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當這場ICO狂歡徹底落下帷幕的時候,高薪泡沫也會破裂。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在進入一家區塊鏈公司後,我的月薪確實比之前增長了1.7倍,但最後還是離開了……”

在區塊鏈大火的背後,是創業公司不斷湧現,各路資本跑步入場,以及對人才的渴求。

據BOSS直聘發佈的《2018旺季人才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區塊鏈技術崗位平均月薪達到2.85萬元。2018年前兩個月,區塊鏈相關人才的招聘需求更是達到2017年同期的9.7倍。

面對頗高的行業工資和漸漲的人才需求,為什麼一些已經進入區塊鏈行業的人,最終卻選擇了離開?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區塊鏈新貴”抱團炒幣

“整個項目團隊的人都不太懂區塊鏈,大家每天的工作時間就是抱團炒幣,交流項目代幣什麼時候鎖倉,哪個幣種可以抄底……”徐男告訴中新經緯。

自1991年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首次提出關於區塊的加密保護鏈產品,到2014年,“區塊鏈2.0”成為一個關於去中心化區塊鏈數據庫的術語。區塊概念已經誕生了二十餘年,人們對區塊鏈的深入研究卻是從近幾年才開始的。缺乏真正“懂”區塊鏈的人,成為該行業人才缺口巨大的根本原因。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徐男曾經在某區塊鏈項目公司做海外社群運營,工作一個多月後離開了區塊鏈行業,跳槽到一家互聯網公司繼續從事海外市場工作。談到他的離職原因,徐男說,“這不是一個認真做事的團隊。”

“入職後對區塊鏈行業的認識其實有很大的落差。因為我之前沒炒過幣,只知道有很多人炒比特幣賺了錢。面試官當時給我畫了個大餅,告訴我行業前景非常好,還給我一份項目白皮書讓我好好研究。因為我對公司給的薪資很滿意,覺得項目創意也不錯,畢竟當時區塊鏈很火爆,也想進去了解學習一下,就入職了。”徐男說道。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入職後徐男發現,身邊的同事甚至是自己的直屬領導也對區塊鏈瞭解甚少。起初他以為區塊鏈是新興行業,所以大家都是像自己一樣的“新人”。但是入職快一個月了,卻不曾聽說過項目的實質進展,整個團隊做的更多的只是維護海外社群和海外代幣交易。這讓徐男嗅到了“泡沫”的味道。

“因為國內禁止發售代幣,所以我們的國內社群和公關做的都比較謹慎,海外業務的攻勢則相對猛一些。當時我們每個月都會在公司的Twitter、Facebook、Instagram賬號上發佈招聘全球志願者的海報。雖然確實有很多人報名,但是負責人會明確告訴我們‘只炒不招’。”徐男稱,“當時我就意識到所謂的區塊鏈項目只是個噱頭,本質上還是為了圈韭菜,不是做實事。後來和一些圈內同行聊了聊,發現這是項目方的普遍現象,就有跳槽的念頭了。”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雖然在深入瞭解了一些區塊鏈行業項目後徐男果斷選擇了離開,但他仍一直關注著行業動態,“現在鏈圈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項目方太急功近利,總想圈韭菜掙錢,不能沉住氣好好研究應用場景。再加上進圈的人不懂行,搞亂了業內氛圍,技術人才就不願意來了。”

幣價支撐下的“高薪資”

王宇在經歷了兩次跳槽後離開了區塊鏈行業,她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有些公司招聘信息裡描述的職責介紹和工資水平,其實已經超出了這個行業的實際情況。

“我在區塊鏈行業工作了近一年,參與過兩個項目,也去過交易所。據我瞭解,這個行業的工資水平其實和金融行業差不多。因為區塊鏈是新興行業,目前研究最多的應用場景是金融領域,他的薪資情況也在和金融行業對標。雖然工資水平確實不低,但是達不到‘輕鬆實現年薪百萬’這種程度。”王宇說。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某公司招聘信息

“有些崗位的工作職責描述也很‘離譜’”王宇稱,“有的企業要求技術專家來分析數字貨幣市場行情;行業分析師不僅僅要參與技術研發、機構合作,還要負責編撰行業資訊……也就是做技術的人同時還要做內容,職責劃分非常不科學。可以看出,這些企業發佈招聘信息的時候並未考慮清楚希望招一個什麼樣的人才。”

王宇還提到,現在已經不是幾年前隨便炒個幣、發個項目就能狠賺一筆的時候了,因為一些交易所、項目方的圈錢跑路,人們對區塊鏈行業的整體評價並不高。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市場環境太差了,”王宇感嘆道,“如今行業內的高工資都是靠前期‘項目發幣’賺的錢來支撐的,現在ICO被禁,一些人甚至把區塊鏈看作騙局,想要繼續發幣營收變得越來越難。當這場ICO狂歡徹底落下帷幕的時候,高薪泡沫也會破裂。”

王宇補充道,“再加上能滿足企業需求的專業技術人才少之又少,而且真正具備這些能力的人基本都自己炒幣掙錢了,怎麼會在乎這份工作?”

儒易資本CEO段騫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也表示,區塊鏈行業的人才引進具有一定的門檻,傳統的精英階層和中產階層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轉變思想、學習認知。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炒”出來的行業泡沫

一邊是少數技術人員在研發技術,另一邊則“all in”炒幣,這幾乎是區塊鏈行業內大多數企業的生存現狀。

算力智庫創始人燕麗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對上述現象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首先要看這家區塊鏈技術公司是不是實實在在做事情。如果說它是在做技術開發、底層應用開發或者是其他技術相關的應用,那麼這種公司業務量很大,公司人員根本都忙不過來,不可能都在埋頭炒幣。此外,有的公司在海外做公鏈發幣的,其主要營收也源於海外發幣,所以埋頭炒幣就不足為奇了。

披著正經研發技術外衣實際埋頭炒幣的區塊鏈公司,也分幾種類型。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一名研究機構專家向中新經緯分析稱,一種是初衷認真做區塊鏈項目的公司。它們一開始是努力在認真做一個好項目,但是後續發現實在太難,為了生存而被迫走上了發幣融資的道路。這樣的公司並沒有中斷項目的研發進行,但是後來發現項目做著難,炒幣來錢又太容易,就在金錢的誘惑下徹底墮落了。

另一種則是沒有項目純圈錢。“最恬不知恥的方式,就是在開始的時候搞一個‘空氣項目’去撈錢。”上述專家說,包括行業中有一些特別有名的大項目,開始也是找資本機構融資,但是沒有遂願,於是開始發幣,吸引投資者入場。

“這個行業太亂了,騙子橫生,各路信息難辨真假,我做研究也很鬧心。”他用這句感嘆結束了回答。(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徐南、王宇均為化名。)(中新經緯APP)

文章聲明:本文為火星財經專欄作者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火星財經觀點。

真鬧心!再也受不了區塊鏈行業炒幣割韭菜了!全是圈錢騙局?

大家趕快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