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月,中國航天六院又曝出一猛料,龍院士的話正一步步實現


不到半個月,中國航天六院又曝出一猛料,龍院士的話正一步步實現

中國火箭發動機

隨著人類對於自己生活環境的瞭解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遙遠的宇宙當中。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加入到了這對外探索的行動中,中國就赫然在列。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曝出了一條新消息,而這僅距離其上次曝料,不到半個月,中國航天的發展值得期待。

據中航科技官方消息表示,我國首臺大推力、高性能液氧煤油高空發動機首次整機熱試車獲得圓滿成功,我國在火箭高空發動機領域又取得重大突破。其在研製過程中,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發動機系統方案的論證,多個關鍵技術的論證工作也在半年內先後完成。

不到半個月,中國航天六院又曝出一猛料,龍院士的話正一步步實現

中國火箭發動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中航科技四院成功試車中型運載火箭固體發動機,才剛剛過去不到半個月,從這方面就可對我國整體的航天技術水平一窺一二。作為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研製的主要團隊,此次首臺液氧煤油高空發動機的成功試車,也讓龍院士的話一步步的成為現實。

猶記得在今年年初,美國的“獵鷹重型”成功發射以後,國內網友的那個興奮之情,真的是溢於言表。當部分網友開始質疑其中國航天的發展時,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龍樂豪院士站出來表示,“超越獵鷹重型的火箭,只待立項”。這番話當時在網絡上就引起了劇烈的爭論。

從現在出現的這些新聞看,中國重型火箭的發展,正如龍院士所說的,“中國已有較好的運載火箭技術基礎,雖不如美國雄厚,但兩國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中國之前許下的承諾,正一步一步的變為現實。

不到半個月,中國航天六院又曝出一猛料,龍院士的話正一步步實現

龍樂豪院士

中國從以前的一窮二白,發展成現在的世界大國,正是靠著這些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改革開放才剛剛過去40年,中國製造水平的發展就受到舉世矚目,更是從2010年開始,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據工信部的報告表示,在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中,有68%在中國已經不是空白,48%不用再依靠進口。

雖然我們取得了多項進步,但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我們與發達國家仍有幾十年的差距,我們在製造強國的道路上還要走很遠。”

儘管如此,但我國相比發達國家,本身起步就較晚,因此,中國在短時間能取得現在的成就,也確實有驕傲的資本,所以我們在看國內科技發展時,更應該報以理性的目光,國家不會讓人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