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由於上世紀我國工業底子薄,與美國蘇聯交惡,屢屢遭受國際上的武器禁運,因此我國陸軍曾經是隻有五對負重輪的的裝甲部隊。坦克事業發展的極為坎坷。但在一代代中國坦克人的奮力追趕下,中國擁有了世界頂級的坦克例如99a,96a等主戰坦克。如今中國的裝甲洪流不在像從前那樣只有數量沒有質量,成為一支另全世界都畏懼的鋼鐵力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但是如今解放軍中仍服役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62和63式坦克,難道是中國沒有錢換裝新式坦克麼?答案當然是不!

在解答原因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下62和63這兩位老前輩。

中國62式坦克,於1958年研製,1962年設計定型,1963年投產並裝備使用,是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第一代輕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戰鬥全重21噸,其35mm的前裝甲能抵擋當時的大部分機槍和炮彈破片最初使用85/62-85Tc/坦克炮。截至1989年停產,該坦克一共生產了大約1500輛。它主要用於南方丘陵山地的裝甲師團,遂行偵察、迂迴、同敵方輕型裝甲車輛作戰等主要主要任務,具有良好的機動性能、一定的火力和防護能力。該坦克的改進型為62-1式輕型坦克,變型車有79式輕型坦克搶救車和82式軍用快速推土機,均已生產和裝備使用。由於這類坦克車體較輕,特別適合南方作戰使用。62式主要地被輕裝甲部隊裝備部署在中國南方和海軍陸戰隊用於偵察,火力支援和同敵方輕裝甲車輛戰鬥。坦克廣泛地被1960年/70年越戰的越南軍隊使用和稍後在1979年中國-越南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62式-I輕型坦克邊境衝突的中國軍隊裝甲兵部隊使用。

62式在1979年得越南邊境衝突期間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以實際戰鬥經驗來看62式的薄裝甲非常容易受損傷,對敵方反坦克火力--更甚至40毫米火箭筒(RPG)能穿透裝甲和嚴重地損害坦克。62式輕型坦克在2000年被大量改進升級,改為裝上新型焊接炮塔及更穩定的105毫米線膛炮、新型火控系統、夜視裝置、煙霧彈發射器、爆炸反應裝甲。

該坦克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水陸坦克,1958年10月開始設計,1959年3月和6月先後試製出2輛樣車。在對樣車進行試驗修改和改的基礎上,於196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並交部隊試用。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中國63式水陸兩用坦克

根據試生產和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又作了改進,於1962年5月試製出2輛設計定型試驗車,進行了陸上2500km和水上70摩托小時的設計定型試驗。然後重新試製樣車並進行2650km的補充試驗,於1963年3月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水陸坦克並投入批量生產。裝有與62式坦克相同的1門62-85Tc式85mm坦克炮

該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機動性能特別是兩棲性能和適當的裝甲防護能力,主要用於強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陸與反登陸作戰;摧毀敵灘頭陣地防禦設施,消滅敵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協同步兵作戰,實施火力支援,適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澤和水稻田等水網地區執行戰鬥和偵察任務。

