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現在,很多爸爸媽媽們都會通過積分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孩子按時起床、睡覺、完成作業等等,家長都會給予一定的分數獎勵,而這些分數累積起來,就可以兌換相應的獎勵,比如玩具、看電視的時間等等。

如果你這兩天帶孩子去影院看了正在熱映的動畫電影《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3:俄羅斯奇遇記》就會發現,在大頭一家中也有積分獎勵制度:大頭兒子到俄羅斯旅行表現好可加500分,當然表現不好也會扣500分,最後累積到了2000分就可以換一個想要的玩具。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不過,如果家長僅僅滿足於這種簡單的積分&獎勵的簡單操作,那可就是一種大大的浪費了。對於孩子來講,家長獎勵的積分,可能是孩子人生中淘到的“第一桶金”——孩子手中第一次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資產。對於家長來講,賦予這些積分更多的功能、玩法,而不僅僅兌換獎勵,將能夠從小為孩子開啟財富管理的大門,孩子的“財商”也能夠在玩中不知不覺中提高。

我們從小就學過,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如果將孩子手中的這些積分看成貨幣,又能衍生出哪些新的玩法呢?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實物“貨幣”

對於給孩子的積分獎勵,有的家長會給孩子發實物的計分“貨幣”,比如小星星、小卡片,而有的家長則是用數字代替,比如記在一個本子上。對於孩子,尤其是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實物貨幣更加容易理解,也更容易激發起他們進行財富管理的興趣。畢竟,花“錢”的時候是真真正正有付款的感覺的,而不僅僅是在本子上從一個數字變成另外一個數字。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作為經歷了從紙幣交易到電子支付兩個時代家長,自己也能夠感受到這兩種方式對於理財觀念以及行為的影響:手機支付雖然方便,但是卻讓人花錢更加輕率,省去了財富規劃、思考的過程中。所以,對於尚沒有進行財商訓練的孩子來講,家長給他們提供一種實實在在的“貨幣”更容易讓他們養成財富管理的習慣。

儲蓄有利息

這是很多家長在使用積分獎勵的時候經常忽視的一點。如果把積分獎勵當做資產的話,這些資產如果一直持有的話,應該是可以產生利息的,這也是真實世界的金融規則。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比如,家長在給孩子獎勵的時候,可以跟孩子約定:這些積分每個月不用的話,可以自動產生5%作為利息(5%的月息,年化收益率已經接近80%了,不低哦!)。這樣,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利息這個真實世界裡最基本的金融規則。另外,如果通過“利息”這個遊戲規則設計,孩子真的能夠為了喜愛的東西剋制、忍耐,利用“利息”積累積分最終達到目的,這本身對於他們的心理也是一種很好的歷練。

積分也可以借貸

積分不僅有利息,還可以借貸!這也是很多爸爸媽媽沒有開發出的一項玩法。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真的需要積分完成一些心願,現在的積分又不夠的話,可以向家長“借貸”——當然,這些積分也是要還的,而且還要有借款利息!這也是真實世界的金融規則。會使用借貸工具,並且認真按照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這些規則從小嚴格進行培養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無疑是非常有好處的——畢竟,我們將來買車、買房都需要用到這些貸款的問題。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多變的價格體系

積分獎勵機制最直接的一個效用其實是對於孩子數學能力的訓練,尤其是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不過,現在很多家長設計的積分消耗制度都過於簡單了。比如,很多家長為了圖省事,都會這樣約定:5積分可以吃一根冰棍,10積分可以看10分ipad等等——這些方式雖然孩子、家長算起來方便,但是卻浪費了鍛鍊孩子數學的機會。家長可以把積分消耗的體系設計的複雜一些,比如有的事需要花費9積分,有的需要3積分等等。這樣,孩子在自己進行積分管理的時候,十以內、百以內甚至千以內的加減法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鍛鍊了。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很多時候,家長都在頭疼孩子的數學問題。這是因為,孩子面對抽象、枯燥的數字計算完全激發不起興趣和動力。當他們在積分這個環境中進行數字運算,特別是這些運算的結果還關係到自身切實的利益,孩子的興趣和動力就會被完全激發——在一個真實的場景裡,孩子的數學能力也會不知不覺得到鍛鍊。

聯合發“幣”

現在,絕大多數家長設計的積分體系都是針對自家孩子的。可是,你是不是曾經想過,聯合孩子幾個好朋友的家長,一起發“幣”?想象一下,如何一個孩子有一個心願需要通過獲得積分達成,他的好朋友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積分,幫助他完成心願——分享、奉獻、助人,這些看起來抽象的好品質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植入到孩子的心中,這遠遠勝於一般空洞的說教。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以上這幾點,都是積分獎勵的“初級”玩法。當我們給孩子打開這扇門,孩子其實從中學到的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多:如果家長“濫發貨幣”,孩子手裡的積分資產就可能貶值,他就有可能比同齡的孩子早上十幾年感受到通貨膨脹帶來的威脅;如果這些積分可以在孩子之間交易,促進他們之間的分工合作,也許他也能更早地感受到自由交易帶來的好處·······

給孩子的獎勵積分還可以這麼玩?孩子的財商不知不覺就提高了!

生活中,有的家長習慣於“點對點”的對孩子獎勵:你按時完成了作業,就可以看電視——這種“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顯然不如積分獎勵帶給孩子的教育更多。

你在生活中會給孩子使用積分獎勵制度麼?上面提到的這些“玩法”你都用到過麼?你還有什麼新的玩法?歡迎用戶們在評論區留言,和央視少兒的幾百萬用戶一起成長!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