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族狍皮製作: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盡顯文化底蘊

鄂倫春族狍皮製作: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盡顯文化底蘊

一個來自大山深處的狩獵民族,帶著遠古的記憶和深深的思念,守望著傳統狍皮手工藝;一件皮衣,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文化,一針一線,盡顯悠久的歷史。近日,遊公子來到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阿里河鎮,走訪了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鄂倫春族狍皮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滿谷梅,聽她講述具有傳奇色彩的狍皮手工製作故事。

鄂倫春族狍皮製作: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盡顯文化底蘊

肩負神聖使命

6月的興安嶺已滿目綠意,初見滿谷梅,是在阿里河鎮她的家裡。因為做手工,她喜歡住在平房。一頭捲髮,一雙彎彎的眼睛,笑起來一臉慈祥,65歲的滿谷梅給遊公子留下了深刻印象。陰雨綿綿的上午,老人戴著老花鏡盤腿坐在炕上,順手拿起一件狍皮大衣縫起來,手法行雲流水,看似簡單的動作,卻折射出老人幾十年的功底。

滿谷梅出生在鄂倫春自治旗烏魯布鐵鎮。十幾歲時,她跟母親學習製作狍皮製品,“我小時候,父親和叔叔們都要去打獵,母親做衣服,當時狍皮大衣是生活必需品。一開始,我們跟著母親學習縫製一些小包、小飾品之類的東西。”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滿谷梅與狍皮製作結緣,並且自然而然成了傳承人。她的兒子何國志也在不知不覺中傳承了母親的技藝,如今,37歲的何國志在阿里河鎮經營著一家工藝品店。何國志在母親的縫縫補補中喜歡上了鄂倫春族的傳統文化,“從我記事起,母親幾乎天天都在做手工,我看著看著就喜歡上了。”何國志對遊公子說。對此,滿谷梅說:“這條路是對的,這是一條傳播鄂倫春文化的渠道。”

兒子的踏實肯幹讓滿谷梅十分欣慰,讓老人更加滿意的是孫子何明遠,去年,小夥子考入了內蒙古民族大學,也表現出對民族文化濃厚的興趣。他主動在學校宣傳鄂倫春的民族文化,受到學校表揚。“我為孫子感到驕傲,希望他能學以致用,將來為傳播鄂倫春的民族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滿谷梅滿懷期待。

2008年,滿谷梅成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鄂倫春族狍皮製作技藝)。作為一名傳承人,滿谷梅覺得傳播鄂倫春民族文化是神聖使命。

鄂倫春族狍皮製作: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盡顯文化底蘊

傳播狩獵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內蒙古部分實有項目中共有81個項目、89個項目保護單位,其中鄂倫春族狍皮製作技藝為第二批傳統技藝。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佈了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全國共有383個傳統工藝項目入選,其中鄂倫春族狍皮製作技藝等13項內蒙古傳統工藝入選。

鄂倫春族狍皮製作技藝是鄂倫春族狩獵生產生活方式的反映,他們將狍皮廣泛地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狍皮被、狍皮大衣、狍皮手套、狍角帽、套褲、靴子等,特別能夠適用於北方漫長寒冷的冬季和鄂倫春人終年爬山穿林的狩獵生活。

鄂倫春族服裝以袍式為主,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服裝。比如,冬季穿的皮袍,鄂倫春語叫作“蘇恩”,是用冬季獵獲的狍皮製作的,此季節狍皮毛長皮厚,穿著特別保暖。夏季的衣服則是用皮薄、毛短的紅槓子皮製作的,也有用刮掉毛的狍皮製作的。春秋穿的衣服是用秋季短狍皮製作的,鄂倫春語叫“卡熱莫納”。

在採訪中,遊公子注意到狍頭帽子很有特色,它像一個狍子頭,生動逼真,精巧別緻。狍頭帽,即狍頭皮帽子,是用完整的狍頭皮縫製而成,而且連狍耳、眼、鼻都要保留下來。鄂倫春族男子最喜歡佩戴狍頭帽,這也是鄂倫春族服飾中具有代表性的裝束。

曾經,狍皮製品是鄂倫春人不可或缺的生產生活用品,如今,狍皮製作技藝及製品成了狩獵文化的傳播載體,這是一部沒有文字的史書,它是研究鄂倫春民族文化的重要依據。

鄂倫春族狍皮製作:非遺傳承人一針一線盡顯文化底蘊製作工藝精細

狍皮製作是個精細活兒,需要耐心和時間。第一步是“熟”皮子,就是讓皮子變軟,只有這樣才能做成品。滿谷梅告訴遊公子,根據狍皮的面積做大衣,一般女士需要8張,男士需要9~10張,如果一天“熟”一張皮子,這道工序也得10天左右,還需要裁剪,處理細節。狍子的肚皮處皮薄,就要加一層縫製。之後皮子需要染色,這只是前期的準備工作。最考驗耐心和力量的就是縫製狍皮,其中的難度只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狍皮看似柔軟實則堅韌,針穿過皮時,需要用力拽,經常把頂針頂破。在皮上縫製圖案要先用黑線,再用紅線,非常繁瑣。最不起眼的紐扣就需要縫兩天時間。”滿谷梅的一雙手滿是老繭,都是長年累月縫製狍皮磨出來的。

滿谷梅在狍皮上走線非常謹慎和仔細,“不能縫錯,錯了就不能改,因為狍皮上會留下針眼兒,無法補救。裁剪也不能剪錯,現在的狍皮太珍貴了。”滿谷梅說。

遊公子瞭解到,一件狍皮大衣完成需要20多天。自從禁獵之後,狍皮需要從外地購買,一張皮子要150~200元。

從十幾歲起接觸狍皮製品到如今成為傳承人,滿谷梅已從青蔥少女變成了花甲老人,她幾乎沒有一天丟下過這些手工活兒。滿谷梅帶著鄂倫春的文化去過很多地方,國外去過毛里求斯、意大利,國內到過北京、安微、天津、西安、山東以及澳門等地,絕對是見多識廣,她獲得過非常多的獎項和榮譽。

助力旅遊發展

雖然如今鄂倫春人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對於狍皮製作技藝的傳承,始終沒有改變。

鄂倫春自治旗旅遊局局長範維剛介紹,鄂倫春族定居之後,國家非常注重保護他們的生存環境,鄂倫春民族文化也得以發揚光大,被很好地保留下來。自古以來,鄂倫春人就有樺樹皮製作和狍皮製作等手藝,雖然現在這些手藝使用率降低,但是鄂倫春人都沒有丟下,這為鄂倫春傳統民俗的傳播和繼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這些手藝不但可以幫助他們傳承傳統文化,使他們創收致富,也為當地旅遊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據瞭解,鄂倫春自治旗總面積59880平方公里,地域遼闊,旅遊資源富集,素有“北國碧玉”“綠色淨土”“鮮卑民族發祥地”的美譽,歷史根脈綿長、民族風情獨特、生態資源多樣、自然風光秀麗,豐富多樣的資源為發展旅遊產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鄂倫春自治旗在鄂倫春民族文化生態格局的基礎上,建立了鄂倫春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區,以此保護鄂倫春民族文化結構的均衡性與合理性、民族文化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延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