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的「十二勇士」

103架機團隊工作協調會

在中國商飛總裝製造中心的總裝車間裡駐紮著這樣一個團隊,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為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的“十二勇士”。這就是103架機團隊。隨著工程進度不斷加深,更多的精兵強將加入到這個集體中,但這個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依然稱自己是“十二勇士”。在他們看來,“十二勇士”已經不是指某具體的十二個人,而是103架機團隊的光榮稱號。它代表的是一支團結和夢想、快樂與拼搏、智慧與頑強的夢之隊。

“十二勇士”為103架機保駕護航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2017年10月,為繼續高效推進總裝現場工作,切實落實架機責任,保障首飛節點,在賀東風董事長、趙越讓總經理的指示下,C919大型客機項目建立了架機責任制,成立了103架機團隊。

架機團隊的理念在ARJ21新支線飛機的批生產中經歷了不斷探索,為支線項目批產提速起到了積極作用。而在C919大型客機101架機和102架機研發過程中,通過總結經驗發現,確實缺少一個能夠對103架機各項工作落實責任、跟蹤協調的團隊。通過學習發揚經驗,103架機團隊應運而生。趙越讓總經理對103架機團隊提出要求說:“大家管一架飛機,只要是影響103的工作都可以管。全要素、全方位、全過程,深入到型號研製的各個環節中。”

據悉,103架機團隊集聚了項目管理、結構、工程問題、生產管理調度等專業人才,並由中國商飛設計研發中心項目管理部部長劉彩志擔任架機長。劉彩志形象地將103架機團隊比喻成一根繩子,他說:“圍繞103架機生產各個環節的友鄰部隊就像一顆顆珍珠,而通過繩子把這些珍珠串起來才最終成為一條精緻的項鍊。”

這是一個平均年齡只有30歲的年輕團隊,劉彩志帶領團隊始終牢記賀東風董事長對101架機的首飛要求:“試驗前置條件非常重要,要始終不斷地去梳理,不打無準備之仗。還要把各方面擰成一股繩,作為統一的團隊去戰鬥。”劉彩志圍繞103架機將工作分解成三個步驟。

劉彩志說:“第一步是識別目標。103架機的目標是要完成一百多項試飛科目,並且要在2020年完成所有科目的試飛工作。第二步是圍繞目標持續梳理前置條件。通過對已經具備和所需要的前置條件進行梳理,識別要素,對關鍵輸入還欠缺的部分列出項目計劃,併為關鍵輸入解決問題。第三步是把識別的要素逐一打開,形成計劃,分到每個團隊、每個個人,夜以繼日盯進度。”

劉彩志說:“架機管理就像軍隊打仗,指揮官的計劃、節點和想法要不留死角地傳遞給每一個應該知道的人。只有指揮官的思想、要求和想法滲透到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工作要素和工作環節的時候,大家就都會向著這個目標去努力。”

直面問題,挑戰不可能

C919大型客機是一個高度複雜的高端產品,在飛機的設計、製造、採購等一系列環節關聯眾多部門、單位和供應商。要為這樣一個高度複雜的高端產品負責,工作怎樣梳理、制定、部署、協調、督辦,既是技術也是藝術。

劉彩志堅定地說:“問題少很可怕,問題多才踏實,必要時還得追著要問題。團隊要能做實事,遇到問題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擔當。在工作中,問題只要提出來,就能群策群力想辦法解決。但如果對問題隱瞞、忽視,最後就會成為制約生產的隱患。所以直面問題是103架機能夠完成各項節點任務的關鍵。”

EWIS全機線纜交付安裝一度成為103架機首飛節點的最大制約。2018年1月,在103架機團隊成立大會上,架機長劉彩志率先打破僵局,直面問題,對供應商建議延遲到8月交付的新節點表示“不能接受”。因為按照團隊識別的目標和要素,EWIS全機線纜在6月底交付才能有效保障103架機首飛。但實際上,這一任務困難重重,時間緊迫,工作量還特別大。

在供應商提出的諸多問題中,就有任務人手不足的現實問題。為能按時完成節點,經各個團隊協調,在2018年大年初三,103團隊結束假期開始為EWIS全機線纜項目群策群力,初五就協調了5名商飛員工對供應商進行人力支持和採購支持。最終經過整個103架機團隊的努力,在決策成功的基礎上解決一切外部困難後,成功守住了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

