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2018“世界最美的書”評選近日在德國萊比錫揭曉,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茶典》在600餘件參評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世界最美的書”榮譽獎。

評委點評:本書的內容選用欽定《四庫全書》茶書八種,採用現代設計語言闡釋古老的茶典。體例間隔紙張選用宣紙,很樸素;隔頁配圖,與內容相匹配;封面材料、色彩選用都很到位。

世界最美的書

由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已有近百年曆史,代表了當今世界書籍藝術設計的最高榮譽,評委會由來自德國、英國、瑞士、荷蘭、羅馬尼亞等國的著名書籍藝術家、專家組成。每年一屆的“世界最美的書”共評選包括“金字母”獎一名,金獎一名,銀獎兩名,銅獎五名,榮譽獎五名,共計14種。“世界最美的書”評選標準,要求書籍的各個部分,封面、護封、函套、環襯、扉次、目錄、版面、插圖、字體都能高度和諧,保持一致,構成一個具有極高審美價值的整體,並注重材料和印製工藝甚至到每一個細節的處理。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設計說明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唐代陸羽《茶經》問世以來,歷代愛茶的文人墨客,就種茶、採茶、製茶、選茶、煮茶、品茶及茶器、茶道等各個方面撰寫了多部茶學著作。《茶典》是一部“愛茶人的聖經”,以豐富的內容向當下的愛茶之人傳導中國的茶文化,並精選中國曆代“茶”主題珍品書畫九件作為插頁,使讀者能在古代書畫所營造的詩意悠然的閱讀氛圍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讓讀者感受到茶文化在現代快節奏生活中的澄明心神之道,讓愛茶之人在實踐茶道的過程中,藉助這部《茶典》,更深刻的領悟中國的茶文化。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輕薄的內頁紙張,有效地減輕了書籍本身的重量,切口三面噴青金,與封面、腰封的色調融為一體,營造一種整體表達的效果。

內文雙色印刷,數據經過精心修復後,完美再現了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小楷書法和白描手繪的藝術性,使讀者在獲得茶學知識的同時,也體驗到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傳達出靜雅古樸之美。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45g宣紙,畫面設計和裝訂方式突破傳統做法,內容精選中國曆代“茶”主題珍品書畫,使讀者能在古代書畫所營造的詩意悠然的閱讀氛圍中感受到不一樣的閱讀體驗。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空脊鎖線,可使書籍完全攤平,內文和插頁書畫的閱讀全無障礙。

封設計:以歐陽詢“歐體”筆畫為基礎,設計“茶典”兩字,內容上略去所有其他元素,以最簡潔的手法突出主題,厚重大氣。

材料:350g水洗牛皮紙,墨綠色。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工藝:採用傳統的凸版印刷工藝,油墨表現力優,色調豐富。以封面材料為基礎色,調以專色,從色彩色調上契合 “茶”的主題。

封面材料輕盈柔軟而富有質感,捨棄硬皮護封精裝書的傳統做法,以賽洛綿紙作為環襯粘合內頁,令封面與內頁合為一體,服帖易於靜心閱讀。

十大名家,“茶”畫作匯經典


陳洪綬、唐寅、劉松年、趙原、金農、王蒙、仇英、文徵明、米芾、蘇軾等人的《品茶圖》《事茗圖》《盧仝烹茶圖》《陸羽烹茶圖》《玉川先生煎茶圖》《煮茶圖》等傳世經典。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事茗圖》(局部)

明唐寅畫,手卷,設色紙本,縱31.1釐米,橫105.8釐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事茗圖》卷後畫家自題詩云:“日長何所事,茗碗自齎持。料得南窗下,清風滿鬢絲。”在其筆下,事茗者懷才不遇,空有大志卻無所事事,只能從品飲事茗中尋找寄託。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陸羽烹茶圖》(局部)

元趙原畫,水墨紙本,縱27釐米,橫78釐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圖繪遠山幽水環抱中,樹林茂密,茅舍樸實,唐代茶人陸羽靜坐堂屋,清高超脫,卻無烹茶場景,凸顯其安於清貧、精行簡德的高士風範。

八大著作,“茶”經典全網羅


主題涉及種茶、採茶、製茶、選茶、煮茶、品茶及茶器、茶道等各個方面。

以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為底本,收錄《茶經》《茶錄》《品茶要錄》《宣和北苑貢茶錄》《北苑別錄》《東溪試茶錄》《續茶經》《煎茶水記》八種茶學經典。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茶典》的美征服了世界評委

讀最美的書

品最悠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