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徐帆與小學生互動交流

昨晚,浙江衛視《同一堂課》第二期節目,引發大批網友重新審視親情,親子教育類相關話題持續升溫。繼上期孟非、張大春風采盡顯,這一期徐帆、馮侖也有備而來,他們分別深入貴州省遵義市楓香鎮紙房小學與臺灣省鼻頭角鼻頭小學,在三天的語文課堂裡教授經典散文,傳播傳統文化之美。紙房小學的學生通過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架起與父親溝通的橋樑;鼻頭小學的學生通過學習胡適經典散文《我的母親》,讀懂父母深情。其中,紙房小學的孩子們一個個登上講臺,用稚嫩的童聲念出作文《爸爸,我想對你說》,聲淺情深的話語讓父親們留下感動的淚水,也讓無數守候在電視機、電腦旁的觀眾動情淚目。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徐帆被觸動眼含淚光

徐帆走心送驚喜 硬漢父親淚灑課堂

《同一堂課》第二期節目溫情而感人,徐帆、馮侖分別講解兩篇“以情動人”的經典散文《背影》、《我的母親》。兩人以親情為主題,貼近孩子們的現實生活,引導孩子溝通、重視父母陪伴,在大自然和人文景觀中踐行散文所承載的親情內核。夜已經深了,在貴州省遵義市紙房小學的教學樓裡一間教室還亮著燈,教室裡的徐帆在班主任的協助下,一次次撥通學生父親的電話,彷彿跟家長們在密謀著什麼。隔天陽光明媚,孩子們正拿著寫好的作文,《爸爸,我想對你說》,等待著與“帆姐”的最後一堂課。“我希望你們能把想對爸爸說的話,自己念出來,想象著爸爸就在你們面前”,徐帆邀請孩子們走上講臺,念出自己寫好的作文。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小學生讀作文《爸爸我想對你說》

“爸爸,你吃飯了嗎,我知道你賺錢很辛苦,我希望你能快點回來,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啊?我一年才見到你兩次,兩年才見到你四次,不知多少年才能見你一百次”、“爸爸,我太想你了,你一個月只陪我幾天,每次叫你多陪我,你說要幹活,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多陪陪我”、“爸爸,我不是小孩子了,我愛你,謝謝你為我做得一切”,孩子們一個個走上講臺,念著自己寫的作文,他們不知道,在另一間房間,受徐帆邀請到來已久的父親們也紅了眼眶,流下感動的淚水,迫不及待地想走進教室擁抱孩子。隨後,徐帆對孩子們宣佈,“我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禮物,讓你們跟爸爸見一面”,孩子們流露出不相信的神情,但當父親走到教室門口時,孩子驚喜地叫出一聲“爸爸”,隨後緊緊靠在父親懷裡哭泣。此情此景,徐帆也被觸動眼含淚光。而鏡頭一轉,馮侖帶領檯灣省鼻頭小學的孩子閱讀《我的母親》,被文中堅強卻溫柔的母親所打動,回憶起自己的母親“睡午覺時會在枕頭旁放兩顆糖果”,師生也一同沉浸文中刻畫的母愛裡。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父親緊緊擁抱孩子

節目內容在網絡上持續發酵,許多網友為而感動,紛紛在社交媒體上動情留言,“看到孩子由驚喜轉到爸爸懷裡哭泣,淚目”、“我也想我爸媽了,我想回家了”、“父母陪我成長,我陪他們變老”,節目戳中了廣大網友的淚點,喚起了對父母的思念、也因節目重新審視親情的存在與意義,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被網友稱讚為“有溫度的綜藝”。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馮侖貼近臺灣小學生

國學與人文精神的交輝 《同一堂課》“暖心”語文課引親情思考

作為一檔有溫度的“慢綜藝”,《同一堂課》體現出關懷社會、關切民生的非凡格局。兩位老師都在教學中發現父母與孩子不會交流的通病,面對這樣的交流障礙,兩位老師利用各自的專長,通過三天的代課,完成一次頗具創意的探索解決。徐帆“重操舊業”,邀請學生對課文進行表演,在表演中扮演父親學會換位思考,使文中故事情景化、具象化,令學生感受到《背影》中感人至深的父子親情,從而引導學生髮乎真心地與父母交流,同時通過作文讓父母明白“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是你的陪伴”;馮侖則利用自己的商業頭腦,教小學生做生意,使他們在勞動實踐中學會積極溝通,確信積極溝通會轉變眼下困境,鼓勵他們感恩父母的陪伴,給予父母更多的愛。學生在三天的語文課堂裡,懵懵懂懂明白父母深沉的愛,漸漸體味到親情的存在意義。徐帆、馮侖獨特的課堂嘗試使網友紛紛淚目,引發思念大潮,引導公眾對親情的產生思考,獲得了超越課文本身的意義。

《同一堂課》孩子們吐露心聲,受邀父親們感動流淚

馮侖回憶自己的母親

三天的課堂對孩子來說,只是生命旅途中稍縱即逝的瞬間,但三天之內的快樂與感動卻能成為孩子心中的光芒。兩位老師以經典散文開題,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發現父母與孩子成“最熟陌人”,在大自然和人文景觀中講解文章所承載的親情存在,以實踐的方式讓孩子體味親情意義,以作業的方式讓孩子表達最真實的感受。沒有刻意矯情、沒有渲染悲情、關注現實問題,給予人文關懷,迴歸傳統文化,忠實地呈現老師與學生的醇厚情誼,傳統國學與人文精神的交輝,為《同一堂課》添上了“暖心”的標籤。

以人文精神關注現實問題,積極探索多樣的語文課堂,《同一堂課》讓觀眾看到了文化類綜藝的社會意識,以其獨有的人文精神給社會注入一股清流,並促使我們對傳統國學有了新的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