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年國企老員工到坐擁150億資產,他是如何做到的?

期貨市場既是造神的地方,也是滅神的地方,有人在這裡“成神”,也有人在這裡“長眠”。

之前被爆出老期貨人10天虧損1.45億跳樓自殺事件,而追溯16年也有大佬劉強跳樓自殺,市場的殘酷性讓無數人膽寒。不過有虧就有賺,期貨業界被稱為“葛老大”的葛衛東,在最近公佈的胡潤富豪榜中,身家高達150億元人民幣,不僅完成了因15年股災資產遭重創後的逆襲,還榮登最新的胡潤富豪榜第216名,再一次演繹了期貨界的人物傳奇。

從七年國企老員工到坐擁150億資產,他是如何做到的?

沒有對手的“葛老大”

葛衛東,江湖尊號“葛老大”,現任上海混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衛東是2000年開始做期貨的,經歷過兩次爆倉,2004年迅速崛起,成為期貨江湖中的一代梟雄。

血風腥雨十幾載,葛衛東自稱“沒有對手”,渴望挑戰人稱“中國投資之神”的葉大戶葉慶均。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因玩法較野,被指“不講規則”,被罰了1000萬。如今,他已坐擁150億資產,笑傲群雄。

從100萬到150億

1991年從四川大學經濟系畢業後,葛衛東回到家鄉貴陽一個國營單位——貴州糧油進出口公司工作,這一干就是七年。那時葛衛東一直在思考,難道自己一輩子就要這麼過了嗎?

終於在1998年,葛衛東毅然辭職,隔年他來到上海,開始獨立經營大宗農產品黃豆、大麥、油菜籽等國際貿易。

得益於大宗農產品基本由國際期貨市場定價的原理,葛衛東因此早早的就和期貨結了緣。很快實物領域的順風順水,激起了他更大的野心,於是2000年他開始專門從事大宗商品期貨投資。

在2000年以前,中國期貨市場還處在野蠻生長期,價值投資並非主線,純粹套利比比皆是,市場經常不乏離譜的暴利機會。這期間,葛衛東藝高膽大,“差的年份收益在50-60%,好的年份會翻2-3倍”,使其身邊漸漸聚攏一批期貨玩家。

從七年國企老員工到坐擁150億資產,他是如何做到的?

2005年,葛衛東成立上海混沌投資有限公司,作為其發展投資事業的基礎平臺。在2006年,當葛衛東敏感的意識到,中國資產管理業務正處在萌芽期,陽光私募前景一片光明。

“雖然受到很多政策限制,最大的私募也才幾十個億,但從五年、十年的長遠發展來看,要超過公募做到五百上千億也不是沒可能,所以我們先預留這樣一個通道,如果以後國家政策放寬,我們再加大投資力度。”葛衛東堅定了方向。2007年公司更名為上海混沌道然資產管理公司。

“2008年經濟危機時,市場到了歷史少見的低位,是陽光私募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機,我們資金比較寬裕,所以一開始發的是結構化產品(融資產品,80-90%的利潤歸管理者)。多數產品大都是從1800點左右做到現在。以前除了國外的經紀行外,國內很少人知道我們,現在因為有了陽光私募媒體會來採訪,但其實陽光私募只佔我們業務很小的比例”。

葛衛東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仍然放在期貨市場。葛衛東認為,期貨主要是基於對經濟形勢和趨勢的判斷,掙的是波段的錢或是一些套利品種的錢(比如國內外價差不合理或者商品結構的不合理),而股票賺的是選股和對大勢判斷的錢......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繼續閱讀完整故事,聽聽葛衛東對期貨和股票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