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社區商業竟有一道「通關公式」

W

inshang

引言

未來社區商業=相對標準化+適當個性化。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來源 | 贏商網(ID:winshang)

作者 | 陳佳妍

社區商業早已不是一個新鮮詞彙,但大概也不會有人要急著否認:未來十年,將是社區商業發展的黃金十年。

為什麼這麼講?戴德梁行商業地產部助理經理孫斌給出了以下幾個解釋:

  •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穩步提升,預計2030年前,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67%,每年將有1200-1400萬人口湧入城市,也將有逾2萬個新社區進入市場,“市場增量就擺在眼前。”

  • 在房企紛紛謀求戰略轉型的當下,社區商業無疑是房企實現“大象轉身”的最便捷路徑。但在過去,社區商業多以“配套”的身份出現,被開發商視為營銷道具,卻賺不到錢,因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 研究城市居民的消費場景你會發現,人們除了工作場所,日常更多的消費場景其實發生在自己居住的社區周邊。“只是迫於當下社區商業的業態還不足以滿足人們的日常所需,人們才需要到外圍商圈消費”。

可無論從政策層面、房企的改良空間,還是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都不難看到,中國社區商業的未來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但這門長達十年的生意怎樣做才更有“含金量”?孫斌以一道方程式來解答:未來社區商業=相對標準化+適當個性化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01

如何在“人與商業”的關係上做出創意?

社區商業無非兩個維度,一是社區,二是商業,但兩者的核心本質最終都指向了——

接下來要看的3個社區商業案例,擁有各不相同的先天優勢和缺陷,面對的消費群體也不盡相同,但在處理“人與商業”的關係上,它們都做出了“創意”。

廣粵天地

  • 開發商:新世界中國地產

  • 位置:珠江新城商圈

  • 開業時間:2009年開業

  • 商業建築形態:商業街+中央花園的Lifestyle Center

  • 商業建築面積:8萬㎡

  • 經營定位:最具格調的鄰里型國際社區

  • 消費者構成:高端住宅居民家庭、高級寫字樓辦公人群

  • 主力品牌:唐寧書店、九月藝術空間、法拉利&瑪莎拉蒂、騰鶴日本料理等

講這個項目之前,先說說它的地理位置。位於珠江新城商圈,四面臨街,但交通通達性欠佳。

一般開發商的慣用手法,無疑是將臨街展示面最佳的位置讓給商鋪;而廣粵天地卻不按常理出牌,將沿街最好的位置讓給高端住宅群,商鋪包裹在其中,打造圍合式商鋪建築形態

“廣粵天地入市之前,許多人認為這個做法將大大削弱了它的商業價值,但恰巧相反,正是這個逆向創舉,提升了該項目的溢價空間。”戴德梁行商業地產部助理經理孫斌對此分析。

  • 首層圍合式商鋪設計,首先隔斷了外圍往來車輛對商鋪的建築損耗,將人氣彙集於內

  • 其次是,商鋪圍合形成的內環,結合中央花園及噴泉廣場的設計,營造濃厚的休閒氛圍

廣粵天地的外擺設計也值得一提。通常外擺區佈置於餐廳門外,但這種做法其實阻斷了顧客與餐廳的連接,廣粵天地則是將餐廳與外擺區之間,隔出一條人行步道,人走在其間,近距離接觸品牌,“像逛街一樣”,感受休閒氛圍與商業的融合。

也正因為這樣的空間設計,廣粵天地才得以實現業態上的創新突破,在社區空間裡打造書店美學空間各國美食等業態。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江燕路萬科裡

  • 開發商:廣州萬科

  • 位置:地鐵江泰路站C出口

  • 開業時間:2015年

  • 商業建築形態:獨棟+街區半開放式社區商業

  • 商業建築面積:2.65萬㎡

  • 經營定位:高品質鄰里生活中心

  • 消費者構成:公寓年輕群體、周邊居民家庭

  • 主力品牌:百佳精品超市、梅沙社區營地、liking fit24小時健身、無印良品MUJI等

江燕路萬科裡是廣州海珠區地鐵上蓋的物業,採用“獨棟裙樓+街區”組合而成的半開放式商業街區建築形態,裙樓與街區之間,以連廊、手扶梯和下沉廣場連接,打破傳統街鋪的單調格局。

