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嶽區教育管理幹部問道北師大暑期「充電忙」

魯網泰安7月30日訊 木鐸悠悠傳金聲,夏木陰陰正可人。7月13日——17日,岱嶽區教育管理幹部高級研修班在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舉行。皇城根下,百年師大。悠久的歷史傳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北師大成為全國師範教育的旗手和教師培訓的最高學府。全區中小學剛剛全部放假,區教育局班子部分成員和有關科室負責人、鎮街教育辦公室主任、全區中小學校長等89人參加本次培訓。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全區教育系統的共同努力下,全區教育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高考連續兩年奪取全市第一;教育工作綜合督導成績在連續兩年位居全市第二名的基礎上,今年一舉奪得全市第一。岱嶽教育站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起點上。這次學習,既是寫好奮進之筆,昂首走在前列的再動員,也是岱嶽教育新徵程上的急行軍,還是爭創優質均衡的一次快充電,更是創新教育理念的思想大解放。

開班儀式上,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增軍“四個牢記”擲地有聲,對培訓學習提出了要求。一要牢記習總書記做“四有教師”的要求,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做教師師德建設和專業發展的導航員。二要牢記北師大的校訓,把“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作為人生標杆,做一個學生愛戴、教師擁護、社會滿意的好校長、好乾部。三要牢記專家學者的教導,認真學習先進理念和經驗,積極探索學校特色發展之路。四要牢記使命和責任,高標準提升辦學條件、高水平提高教育質量、高起點打造一流教育。

培訓專家陣容強大、培訓內容豐富、培訓方式靈活。培訓專家有教育部、清華大學和北師大多年從事國家教育政策研究和教育管理專家教授、院長所長,也有北京市中小學的知名校長。培訓內容包括學校精細化管理、校長專業成長、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等。培訓採取專家講座、名校長報告、研討交流、學校考察等靈活多樣的形式,突出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體參訓學員專心聽講,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受益匪淺、收穫滿滿。

一是專家引領,提升理論素養。在5天的時間裡,學員們先後聆聽了謝維和、何克抗、伍新春、楚江亭、洪成文、張力等專家學者的精彩報告。謝維和教授講立德樹人,傳道授業於無形之中,舉重若輕,深入淺出,春風化雨點滴於心。何克杭教授以81歲高齡站在教育現代化最前沿,讓大家全面瞭解了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和翻轉課堂。伍新春教授講教師職業心理健康,抽絲剝繭,層層深究。洪成文教授講學校管理精細化管理,詼諧幽默,寓教於樂。楚江亭教授知識面寬,興趣廣泛,講座充滿了正能量。張力教授對十九大報告和習近平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解讀,高屋建瓴,視野開闊。二是現場考察,學習治校之道。學員們參觀了北京潤豐學校、順義一中附屬小學,並聽取了校長的工作介紹。潤豐學校卓校長74歲了還工作在教育一線工作,他以和諧文化為引領,注重學校發展規劃與管理,勇於創新、敢於實踐,讓大家深受教育。順義一中附小王校長介紹了和美文化辦學理念和實踐,用心用情,初有所成,對新建學校有很大啟發。三是參觀展館,激發愛國之情。在聆聽專家報告、參觀學校的同時,學員們還參觀了國家博物館,進一步瞭解國家的發展歷程,現場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四是研討交流,提升培訓實效。學員在互動研討、思維碰撞中共同探究。泰安四中校長王鈺、祝陽鎮第二中學校長趙玉磊、滿莊鎮第二中學校長劉彬、臥虎山小學校長李振強、大河學校校長董成華等5位校長,交流了聽報告和考察學校的學習體會、感悟思考,提出了對學校今後工作的設想。

在17日上午舉行的結業典禮上,王局長對全體學員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要用好培訓成果。做到學有所成,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以致用,讓培訓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二是要理清辦學思路。思路清則方向明,方向明則定位準,定位準則幹勁足,幹勁足則成效顯,成效顯則岱嶽教育才能走在前列。三是要抓實重點工作。加快推進教育優質均衡區(縣市)創建工作;抓緊抓好“文明、衛生、健康“三城同創工作;組織好名師義教活動,堅決杜絕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四是要再啟新的征程。帶著任務出發,帶著壓力學習,帶著責任回去,帶著動力抓落實,把培訓成果消化好、運用好、落實好。

木鐸金聲一百年,桃李芬芳花滿園。北師大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亓書記、姜主任等領導和老師們認真籌備,精心組織,為全區教育管理幹部高級研修班成功舉辦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區教育局要繼續加強與北師大繼續教育與教師培訓學院的合作,依託北師大的人才資源優勢,採取請專家教授來我區學校實地指導、引領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組織校長教師培訓等形式,進一步強化教師的培養培訓和教育教學科研工作,促進全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通訊員 劉靜 李雲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