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空稈、禿頂、缺粒是怎麼回事?(附防控措施)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主要有夏玉米和秋玉米之分。夏玉米雌蕊發育不良,就很容易導致空稈、禿頂、缺粒等現象,而這些病症極易導致夏玉米種植減產,造成種植戶的種植損失。所以,下面小編就和您講一下關於夏玉米雌穗發育不良的原因和防控對策。

夏玉米空稈、禿頂、缺粒是怎麼回事?(附防控措施)

一、雌穗發育不良的原因

1. 高溫、高溼等氣候因素

2017年夏季,魯西南地區氣溫異常偏高,據鄒城市氣象局統計的氣象資料顯示:全市7月平均溫度為28.9℃,較常年偏高1.5℃,其中32℃以上天數為22天;極端溫度分別出現在7月10~14日、7月23~24日,溫度最高達36℃。此時正值玉米雌穗分化期,玉米雌穗分化的適宜溫度為22~26℃,35℃高溫持續10天以上時,會嚴重影響玉米花絲和花粉的活性,導致授粉能力下降,授粉不良,從而出現缺粒、半邊臉、禿頂等雌穗發育不良現象。

2. 品種、播期等因素

不同夏玉米品種間特徵特性存在一定的差異,且遇高溫天氣時雌雄穗發育進程不同時,對溫度敏感度也不同。對溫度敏感性強的夏玉米品種,當幼穗分化的關鍵時期與高溫特別是連續高溫天氣相吻合時,幼穗敗育或授粉不良現象加重,從而導致果穗發育異常;相反,對溫度不敏感的品種,在氣候異常年份,雌穗發育不完全現象相對較輕。

3. 種植密度不合理

通過田間考察發現:夏玉米雌穗發育不良的地塊,普遍種植密度較高,部分地塊種植密度甚至超過6 000株。適當增加夏玉米種植密度可提高產量,但種植密度過大時,易造成田間鬱閉、通風透光不良,植株趨向於營養生長,導致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失調,從而出現雌穗不分化或分化後難以授粉的現象。

4. 營養代謝不良

2017年,魯西南地區夏季雨水較多,導致玉米植株營養生長旺盛,莖稈、葉片等生長過快,有機物質向果穗分配的偏少,影響了果穗的發育,增加了空稈率;同時,雨水多還會造成養分流失嚴重,特別是種肥同播地塊未補施穗肥的,以及雖未採取種肥同播地塊但追肥不及時的,均無法滿足玉米生長髮育所需的養分需求,導致雌穗發育不良。

5. 化學調控劑因素

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常噴施化學調控劑(如助壯素、多效唑等)來預防玉米莖節徒長,以免後期出現倒伏現象。但在實際生產中,常常由於噴施化學調控劑的濃度較大,造成夏玉米節間縮短,葉片間相互遮陰,植株光合作用下降,出現多個難以形成產量的雌穗(俗稱“香蕉穗”),爭奪了主要雌穗的營養供應,從而導致主要雌穗發育不完全,出現禿頂、缺粒等雌穗發育異常現象。

二、防控對策

1. 選用綜合抗性強的夏玉米品種

根據當地常年氣候規律,選用適合當地的綜合抗性強、高產優質的夏玉米品種,根據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播期。2017年本站開展了夏玉米品種試驗,通過田間考察和室內考種發現,溫度異常年份在魯西南地區表現高產的夏玉米品種有:登海605、農大372、良玉99等。

2. 合理密植

夏玉米種植密度與土壤肥力和選用的品種相關。

①夏玉米品種相同時,土壤肥力高的地塊可適當加大種植密度,否則應降低種植密度。如農大372在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種植密度為5 000株,否則以4 500株為宜。

②土壤肥力條件相同時,選用的夏玉米品種不同,其種植密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如穗上葉片上衝的品種(如先玉335等)可適當密植,但種植密度不得超過5 000株。

對於種植密度較大的地塊,要及時拔除弱株、空稈株,減少養分消耗,改善群體結構,增強株行間通風透光性,促進正常植株生長髮育,預防雌穗發育異常。

夏玉米空稈、禿頂、缺粒是怎麼回事?(附防控措施)