介紹完了兩位老“戰士”現在我來回答大家的疑問。可以很明顯看出兩者皆為輕型坦克。他們服役至今的原因就在於此,這兩者現在是在南方地區的部隊中堅持服役。眾所周知,我國疆域面積遼闊,跨越多個溫度帶用著各種各樣的氣候。針對不同的地區,所要求的坦克性能也是大相徑庭。99和96式坦克能在我國北方馳騁,來到了南方水網密集的地方卻常常“水土不服”陷入泥潭。這是因為他們是重型坦克單位壓強大。而在這種地方62和63卻能靈活自若,不受地形影響。以62式坦克與99式坦克為例62式坦克僅單位壓力:67.69kPa,而99式坦克單位壓力卻接近100kPa.這極大的影響了兩者在南方地區的表現。由於世界主流的坦克研發集中在中型重型坦克上,常常用步兵戰車代替輕型坦克。於是在世界上輕型坦克並不受主流強國歡迎。同時我國在上個世紀一直收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的影響。一心研究能抵抗蘇軍裝甲洪流的重型坦克,而忽視發展適合在南方作戰的輕型坦克。於是我國所裝備的輕型坦克只能是在62和63上改改改。62甚至已經發展到62g型.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當然這些老兵並不會一直服役下去,隨著蘇聯的解體和中國軍工的發展,下一代輕型坦克15式輕型坦克已經部分列裝。解放軍15式主戰坦克成員:2人車長:8米(不含炮管),9.5米(含炮管)車寬:3.7米車高:2.8米重量:51噸速度:85公里每小時最大行程:550公里裝甲:加固複合反應裝甲(可添加外掛裝甲)主要武器:130MM滑膛炮一門副武器:7.62MM同軸機關槍一挺2聯裝12.7MM自動高射機槍一門6聯裝煙霧彈發射器2部設計思路及主要特點:1,傳統坦克模塊化佈局是現今坦克設計的主流思想,模塊化佈局帶優點的同時也帶來了明顯的弱點,就是模塊之間的連接部分十分脆弱,一旦被攻擊,有可能直接導致坦克受到致命損害,其中最主要的弱點就是炮塔和坦克車體的結合部位,一旦被擊中,輕則掀翻坦克炮塔,重則引起彈藥殉爆殺死所有成員。今年在伊拉克戰場上,伊拉克軍隊的美國進口M1A1坦克大部分竟然是被ISIS的單兵RPG所擊毀,而從被擊毀後的慘狀看,正面中彈被擊毀幾乎都是被擊中了炮塔和車身結合部位。為了應對這種威脅,美國把注意力放在研究貧鈾裝甲上,俄羅斯的T14系列則採用完全覆蓋式徹底遮蓋住炮塔和車身的結合部。甚至以色列都會在自己的坦克炮塔附近鋪上一層鐵鏈防禦。15式主戰坦克在採用了模塊化設計後,將坦克前裝甲部形成一個凸起,從正面遮擋住炮塔和車身結合部分的脆弱點,確保地方反坦克步兵的火力無論怎麼打擊都無法擊中這個薄弱點,同時裝甲兩翼的凸起部分也徹底解決了車的整個正面180度範圍的任何攻擊都會擊中車身加固了的傾斜式裝甲,有效的保護炮塔和車身結合部的薄弱點。同時,傳統坦克的正面裝甲的傾斜度很小,造成駕駛員駕駛艙的空間非常小,操作受限制。而15式坦克由於抬高了前裝甲的傾斜角度,給予駕駛員更大的駕駛艙和操作空間,提高了駕駛員的舒適度。2,坦克使用無人炮塔將是未來坦克發展的潮流,不但可以將傳統的坦克組成員最少3人減少到2人,還可以節約大量的空間,提高坦克的效率。15式坦克採用無人炮塔設計,並在炮塔上安裝了一挺無人操縱雙聯裝高射機槍,確保不必再像99式一樣,操作機槍時必須有人探出身子來手動操作,增加人員危險性。而且獨立模塊的高射機槍,自帶2000發子彈,可以依靠電腦自動鎖定目標,提高設計精準度,又用不著用人探出身子來操作。同時,炮塔和煙霧彈發射器,以及主動防禦系統實現完全自動裝填,確保戰場上火力的連續性。另外,獨立的模塊便於在戰場上的操作和後勤保養零件更換。即使在戰場上某一模塊受損,只要直接更換模塊就可以繼續作戰。3,首次採用3D應景即時成像模塊,坦克手在操作坦克的時候經常受到視野和觀察成像技術的限制和困擾,很多時候,不得不打開艙蓋,依靠眼睛來確定戰場態勢。在3D即時掃描技術日漸發達的今天,有必要運用到軍事領域,車體4個,炮塔上2個一共6個掃描儀以每秒50次的速率掃描整個戰場的地形數據,並且用三維成像技術在駕駛艙的環形屏幕中成像,讓駕駛員就像在打《坦克世界》那樣在駕駛艙中就可以直觀的觀察到戰場基本態勢,並作出回應,同時傳統的雷達,紅外掃描依然保留,在保持傳統操作的同時,對於近景的掌控和戰場複雜態勢的掌控進一步加強。4,全車採用傾斜式裝甲設計,在原有的斜角凸起裝甲基礎上,做到坦克的正面,側面都為傾斜式裝甲設計,比之前坦克兩翼的平面裝甲設計具備更強的防禦力,尤其是應對地方反坦克步兵人員時候的防禦力,而斜角又可以攜帶外掛式反應裝甲,可以讓該坦克的防禦力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強的坦克。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仍在服役的鐵甲功臣!

最後送上一句話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