以只要利益在,這個地區會更加混亂,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