  • 儘管項目體量不大,但通過建築形態的創新突破,一方面使得社區商業能夠實現多種不同業態的融合

  • 另一方面,街區和下沉廣場的佈局,也有利於增強項目的休閒氛圍

在江燕路萬科裡,便打造了超市兒童樂園與教育快時尚餐飲健身與零售集合店等多元業態組合的模式,讓消費者多方位需求都能在同一空間內得到滿足。另外在其街區空間裡,以餐飲為主的業態佈局,可以利用外擺空間營造休閒氛圍。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諾德天街

  • 開發商:中國中鐵集團

  • 位置:番禺萬博商圈

  • 開業時間:2017年底開業

  • 商業建築形態:連廊露臺+裙樓

  • 商業建築面積:約2萬㎡

  • 經營定位:24h不打烊的藝術生活街區

  • 消費者構成:寫字樓辦公人群、公寓年輕群體

  • 主力品牌:胡桃裡、事外英式居酒屋、小馬快跑國際早教、MIYA兒童超模學院等

諾德天街的商業部分,被行業人士評價為升級版的“廣粵天地”。其建築形態同樣是被包裹在內街,但比廣粵天地“更立體”,由三座相互獨立的裙樓和部分塔樓底商構成,是一座商務型的社區商業。

但這個項目有一定侷限性,首先是單塊商業面積較小,僅5000㎡左右,難以營造商業氛圍;且各部分商業體互相分離,動線只能在單塊商業內部循環,難以實現客流共享;不過這些問題,諾德天街通過採用獨特的空間體驗設計逐一解決。

  • 諾德天街以環形連廊,連接商業裙樓與寫字樓外沿商業,使項目從原本分散的裙樓商業,變成完整的街區商業體,環形連廊也串起了環形動線,增強項目的可逛性,使其功能也從一個商務配套商業變身為鄰里中心型商業街區;

  • 層層退臺式的連廊露臺設計,則是為消費者提供舒適休閒的步行空間,視野更加開闊,也可用以提供外擺功能,引入更多體驗型業態,有利於商業氛圍的營造;

  •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相比MALL型的購物中心,街區商業的營業時間更加靈活,諾德天街便利用這一特性,打造24小時藝術生活街區。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02

未來社區商業=相對標準化+適當個性化

三個典型的社區商業項目,有的交通通達性欠佳,有的是建築本身侷限,但都是通過後期空間改造,因地制宜的業態佈局,成為當下吸睛的社區商業體。而研究其商業模式,無不是對社區中“人”的消費需求投注了心力。

研究人,首先要理解“不同的人” 和“同一個人”的生活需求。

  • 不同的人,泛指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性別,以及來自不同區域的人,“即便屬於同一片區的不同社區,人群需求也各不相同”;

  • 同一個人,也同時擁有不同的身份變化。以女性為例,白天可能是職場女強人、回到家扮演的是妻子和媽媽、週末可能化身閨蜜與朋友聚會,這三種不同情境下,對應的需求分別是職場需求、家庭需求和社交需求。

這意味著,當人的身份切換時,他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社區商業要從消費者本身出發,研究這個社區的居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從而搭建起理想生活模型。

言及當下主流消費者的特性,孫斌認為,概括起來就三個字:有追求

“如今消費者時間變得碎片化,因而他們更希望能夠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滿足多方位需求,如健身、美食、社交等;此外,與過去父母輩關注產品價格不同,當下消費者更多關注服務和體驗,超前消費的理念使他們對價格越來越不敏感。”孫斌補充解釋。

消費者需求變化,推導出未來社區商業的新走向應該是:便捷跨界個性化

  • 便捷的意思是,當消費者路過商鋪時就可以捕捉到他的需求;

  • 而跨界要解決的則是同一空間滿足多種需求的問題,目前市場上已出現超市裡開餐廳,便利店裡搭配健身房或洗衣房等跨界方式……

  • 個性化則意味著過去“標準版”的社區商業形態:便利店+超市,已不足以滿足當下消費者的生活需求。

歸根結底,理想的社區商業模型,應當是鄰里社交中心娛樂中心體驗中心閱讀中心康養中心等多個業態組合模式,或許不需要很漂亮的空間、很響亮的品牌,但必須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這才是社區商業的核心所在。

孫斌也表示,在消費升級的當下,社區商業的轉型應當從過去以產品為主導的“交易時代”,轉向以消費者為主導的“關係時代”,但不能過度個性化,歸結為一道方程式,則是未來社區商業=相對標準化+適當個性化。

涨姿势!社区商业竟有一道“通关公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