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衆籌風險日益凸顯 物權債權需分清

汽車眾籌平臺大多依靠二手車的買賣差價實現盈利,這需要平臺對二手車價格的變動、成交金額和成交規模等最新市場動向瞭如指掌。從目前來看,要實現對大批量二手車的低買高賣殊為不易。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汽車眾籌中通過協議的方式簽約投資,在法律上不能得到直接的確認,一旦發生糾紛,則是以合同為基礎的債權,而不是物權,投資者對此應留意並警惕風險

在P2P網貸平臺規模有所降溫之際,汽車眾籌行業卻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融車網、寶易得、中e財富等原來從事P2P業務的平臺,紛紛轉戰汽車眾籌領域。不過,由於處於野蠻生長時期,各平臺服務水平良莠不齊,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平臺放量增長

所謂汽車眾籌,就是籌集投資者資金後參與汽車買賣。

汽車眾籌模式出現於2015年,經過近兩年的發展,該行業急速興起,並吸引了大量平臺和資本進入。投壺網CEO趙妍昱認為,汽車眾籌因介入門檻低,價值評估、產權界定、手續辦理等較為簡潔,而且擁有年化收益率較高、投資週期短等優勢,因此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據盈燦諮詢近日發佈的《2016年10月全國眾籌行業月報》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汽車眾籌平臺數量突破110家,達到118家。其中,含有汽車眾籌項目的綜合類眾籌平臺有5家,垂直型汽車眾籌平臺有113家。從新增平臺來看,10月份新增平臺數達到43家,遠超其他月份新增平臺數。全國汽車眾籌共成功籌資12.48億元,其中山東省汽車眾籌業務規模高達7.24億元。

汽車眾籌從業務範圍來看,可分為新車眾籌、二手車眾籌、進口車眾籌、汽車租賃眾籌等,其中大部分汽車眾籌平臺上所籌車輛以二手車為主。

《經濟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融車網,據客服介紹說,該平臺作為中介,先代替籌資者廣泛籌集投資者資金,籌集成功後用這些資金來購買二手車後出售,盈利後獲得的差價扣除相關手續費,並按照投資者出資比例進行分成,汽車眾籌平臺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

記者登錄融車網發現,該平臺大多數項目已經籌資完成,處於車輛“出售中”階段。以“融車網第2538期眾籌項目寶馬640i”為例,該項目的眾籌目標為59萬元,眾籌最小金額為1元,眾籌最大金額為5萬元,通過24個人的籌集後,該項目已經提前籌資完成。在24個籌資款項中,有10人出資1萬元,9人出資5萬元,1000元則為該項目最小單筆籌資額。

另一家在汽車眾籌業內市場份額佔比較大的汽車眾籌平臺寶易得在其官網透露,寶易得汽車眾籌是通過精選市場熱銷、利潤空間大的二手車發起眾籌,眾人合資買入汽車,然後委託第三方出售獲取差價。買賣差價扣除此過程中產生的相關費用成本之後,餘下的利潤由平臺(包括第三方)與出資人三七分成,出資人利潤部分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成。

眾多平臺選擇二手車進行眾籌是看中了我國二手車市場的未來發展。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預測,國內二手車交易量今年年底有望突破1000萬輛,並在5年後實現規模翻倍,2020年達到2000萬輛,二手車市場需求增加,未來前景廣闊,也是眾多平臺選擇其作為眾籌標的的原因。

風險日益凸顯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看來,汽車眾籌平臺呈現爆發增長主要有供需關係和網貸監管趨嚴等兩方面原因:“從供需方面來看,汽車眾籌解決了二手車經銷中的難點和痛點。目前,大多數中小二手車經銷商想從銀行獲得融資較為困難,而眾籌給其提供了一個籌集資金的渠道”。