胡晶峰是一名剛剛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新人,在103架機團隊中,從抓不到工作頭緒到學會直面問題,幫助各個工程團隊協調工作用了半年時間。現在,胡晶峰被稱為“現場機動部隊”,哪裡有問題就撲到哪裡。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主要就是通過現場學習。和老師傅們學專業,和同事們,特別是魯龍豪副架機長學分析、協調、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身朝氣的胡晶峰笑著說。

工作方法掌握了,但在具體工作中,總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讓胡晶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協調工作就發生在隔音棉殲滅戰一次數模更改工作中。

當時由於缺少數據,設計和工藝雙方一度陷入僵局。但發現問題時已經過了下班時間,恰巧這個工作又必須當天解決,不能遺留到第二天影響下一項任務的進行。胡晶峰在短暫的驚慌後,讓自己迅速冷靜下來,勇敢直面問題。先是找到了工藝部的主管以及具體負責這個項目的工藝員,理順這項數據的來龍去脈,最終找到了隔音棉頂層設計團隊。當得到新的數據時已經晚上11點鐘,胡晶峰帶著新數據轉交給團隊進行工藝評估,評估確定通過後,最終又協調到機體結構設計團隊馬上修改數據。截至到晚上12點,數模上傳成功,成功守住了這個任務的時間節點。

“工作都是各個團隊在做,我只是做好了中間的梳理和協調工作。”胡晶峰自謙地說:“但大家都是想要守住節點,不想耽誤第二天的工作,哪怕只耽誤第二天早上的二十分鐘都不行。”

一諾千金,化信任為助推燃料

2018年上半年,103架機團隊守住了後機身對接、機身成龍和推入總裝三個重要的節點。7月25日,103架機實現首次全機通電,守住2018年下半年第一個重要節點。據瞭解,103架機目前生產進度得以保證,除了通過101架機和102架機積累了一些經驗以及深度鍛鍊了一批工作人員,各單位之間的溝通工作更有默契、設計上更加成熟等重要原因之外,103架機團隊在現場和各單位間協調溝通,一諾千金,用信任促進工作進程的作用也不容忽視。103架機副架機長李青告訴筆者,目前,部分項目進度較101和102架機速度提升近三分之一。

“一諾千金”是103架機長劉彩志提出的團隊理念。一方面是指面對公司上級定下的目標要堅定信念決絕完成,也是指,對來自現場的問題或來自友鄰部隊的問題能夠真正投入,想方設法去解決,做好“承諾”的架機團隊協調解決的工作。讓每個提出問題給架機團隊的個人能夠看到問題在被有效推進、確實解決,進而讓每個人感受到工作有回報,進度有保障,無形中增加相互間的信任。

翟斌是一個已經加入商飛滿7年的員工,在來到103架機團隊之前一直在設計研發中心的聯絡工程部負責技術工作。2018年初加入103架機團隊後被任命為結構專業工程主管,從一名性格內向的技術員迅速成長為一個外向開朗的協調多面手。翟斌說:“剛開始走進103架機團隊的時候,我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電話,怕影響別人工作,也有一些自信心上的不足。但現在我已經越來越外向了,也確實感覺打電話幾分鐘溝通協調的效果比文字溝通二十多分鐘還要有效率,工作思維也有很大的轉變。”

在翟斌看來,整個103架機團隊如今的工作激情之所以被點燃,就是因為大家都想要“一諾千金”,守住103架機首飛的承諾。

翟斌說:“在103架機平尾對接那陣子,工作特別多。但因為前期架機長帶領團隊滾動梳理問題,同時借鑑了101、102架機的生產經驗,提前組織測量了關鍵數據,工作不但沒有堆積延後,反而是在平尾對接節點結束前搶出來了兩、三天的時間。不要小瞧這兩、三天,這都是靠設計人員和工藝人員每天加班到半夜,常常連夜測算、計算數據並給出方案得來的。大家都是為了一諾千金,守住上級定下來的時間節點在拼命工作。”

劉彩志總結說:“自助者天助,助人者人助。各方部隊圍繞103相互配合,少了各種推諉扯皮,就能用正能量帶動工作越走越順,帶動生產不斷提速。”

以共同理想為基礎打造“事業共同體”

