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16世紀初期,印度是一個分裂為許多小公國的國家。當時的統治者為勞迪王朝(1451一1526),是阿富汗人所建。這個史稱德里蘇丹國的王朝,統治範圍狹小,形同地方王公,無力統一全國,也沒有鞭及印度南部領域。北印度分裂為孟加拉、馬爾瓦、古吉拉特和克什米爾4個獨立的部分,長期混戰。印度北邊為喜馬拉雅山脈,極難跨越。東西兩邊也有山脈與外界隔離。南印度是一個伸入印度洋的大半島,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除西北的開伯爾等山口可與中亞相通外,印度很難與外界接觸。開伯爾山口,座落在興都庫什山脈,山口海拔為1000多米,隘道狹窄,最窄處只有12米寬,它是南亞次大陸和中亞地區以至同歐洲陸上交通的捷徑。1517年,勞迪王朝內亂,佔領阿富汗的帖水兒帝國統治者的後裔巴布爾乘機入侵,幾年以後佔領了德里。歷時300多年的德里蘇丹王國從此結束,開始了莫臥兒王朝的統治時期。莫臥兒帝國在印度歷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印度持續了300年之久的統治,是印度歷史上版圖最廣大的一個帝國。莫臥兒王朝的創立者是巴布爾。他的父親烏瑪爾·謝赫·米爾扎是大宛的統治者阿米爾·帖木兒第四代孫子。他的母親是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汗國汗王的直系後裔。巴布爾於1482年2月14日出生於大宛。1494年,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拔汗那的統治權。信奉伊斯蘭教,他具有突厥血統,為了標榜蒙古征服者的顯赫戰功,他自稱為莫臥兒。

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巴布爾的統治所在地拔汗那,位於俄羅斯土耳其斯坦的浩罕。野心勃勃的巴布爾企圖佔有帖木兒王朝祖先的發祥地撒馬爾罕。1500年,他佔領了撒馬爾罕。次年又被烏茲別克人驅逐出去,他又一次成為無國之君。經過多次輾轉和征戰之後,於1504年10月佔領了喀布爾。1507年他採取了“帕德沙”的稱號,同時他取得了對帖木兒汗國諸王公的領導權。他將喀布爾作為重新進行組織攻城掠地的根據地,這成為他一生事業的轉折點。侵略成性的巴布爾,致力於建立他在喀布爾的統治後,把侵略目標轉向南方和東方,以圖新的擴張。腐敗無能的德里蘇丹王國,就成為巴布爾當然的獵取物了。巴布爾於1525年12月初,率領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向印度斯坦進發。於1526年4月12日到達了德里北部的帕尼帕特,在此發動了著名的帕尼帕特戰役。德里蘇丹國王伊卜拉欣·勞迪聞訊後率領10萬大軍迎擊巴布爾。這對只有12000人兵力的巴布爾是一個嚴重威脅。巴布爾根據這種眾寡懸殊的情況,部署了他在戰場上的兵力。巴布爾頗費心機,做了認真、可行的切實準備。兩軍對峙了一個多星期。巴布爾以小股部隊突擊騷擾,以便迫使伊卜拉欣離開陣地發動進攻,藉機消耗敵軍而殲滅。傲慢自負的伊卜拉欣,終於被激怒而上了圈套。他於4月21日向巴布爾精心部署和嚴密防衛的軍隊發動了正面進攻。巴布爾有意讓出一段狹小的正面陣地,眾多的軍隊擁擠在這裡不能展開,反而抵消了德里軍隊在數量上的優勢。巴布爾進行包抄合擊,戰鬥到中午,德里軍隊就全部被擊潰了,巴布爾的軍隊乘勝追擊。這次戰役使德里蘇丹國軍隊陣亡四、五萬人,成群的戰象和其他輜重被莫臥兒軍隊所繳獲。伊卜拉欣戰死,頭顱被割下送給巴布爾成為戰利品。巴布爾隨即向德里進軍。

