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經濟「去槓桿」不變 下半年貨幣流動性合理充裕

隨著中國經濟去槓桿成效逐步顯現,槓桿還要不要繼續“去”、怎麼“去”近期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這些問題昨日終於有了答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對“去槓桿”等問題最終定調,並明確了下半年經濟政策方向。

決心不改: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

在去槓桿工作穩步推進之下,近年來,我國槓桿率增長過快的態勢得到遏制,增速持續放緩。數據顯示,2017年槓桿率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槓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槓桿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

儘管去槓桿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中央去槓桿的決心仍未改變。31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隨著去槓桿和嚴監管深入實施,金融機構信貸政策和融資渠道收緊,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有所顯現,但當前仍然需要理性看待去槓桿。

“過高的槓桿率可能引發市場泡沫破裂,觸發‘明斯基時刻’,甚至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所以,必須堅定不移地去槓桿,將債務水平和槓桿率逐步降下來。”

在他看來,只有適當收緊信用,倒逼金融資源從低效率的產業和企業退出,我國經濟才能真正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打贏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穩”字當頭:把握好力度和節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在提及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時,指出“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強調“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專家指出,這充分表明下一步去槓桿工作將“穩”字當頭,在防風險、去槓桿的同時注重力度,呵護實體經濟。

“總體上去槓桿的方向是不變的,但要注意把握節奏、進度,做到鬆緊適度,確保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不是為了去槓桿而去槓桿。”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

事實上,把握好去槓桿力度與節奏的思路已經在近期的政策中有所顯現。7月20日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明確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等,均對過渡期、新老劃斷等安排進行了明確。

曾剛表示,這些更具彈性的規則設置有助於減輕金融機構轉型期的壓力,確保平穩過渡,也有助於在收縮影子銀行等融資渠道後,繼續滿足融資主體的融資需要,服務實體經濟。

中信證券分析師秦培景指出,這次會議的政策導向與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近期貨幣和財政政策方向一致,但是在大的方向上依然保持了定力:“既強調去槓桿的大方向不變,又體現出貨幣政策依然‘穩’字當頭。”

服務實體: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去槓桿和強監管之下,表外融資大幅收縮,部分融資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環境仍然偏緊。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9.1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03萬億元。6月末,M2同比增長8%,創歷史新低。

在當前“穩中有變”的新形勢下,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是當務之急。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這意味著貨幣政策邊際寬鬆態勢將延續,流動性有望保持合理寬裕。今年6月底,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舉行的2018年第二季度例會上,關於流動性的表述便從“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變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確認了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方向。

但是貨幣政策的邊際寬鬆並不等同於“大幅放鬆”或“放水”。董希淼認為,貨幣政策的邊際寬鬆,不是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是要預調微調、定向調控。

在未來的政策方向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將形成“組合拳”。平安證券首席分析師張明表示,在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搭配方面,會議強調“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這確認了貨幣政策主要發揮總量政策功能,財政政策應更加主動發揮調結構功能。

為了使資金充分進入實體經濟,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業內預計,未來或有一些更靈活、創新的機制調整,以使得去槓桿過程更精準,服務實體經濟更為有效。(馬文靜)

定了!經濟“去槓桿”不變 下半年貨幣流動性合理充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