“另外,今年8月份四部委聯合發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不得吸收公眾存款、不得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不得自身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規定實行客戶資金由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三方存管制度等,P2P平臺合規門檻大幅提高。而汽車眾籌等實物類眾籌並不在此次互聯網金融集中整治之列,這也是很多P2P平臺快步向汽車眾籌平臺轉型的原因。”薛洪言分析道。

在急速發展壯大的同時,汽車眾籌行業也暗藏了不小的風險和危機。

部分汽車眾籌平臺已經出現了提現困難、停業甚至跑路等相關事件。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汽車眾籌行業第一例跑路事件就發生在今年8月:一家名為“金福在線”的汽車眾籌平臺捲款跑路,而該平臺運營時間僅為9天,涉及金額約500萬元,約有100多名投資者資金受損。

另據盈燦諮詢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全國有10家汽車眾籌平臺出現問題,而到了10月底,問題平臺增加到了13家,其中提現困難的眾籌平臺最多,共有6家平臺,有5家平臺宣佈停業,剩下2家平臺則出現欺詐跑路等狀況。

“汽車眾籌平臺大多依靠二手車的買賣差價實現盈利,這需要平臺對二手車價格的變動、成交金額和成交規模等最新市場情況瞭如指掌。不過,從目前來看,大多數二手車交易透明度低、水分較高,參與者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汽車眾籌平臺在進入該領域時沒有積累相關的經驗和專業素養,缺乏成交量和投資資源,要實現大批量二手車的低買高賣實屬不易,這也導致部分平臺經營管理出現嚴重問題。”薛洪言說。

物權債權需分清

雖然目前大多數汽車眾籌平臺都發展得不錯,但不少接受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提醒廣大投資者,要擦亮眼睛,謹慎並理性參與投資。

在薛洪言看來,汽車眾籌對投資者來說是一種投資理財行為,這類平臺是向公眾集資,如果不能實現銀行等第三方資金存管,也無法做到資金流向實時準確監管,則存在非法集資以及捲款跑路的可能性。因此,他建議汽車眾籌投資者在投資前要關注平臺所屬背景、資金存管情況、業務資質等級,投資要確保安全,不要盲目、非理性投資。

“汽車眾籌是二手車買賣領域的金融創新,是一種新興事物。不過,這類資金募集形式處於監管真空區,風險控制並不嚴格審慎,業務模式尚不成熟,較為容易出現發展瓶頸和風險。而這也恰恰說明,該行業存在一定的政策變動風險,一旦出現針對該領域的監管新規,可能會造成汽車眾籌領域的洗牌。”趙妍昱建議,汽車眾籌平臺應全面做好風險控制工作,設計出更為完善、安全的投資業務模式,保證參與各方尤其是投資者個人的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合理權益。

與始終遊走在風險邊緣的股權眾籌一樣,汽車眾籌同樣面臨著不小的法律法規風險。

北京中關村眾籌聯盟副理事長、天使街眾籌CEO黃超達表示,目前國內互聯網眾籌領域分為股權眾籌、債權眾籌、產品眾籌和公益眾籌等。股權眾籌歸中國證監會監管,債權眾籌歸中國銀監會監管,但是以汽車眾籌為代表的物權眾籌並無實際監管部門,且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也不是特別明確。

盈科律師事務所(廣州)互聯網金融部主任滕元慶日前公開表示,物權眾籌的界定標準是投資者擁有對這個物品的所有權,而以二手車眾籌為主的這些所謂的“物權眾籌”標的,只能說是以物權作為擔保的一個債權標,“投資收益率都是債權,有預期收益率都是債權標”。

威諾律師事務所律師楊兆全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汽車與房地產等在法律術語層面是不動產的範圍,產權確認標準需要通過權利證書來確認,在證書上的登記人才是權利人或所有人。如果汽車眾籌中通過協議的方式簽約投資,在法律上不能得到直接的確認,一旦發生糾紛,則是以合同為基礎的債權,而不是物權,投資者對此應留意並防範風險。

汽車眾籌風險日益凸顯 物權債權需分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