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最近商業圈子裡有一個大事,這個事情影響了一個已經在我國趨於飽和的行業,而這件事情不僅使這個行業重新考慮發展方向,也使一個人在短短3年變成可以與劉強東比肩的富豪,這件事就是拼多多在美國成功上市。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可能我們還覺得比較奇怪,許多用戶在實際體驗過這個app後帶去的評價都是不怎麼好的,為什麼還能有許多人在使用,並且幫助其成功上市呢?我們得從創始人開始講起,我們的印象中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具有鄉土氣息的老闆,才能做出這麼接地氣的應用,可事實是,黃崢是在美國留過學的高級人才,並且他是在世界頂級計算機科技公司微軟實習過的,還為谷歌做過電商的標題搜索算法。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黃崢不是安於現狀的人,他從谷歌離職回國後,拉起了團隊做了一個電商網站,Ouku.com,由於發展良好,早早的對外銷售出去了;而在之後又做了一個為淘寶和京東的電子商務代理運營的公司;隨後他又創建了一個為騰訊提供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的公司,這兩家公司也為他自己積攢了不少的資本。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拼多多是黃崢的第四次創業,說他是個實在的商人是完全可以的,他這麼不穩定也是為了賺取利益。而他可能在創建時,也不會想到現今的拼多多能成功上市,成為在美國第四個大型的IPO,並且已經獲得近16億美元的資金籌集,而從創建起到現在只過了34個月,這是多麼驚人的成績,對比劉強東拼命了許多年才獲得的成績,拼多多簡直是奔跑著在發展。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黃崢說北京五環內的人是不理解拼多多的,這句話可以說是一點也沒錯。拼多多的的銷售模式主要是依靠微信強大的流量背景,為其宣傳,拉著許多人共同買同一件物品,當然價格也是很低的,作為在“五環內”的中高端人士當然不理解這種購買模式。黃崢沒有到達美國進行敲鐘,原因很簡單,一是自己的身體當時不舒服,二是認為拼多多此時才剛剛起步,之前拼多多的主要戰場在三四線城市,現在上市後,要開始尋求更大的發展,要更加緊密的將用戶流量與電商完美的結合起來。在我看來,拼多多的路依然很長,需要在用戶體驗,商品質量上下更大的努力。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那麼讀者們對拼多多的發展有什麼看法,是要更加註重商品質量還是要繼續積攢更多的資本呢?

他第四次創業,僅花了3年時間就超越劉強東,上市卻不去敲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