筆者在C919大型客機103架機的總裝現場採訪了多位架機團隊成員,發現當問到大家目前的個人夢想的時候,都說道:“現在最想看到103架機成功飛上藍天。”

賀東風董事長在商飛公司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上提出要建立以共同理想為基礎的“事業共同體”。落實在103架機團隊就是構建共同提高,榮譽共享,風險共擔的“十二英雄大家庭”。

“大家都是為了一個理想在奮鬥。”103架機副架機長魯龍豪感慨地說:“電氣試飛改裝那陣子,工作很繁重,加班到夜裡12點甚至連夜工作都不鮮見。這個團隊的隊長家在嘉定,那一陣子經常就是週六、週日都工作到夜裡12點,甚至週末回一趟家帶著女兒逛街都忘記摘下工作牌。團隊裡也有一些非常年輕的同事,也是動輒加班到半夜,有幾次半夜還下著暴雨。就是這種情況下,他們的工作勁頭依然非常充足。這樣的同志在103團隊中有很多,看到他們這種為103首飛而奮戰的精神,每一個人都很受鼓舞。”

103架機現場工程問題主管姚爽分享說:“為了能夠保證首飛節點,我們一位叫聞捷的同事從5月上旬就一直駐紮在哈飛供應商那邊跟盯垂尾裝機件。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了,他一直在供應商現場協調各方資源助力生產。現在供應商的進度很喜人,大家都為這種進展感到高興。”

103架機電氣專業工程主管吳英也和筆者分享了這樣的工作“日常”,她說:“有一次是電源盤箱的安裝要進行墊片快改。當時已經過了下班時間,是臨時緊急聯繫的設計人員從家裡又趕回單位,連夜攻克了難關。”說到這,吳英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在這樣一個團隊中工作,你會感覺工作特別快樂。每個人都為了同一個目標不斷拼搏,看著目標被一個個征服,問題被一個個解決,大飛機事業在我們的努力下不斷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這種成就感是任何金錢或者別的什麼都替代不了的。”

103架機制造現場主管張晨碩把103架機團隊看成是“粘連劑”,他說:“在這個團隊工作能夠快速走進項目,工作越多、越久越能夠觸類旁通,集成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103架機項目這個大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向著同一個目標凝聚成一股力量,這種默契的配合是我在工作中最享受的地方。”

小步快走,揮劍直指“三個一”

2018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中國商飛勝利召開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會上,賀東風董事長要求大飛機人要堅定信念,直指建黨百年“三個一”目標。103架機團隊牢記使命,將103首飛目標視為完成“三個一”目標的重要一環。

為完成這一使命,103架機團隊通過滾動梳理前置條件,直面問題、一諾千金,守住了2018年上半年三個重要節點,並在7月25日實現全機通電,為生產提速、溝通協調更順暢不斷創造新的可能。

根據公司要求,103架機團隊目前正在規劃新的現場工程管理PR平臺。103架機團隊現場工程問題主管姚爽告訴筆者:“過去的現場工程問題都是通過EXCEL表格反饋信息,等到PR平臺搭建成功後,就能解放一部分人力資源,並讓工藝和設計直接對話,快改和數模等相關工作在平臺上就能得到溝通和確認。並且等這個平臺搭建成功後,會對專業能力建設起到促進作用,還能建立起一個數據庫,如果出現人力資源調整,後來者就可以通過平臺查詢相關數據,掌握經驗,實現現場工程數字化管理,讓流程可以追溯。”

團隊除了在溝通協調上想辦法,還特別關注目標節點和節點之間的有效銜接。劉彩志將103架機後續的轉場任務比喻成一場重要的戰鬥,又將接下來兩年的上半年定義為謀劃期,下半年定義為鞏固期,梳理、推理出2019年和2020年的工作重點和工作節奏。劉彩志說:“在原先一年一個節拍的基礎上不斷提速,半年一個節拍,小步快走,實現“拉動式”管理。”

劉彩志表示:“103架機按照提速後的節拍,我們非常有信心可以完成今年的任務節點。而通過103架機積累的經驗應用到104到107架機生產中,能夠按計劃實現7架飛機到位、構型到位、人員精神狀態到位,我們堅信建黨百年‘三個一’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附件:勇士感言.doc

團隊成員的日常交流

103架機責任團隊副機長李青(右一)在現場指揮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