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說小米硬體5%利潤率,是願景嗎?

雷軍說小米硬件5%利潤率,是願景嗎?

雷軍說小米硬件5%利潤率,是願景嗎?

雷先生在小米6X發佈會上,一句硬件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用戶。雷先生這句話真是雷到了眾人,想問雷先生小米的硬件淨利潤超過過3%嗎?您是在規劃公司發展願景嗎?就好比我這樣的屌絲說我熱愛環保,所以我不會購買私人飛機,我有購買私人飛機的預算,一定會拿出來做慈善事業,回饋社會。一定會招致周圍一眾人等啪啪打臉的問候,甚至不排除飛腳。雷先生的這個貌似將用戶利益永遠排在第一位的情懷銷售實在不高明。前有天馬屏冒充進口屏事件,近有官網BUG訂單被勸退事件,用戶利益第一的口號被事實再次無情打臉。

下面我們拿數據說話,分析一下您這個願景實現的可能性為零的原因。眾所周知蘋果一家公司佔據整個行業利潤率85%左右,三星佔12%左右,其他廠商佔據剩下不到5%的利潤,營業利潤利率蘋果佔30%左右,三星佔9%左右,華為、OPPO、VIVO佔全行業利潤都在1.5%上下,拿華為2016年9.29億美元佔其消費者營收1798億核算為3.2%,OPPO、VIVO,營業利潤為4.5%左右,提醒一下這是營業利潤率還不是稅後的淨利潤。所以小米所說的5%的淨利潤快趕上三星了,但是三星自營半導體的成本優勢,豈是小米一個ODM手機廠商所比擬的。所以我說是願景,實現幾率為零一點都不誇張。接下來還有一點是小米麵臨的更痛苦的現實,那就是2017年智能手機出貨增長率已經大幅度降至個位數,而普遍的預計,隨著智能手機的大幅度普及,2018年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錄得首次負增長,臺積電的一季度芯片出貨量已經應徵了這個預期,而小米從去年起大幅開發線下渠道勢必需要給各級渠道商預留充足的利潤空間及構建龐大的線下營銷管理團隊。這對於小米一個硬件佔收入比重高達80%左右,互聯網佔比20%左右的獨角獸公司來講,挑戰真不是一般的大,這也是小米今年著急忙慌的要立馬進行IPO的重要原因。畢竟IPO更多的要看的財務數據。今年財務指標肯定要下滑的,要是我也這麼做。

出貨量下滑估計對蘋果的影響是最小的,因為它建立了基於自己操作系統的應用生態體系,依賴存量用戶對應用市場的增長也可以抵消部分影響。所以小米的這個情懷甚至不比樂視的高。賈躍亭就沒打算靠手機營利,所以就虧錢賣手機,打算靠內容營利。可惜盤子鋪的太大資金鍊斷了。

下面作為福利我再講講單從硬件來說,國產手機營銷通病——如何LOW。自從喬布斯先生開始以新品發佈會開始,小米華為,錘子,樂視等一眾廠商就開始模仿,一直持續到現在。蘋果可以笑著對身後的這幫跟屁蟲說,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廣大的國內跟風者們一直跟隨蘋果硬件升級的腳步,而供應鏈控制管理又遠未達到對方的前提下,跟跑累不累啊。蘋果又沒制定規則說一定要這麼玩。用戶早就對於這種硬件不斷升級的遊戲產生了審美疲勞,因此絕大多數國產機毫無品牌忠誠度可言。OPPO和VIVO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卻被傳統的硬件派所鄙視。用戶就是願意為此買單,沒辦法很多廠商開始模仿找明星代言,做線下渠道,其實這種玩法也很LOW,但還可以玩一段時間,今年趕上世界盃年,VIVO有可能還會對海外市場提陳一下。

OPPO和VIVO通過幾打幾打的流量明星代言,鋪天蓋地的廣告和最大的流量綜藝節目,打造了自己產品fishon的品牌形象,但是這個品牌形象很不牢固;fishon的定義太大,文化的小眾人群,亞文化群體有自己的定義,而且他們他們的忠誠度更高;因此,OPPO和VIVO的品牌忠誠度也不高;有大量報告指出,24%OPPO用戶和38%的VIVO用戶希望下一部智能手機是蘋果。而線下渠道也面臨更多的競爭對手加入;價格體系已經有鬆動的跡象。2018年對於其他那些連品牌形象都沒塑造的廠商來說更難過。不信大家說一以市場上各手機品牌形象都是什麼;而他們定義的自身品牌無非是廉價或高性價比,新硬件功能提升這些硬件標籤。一下全部暴露自己硬件組裝廠商的本質,特例是美圖,它在手機功能標籤上做了差異定位。

廣大廠商看不到每年那麼多人購買各種手機外殼的現象嗎?那證明你們的產品沒有滿足他們對自己的興趣及身份標籤的認同,所以他們需要額外購買帶有自己文化符號和身份標籤的東西來證明自己或者顯示自己的文化屬性。這個市場很大,附加值比手機外殼本身高多了,還有手機功能的差異化定位比如美圖,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定位。這些細分人群,細分領域的用戶忠誠度高,利潤率也高。如果各廠商再聽不懂或者不知道怎麼做你們就請我來做你們的營銷總監吧!

如果不改變傳統思路,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別說5%的利潤,1%都難保了。在經營上要有發散思維,不要跟著別人的路數模仿,否則別想超越別人,只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