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十殿閻王第一殿——秦廣王蔣子文

搜神記.卷五:蔣子文者,廣陵人也。嗜酒,好色,挑撻無度。常自謂:“己骨清,死當為神。”漢末,為秣陵尉,逐賊至鐘山下,賊擊傷額,因解綬縛之,有頃遂死。及吳先主之初,其故吏見文於道,乘白馬,執白羽,侍從如平生。見者驚走。文追之,謂曰:“我當為此土地神,以福爾下民。爾可宣告百姓,為我立祠。不爾,將有大咎。”是歲夏,大疫,百姓竊相恐動,頗有竊祠之者矣。文又下巫祝:“吾將大啟佑孫氏,宜為我立祠;不爾,將使蟲入人耳為災。”俄而小蟲如塵虻,入耳,皆死,醫不能治。百姓愈恐。孫主未之信也。又下巫祝:“吾不祀我,將又以大火為災。”是歲,火災大發,一日數十處。火及公宮。議者以為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宜有以撫之。於是使使者封子文為中都侯,次弟子緒為長水校尉,皆加印綬。為立廟堂。轉號鐘山為蔣山,今建康東北蔣山是也。自是災厲止息,百姓遂大事之。

劉赤父者,夢蔣侯召為主簿。期日促,乃往廟陳請:“母老,子弱,情事過切。乞蒙放恕。會稽魏過,多材藝,善事神,請舉過自代。”因叩頭流血。廟祝曰:“特願相屈,魏過何人,而有斯舉?”赤父固請,終不許,尋而赤父死焉。......


地獄十殿閻王第一殿——秦廣王蔣子文

大約在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佛教在中國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在漢地佛教中,原先佛教中神話人物逐漸本土化,閻王亦是如此。閻王原本是佛教的陰間之王,最初只有一人。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長期傳播發展,到了唐代時演變為十位,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轉輪王,下面我們將瞭解一下秦廣王。

據《地獄變相圖》介紹:地獄十殿閻王的第一殿閻王為秦廣王,此殿司掌人間壽夭、吉凶暨陰間受刑罪報。所有罪魂被押解至第一殿秦廣王處,接受審判,依罪刑輕重,發配至各獄受罪消業,如功過相當,免受罪者,可直接轉到第十殿投胎。

地獄十殿閻王第一殿——秦廣王蔣子文

秦廣王原是東漢末年的秣陵尉蔣子文,蔣子文原名蔣歆,字子文,三國時廣陵(今揚州)人。蔣子文嗜酒好色,但他卻認為自己骨相清奇,死後將會成神。蔣子文生前是秣陵縣的縣尉,掌治安捕盜之事,職位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縣公安局長,在一次抓捕強盜的過程中,蔣子文帶著人將強盜追逐至鐘山(即紫金山)腳下,不料這次在平亂中殉了職,戰死後葬在鐘山腳下。

傳說在三國時,蔣子文果然多次顯靈,到了三國孫權建立吳國的時候,蔣子文生前的同僚在路上碰見了蔣子文,看見他騎著白馬,拿著白色羽扇,隨從也象他活著的時候那樣。他同僚看見後大吃一驚,轉身就逃。蔣子文緊追不放,對他說:“我就要做這裡的土地神,來為你管轄下的百姓造福,你可以告訴百姓,讓他們為我建立祠廟。否則,他們就會有嚴重的災難。”這年夏天,瘟疫大流行,老百姓都暗自驚懼,有很多人偷偷地祭他。後來蔣子文又藉助巫祝給孫權說:“我將保佑你東吳孫氏,但你孫氏要建廟祭祀我,否則我將讓東吳發生蟲子鑽進人的耳朵這樣的災難。”之後不久就有像飛蟻那樣的小蟲鑽入了人的耳朵,那些耳朵裡被鑽入了蟲子的人都死了,醫生也沒法治,這讓老百姓更加恐慌了。但是孫權仍然沒有相信他,他又藉助巫祝傳言說:“如果再不祭祀我,我將要讓你們東吳發生大火災,你們都將會遭殃。”孫權還是沒有相信,但就在這一年,東吳境內發生了嚴重火災,一天之內就有數十處地方被燒掉,火勢還蔓延到王官,朝中議事的人認為鬼有了歸宿的地方,就不會再製造災難了,所以應該採取一些措施安撫他,於是孫權便封蔣子文為中都侯,封他的弟弟蔣子緒為長水校尉,都加贈印綬,並給他們建立廟宇,把鐘山改稱為蔣山。從這以後,都城災厲止息,平安無事,老百姓於是就越發篤信蔣侯的神靈,並且每年都會隆重地供奉祭祀他。

蔣子文就是這樣顯靈迫孫權為之立廟,從此,蔣子文被不斷加封,東晉時蔣子文被尊為晉守護神,南朝宋武帝時被視為淫祀而毀壞其廟宇,然而南朝宋孝武帝時復起蔣山祠,之後蔣子文信仰在南朝即當穩固,甚而被封為“帝”,六朝時期蔣子文信仰尤為盛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虔誠去蔣廟祭祀求福,這在當時已經成為民眾的習俗。傳言後來蔣子文被封為了十殿閻王中的第一殿閻王秦廣王,這就是秦廣王的來歷。

地獄十殿閻王第一殿——秦廣王蔣子文

蔣子文成為陰間地獄第一殿閻王秦廣王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宋朝的包拯死後被封為第一殿閻王,蔣子文被撤掉,但是因為包拯體恤鬼魂冤苦,屢放鬼魂還陽伸雪,因此被降調第五殿,秦廣王蔣子文再次成為第一殿閻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