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謠傳擊中!美國制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司北

智東西8月1日消息,今天,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今天在“聯邦紀事”政府官方網站上公佈了一份即將在美國時間8月1日(中國時間明天)正式發佈的文件,宣佈在美國政府“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清單中增加44箇中國機構/部門,因為他們“違反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簡單來說,就是這44箇中國機構/部門將被列入美國出口管制清單中,美國公司如果想要向他們出口產品,則需要通過兩道關卡,一道是“許可證”,另一道“許可證再審核”,如果不能向BIS證明出口的物項對中國的軍事能力沒有實質性貢獻,那麼則將會被拒絕出口。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這44箇中國機構/部門包括了8個機構和旗下的36個附屬機構(subordinate institution),他們集中以軍工研究機構居多,分別是:

1)中國航天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第2研究院,以及旗下13個附屬機構;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3研究所,以及旗下12個附屬機構;

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4)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以及旗下7個附屬機構;

5)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6)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

8)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在智東西頭條號回覆“出口管制”,下載 美國出口管制新增44家中國實體清單 & 美國出口管制462頁總清單明細表。

消息一出,有人驚呼“貿易戰升級!美國要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了!”,也有人冷靜表示“這事兒很正常,美國三十年前就在做了”。智東西對此事抽絲剝繭進行梳理,力求還原一個事實真相。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始於一戰,美國進出口管制早有百年曆史

早在1917年的一百年前,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頒佈了“對敵貿易法”(Trading with the Enemy Act),禁止美國與敵對國家進行貿易往來,隨後全球便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興盛與結束。

到了1949年,在二戰結束後,美國又頒佈了“出口控制法”(Export Control Act),將貿易管制的法令從戰爭期間擴展到和平時期,試圖遏制蘇聯及盟國在二戰後的工業重建。

隨後,蘇美冷戰打響,在此期間美國陸續出臺並完善了更具體的出口管制法規,比如“武器出口管制法”等。而在1979年,中越戰爭爆發,美國正式頒佈“出口管理法”(Export Administration Act),進一步全面管制美國的技術與產品出口貿易,並在冷戰期間與北約等盟國在全球範圍內推行。

1979年推行的“出口管理法”本應在2001年8月失效,不過隨著美國政府對其不斷的修正與延期,這一法令至今沿用。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出口管理法”(Export Administration Act)的不斷修正

1992年,美國政府將商務部旗下的出口管理局升級為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也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正式頒佈了“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

而軍用物品的貿易管理方面,則由國務院防務貿易控制理事會(DDTC)頒佈的“國際管制武器規定”(International Traffic of Arms Regulations,ITAR)進行約束。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全權負責

“出口管理條例”(EAR)由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全權負責,並直接歸於美國總統管轄。在出口管理條例EAR這上千頁文件當中,將管轄範圍延展到了涉及美國原產地、美國知識產權技術、美國生產產品等;並從流程、分類、法制、國別、以及個人、代理商、進出口商的貿易出口行為都進行了規範。

拿這次的44家機構與企業來說,美國企業對其的出口(exports)、再出口(reexports,指本國貿易商從外國進口口品後,未經加工製造又出口銷往國外)、以及國內轉賣(transfers (in-country) )行為都被禁止。除非拿到兩道通關令:一道是“許可證”,另一道“許可證再審核”,如果不能證明出口的物項對中國的軍事能力沒有實質性貢獻,那麼則將會被拒絕出口。

這兩道通關令最後的決定權在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手裡。

而文檔中列出的這44家機構的名單還將交由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End-User Review Committee ,ERC)審核,這個委員會由商務部、國務院、國防部、能源部、財政部的代表組成,委員會有權增加、刪除、或者修改這個名單。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軍工研究出口限制全球皆有

雖然美國有著出口管理限制,但全球也有不少國家也在同樣進行著軍事出口限制,包括中國在內。

1)中國航天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第2研究院,以及旗下13個附屬機構;

2)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3研究所,以及旗下12個附屬機構;

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4)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以及旗下7個附屬機構;

5)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以及旗下2個附屬機構;

6)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7)中國華騰工業有限公司;

8)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本次限制的這44箇中國機構/部門,主要集中在軍工研究所領域,比如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14研究所,就是是中國雷達工業的發源地,也是國家諸多新型、高端雷達裝備的始創者;河北遠東通信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則在衛星通信、散射通信、微波接力通信等領域成績斐然。

但是,僅從這份禁令來說,本次出口限制的機構並不會從研究所上升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公司,更加不會蔓延到集團旗下的海康威視、華東電腦、四創電子等上市公司。

別被謠傳擊中!美國製裁44家中國企業真相

結語:自主創新研發是必行之路

雖然時值中美貿易戰爭之際,但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本次修改“出口管理條例”並不能被解讀為“對中國進行全面技術封鎖”,更不能被偷換概念地解讀為向中國封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旗下的眾多上市公司。

雖然美國有著出口管理限制,但全球也有不少國家也在同樣進行著軍事出口限制,包括中國在內。不過,這類禁令也應為我國工業界敲醒警鐘,一定要持續自主創新研發的腳步,儘量努力做到核心技術的自給自足,不能被卡住咽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