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1526年4月,德里蘇丹王國在巴布爾的攻擊下屈服了。巴布爾坐上了德里的皇位,建立了莫臥兒王朝。莫臥兒帝國仍沿用原有的紊亂的行政制度,只有依靠軍事機關的效能才不致於分裂。莫臥兒帝國,正是這種狀況的封建王朝。至17世紀中葉,印度大部分領土都處在莫臥兒帝國的統治之下。莫臥兒帝國北面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西部據有阿富汗的喀布爾一帶,東邊則達到阿薩姆的邊境。莫臥兒帝國的統治者向德干高原和半島南部繼續擴張,它在南方邊界是不固定的,它是印度歷史上深入南部領土最廣大的政權。莫臥兒帝國的版圖除整個北印度外,還包括克什米爾、東俾路支和阿富汗領土的一部分。到18世紀初,除印度次大陸的極南端即科怫裡河以南外,整個印度都併入了莫臥帝國的版圖。17世紀,莫臥兒帝國為了支付進行擴張戰爭的經費,鎮壓日益興起的農民運動、部族起義,也需要巨大軍費,稅收大大增加。馬拉塔、錫克教徒和賈特人的起義,使莫臥兒帝國在德干高原和旁遮普以及腹地的戰爭常年連綿不斷,耗盡了王國的財政和軍用資源。各地的起義,使整片整片國土脫離了莫臥兒帝國,國庫收入減少,賜予分封主的國有土地銳減,封建主也離心離德了。人民運動和各地起義沉重打擊了莫臥兒帝國,使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18世紀中期,北印度各國為最後分割莫臥兒帝國的剩餘國土,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四分五裂的印度,成為阿富汗統治者艾哈邁德沙·阿卜達利最好的獵取對象。印度南部的政治局面是不統一的,有幾個自行獨立的國家和土邦,其中最大的是馬拉塔聯盟和海得拉巴邦。18世紀40-50年代,馬拉塔人把擴張重心完全轉到印度北部,對莫臥兒帝國的領土肆意進行征服。50年代下半期,馬拉塔人開始對北印度發動新的進攻,這與以前偶然性襲擊不同,它是有組織的大規模的進攻。1758年,馬拉塔人佔領了德里,恣意劫掠了全城。馬拉塔軍隊同旁遮普軍隊協同作戰,把阿富汗軍隊趕到北印度河對岸。英國佔領前夕的印度莫臥兒帝國後期,馬拉塔人還在繼續擴張他們的勢力。1720年,巴吉·勞繼任了以“帕什瓦”稱號的統治者,他在位20年,戰功顯赫。“他在德干建立了馬拉塔的霸權,並在北印度奠定了政治領導權的基礎”。

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正當馬拉塔人沉重地打擊莫臥兒帝國的時候,波斯國王納迪爾沙由西北侵入印度。腐朽的莫臥兒帝國弊病百出,不堪一擊。1739年2月,波斯入侵軍大敗莫臥兒軍隊,佔領了德里,莫臥兒皇帝穆罕默德·沙(1719-1748)投降,把印度河以西的土地割讓給波斯。此時的印度已成為激烈混戰的戰場。一方面是阿富汗人和馬拉塔人的激戰;另一方面是外國侵略者之間即英國殖民者和法國殖民者的激烈爭奪。馬拉塔人為了把阿富汗人驅逐出印度,恢復昔日馬拉塔人的威望,他們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遠征。馬拉塔軍隊約有30萬之眾,400頭大象和許多門大炮。由帕什瓦的堂兄弟沙達西夫·羅·鮑統率。可是,這時馬拉塔軍隊的戰鬥素質,已遠不如巴吉·勞時代了。紀律鬆弛,行動遲緩,已喪失了往日的機動靈活、善於進行小規模戰鬥、軍民的同一民族成份等優點。部隊雖然龐大但不具備正規軍的特點,是烏合之眾的不同種族的僱傭兵。軍隊的統帥卻是一個庸碌無能的蠢才。阿富汗人的軍事指揮則較為靈活和巧妙。他們首先讓出德里,軍隊退到朱木拿河畔,利用氾濫的河水阻擋敵人,而度過了1760年的雨季,同時起到了滯阻敵人的作用。在馬拉塔軍隊鬥志鬆懈,供應龐大而緊張的情況下,阿富汗人尋機出擊。10萬多馬拉塔人被擊斃,18000人被俘,沙達西夫·羅·鮑在戰鬥中喪命。

印度莫臥兒帝國興衰史

阿富汗人與馬拉塔人的戰爭,給印度留下了嚴重後果。在印度面臨著英國殖民者的侵略時期,這場戰爭不僅使馬拉塔人的軍事實力受到嚴重損失,使參加這場戰爭的各公國的軍事力量也受到嚴重損失。直到1769年,馬拉塔人經過恢復後又一次進軍印度斯坦,企圖再度征服北印度,但為時已晚。英國人已在孟加拉、比哈爾、奧里薩站住了腳根。這時美國人在印度已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馬拉塔人在帕尼帕特戰役的失利,使英國東印度公司更容易征服印度。莫臥兒帝國已解體,整個印度北部處於深刻的政治危機之中,東印度公司進一步向印度斯坦腹地擴張統治勢力,已經不存在大的障礙了。印度從而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