3. 合理施肥

種肥同播是近幾年推廣的一項技術,在節省人力、降低勞動強度的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玉米苗期脫肥作用,有利於培育壯苗。但是,對於種肥同播或前期追肥不足的地塊,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前,應借墒或趁雨及早追施以氮素為主的肥料,每畝施尿素(含氮量為46%)10千克或複合肥(28-10-7)25千克。穗期結合防治玉米病蟲害,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

4. 合理噴施化學調控劑

對於乾旱年份、瘠薄地塊種植的玉米,一般不採用化學調控的方式。

須採取化學調控時,一定要嚴格掌握施用時間及用藥量,對於長勢較強的玉米植株,最好在8~10片葉時進行。不同的化學調控劑因其濃度及成分的差異,使用量不同,必須嚴格按照所選化學調控劑產品包裝袋要求使用量施用,隨配隨用,不得和任何農藥、葉面肥混合使用,做到不重噴、不漏噴。

三、加強病蟲害防治

1. 病害

魯西南夏玉米常見的病害有玉米青黴菌穗腐病、黑粉病和鏽病等。玉米青黴菌穗腐病病因,玉米雌穗包葉不嚴實穗軸外露的品種,或雌穗遭受機械損傷、害蟲、鳥類為害時,造成該病發生危害較為嚴重。該病表現為籽粒上或籽粒間產生青綠色或綠褐色黴狀物,導致玉米減產及商品品質下降。玉米黑粉病,又稱瘤黑粉病,發病雌穗因受病菌刺激而腫大形成瘤狀物,外膜破裂後放出黑粉即病菌厚垣孢子。該病易引起雌穗發育不良,嚴重時難以形成產量。玉米鏽病,在魯西南一帶該病主要侵染葉片,初期僅在葉片兩面散生淺黃色長形至卵形褐色小膿皰,後期小膿皰破裂,散發出鐵鏽色粉狀物即病原夏孢子。該病會直接造成夏玉米光合作用降低,導致雌穗禿頂或籽粒不飽滿。

防治措施:

①農業防治

選用雌穗包葉嚴實、高產優質玉米良種,如農大372、良玉99等。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劑進行拌種,每100千克種子用量為100~200毫升;推廣配方施肥技術,增施磷鉀肥,提高夏玉米的綜合抗性;合理密植,大小行播種(大行距90釐米,小行距30釐米),每畝以4 000~4 500株為宜,不得超過5 000株。

②藥劑防治

在夏玉米授粉後,葉面噴施50%咪鮮胺錳鹽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或40%多菌靈懸浮劑600倍液,用於防治玉米青黴菌穗腐病;葉面噴施2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 500~2 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可用於防治玉米鏽病兼黑粉病。

2. 蟲害

夏玉米蟲害主要有二點委夜蛾、蚜蟲、玉米螟(玉米鑽心蟲)等。二點委夜蛾,主要在玉米苗期為害玉米心葉,田間溼度大時還易引發頂腐病的發生及危害。蚜蟲,乾旱年份的5~8月為害較為嚴重,條件適宜時可持續至9月中下旬玉米成熟前。玉米螟,玉米心葉期以幼蟲取食葉肉或蛀食未展開的心葉,造成“花葉”;抽穗後鑽蛀莖稈,致雌穗發育遲緩,蛀孔處易折斷;穗期蛀食雌穗,造成籽粒缺損腐爛,品質下降,一般可減產10%~30%。

夏玉米空稈、禿頂、缺粒是怎麼回事?(附防控措施)

防治措施:二點委夜蛾,可用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2 500~3 000倍液,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全株噴霧防治。蚜蟲,可在發生初期葉面及雄穗噴灑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000倍液,或10%醚菊酯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3%辛硫磷顆粒劑撒入心葉內,每畝用量為300~400克;玉米進入穗期,採用相同的藥劑撒在穗頂花絲上,用藥量較大喇叭口期適當增加。

四、適期晚收

晚收可以延長灌漿時間,增加幹物質積累量,充分發揮品種的增產潛力,增加粒重,提高產量。當苞葉乾枯鬆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基部出現黑色胚層時為收穫最佳適期。魯西南地區以9月底10月初收穫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