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人分享實戰經驗藍耳病及其一些混感病的治療

藍耳病又稱繁殖與呼吸綜合症狀,傳播快,對養豬業危害極大,呈地方性流行。

母豬感染後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易流產,或產死胎弱胎等。

仔豬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食慾減退或廢絕,體溫在40度以上,腹瀉,共濟失調,漸進性消瘦等症狀。

育肥豬表現為咳嗽,耳朵上出現青紫色斑點,腹瀉等症狀。

豬在感染藍耳病的時候,抗體降低,所以容易伴發副豬,支原體,附紅體等病。所以有必要在料裡添加一些預防其它疾病和增加抗體的藥,

如泰萬菌素,多西環素,甘草顆粒,轉移因子,維生素c等,在水中投放電解多維。投餵7-10天左右。

對於發病的豬要及時肌注圓藍免疫核酸2次,如有其它混合感染,如副豬可以配合注射頭孢噻呋鈉,氟苯尼考,對於支原體可以配合注射泰樂菌素,氟苯尼考,對於混感附紅體的豬可以配合注射磺胺間鉀,鹽酸吖啶黃,對於腹瀉的豬配合注射羊胎盤轉移因子和穿心蓮等止瀉藥。對於排血便的豬要注痢菌淨和止血敏。

對於藍耳病及時治療最重要,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是快而高,在治療食慾恢復正常的情況下停藥2-3天再注射藍耳苗效果還是很好的,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治療,即使注射藍耳疫苗,也有可能會有免疫抑制,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這只是自己在實踐中的一點體會,不足之處請大家多發表觀點!

大家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有豬病問題可以在菜單問獸醫直接免費提問在線獸醫。

在今日頭條app搜索“問豬病”頭條號關注,點菜單“問獸醫”可直接免費提問。專業獸醫10分鐘內解答。電話諮詢獸醫可以直接給獸醫打電話諮詢,更加直接方便交流諮詢。不明白操作的可以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