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2018一號文件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農村。《“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國90%以上村莊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畜禽糞便基本實現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農村地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利用處置率達到95%。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我國有4萬多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據環保部統計,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約90多億噸生活汙水和2.8億噸生活垃圾,很多沒有經過有效處理就隨意排放。與城市相比,農村垃圾的無害化處理不到同期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九分之一,其中有14個省市不到30%,有少數省區不到10%。農村分佈零散、村域面積大,村與村之間距離遠,很難形成系統的垃圾回收、運輸處理中心。農村垃圾多為生活垃圾、農業垃圾、建築垃圾等,而農民的垃圾分類的意識還未養成,所有的垃圾都是隨意處置。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在一些農村地區,“兩塊磚,一個坑,蛆蠅孳生臭烘烘”。廁所的狀況,關乎百姓生活,折射文明風尚,關係國家形象。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指導各地進一步加強公廁規劃、建設、管理水平,儘快充實完善“全國公廁雲平臺”,提升公廁服務,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1、運用大數據手段幫助遊客解決“找廁難”的困擾。

通過設置二維碼指示牌掃碼添加小程序,或是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找廁所”添加。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查詢距離在500米、1000米、2000米範圍內的廁所,並通過地圖導航查詢路線。小程序還可為境內外遊客提供服務,體現國際化水平,以全量數據,服務全量遊客。小程序中還可特別設置評價功能,在使用後可以從“綜合得分、位置、衛生、設施”四個維度對廁所進行評分,管理者將依據這些評價對使用者滿意度進行動態監測,及時改進服務,提高公共廁所服務水平。針對願意向社會開放廁所使用的單位,還可以通過點擊小程序頁面右上角“添加廁所”並“提交”,為推進“廁所革命”添磚加瓦。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2、廁所設計體現人性化。

廁所內部配套設施除了要乾淨整潔,功能齊全,還要綜合考慮服務人群的性別、年齡等差異:提高女性廁位比例,女廁位與男廁位的比例不小於 3︰2(含男用小便位),在人流密集的旅遊熱點區域可提升該比例至2︰1。另外,廁所應配備面鏡、洗手液、廁紙、擦手紙、幹手器等便民設施。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3、合理佈局,環保節約。

對新建和改擴建廁所的分佈、數量、男女廁位比例、殘疾人專用廁所、第三衛生間等進行科學規劃,做到佈局合理、管用夠用、質量優良。秉承“因地制宜、注重實用、倡導環保、反對奢華”的原則,力求建築風格、色調等與周圍環境協調一致;倡導節約環保、就地取材,積極採用節水、節能、除臭等新技術、新材料,建設生態、低碳和環保的廁所;採用“發泡式微生物降解節水技術”“源分離免水衝生物技術”“移動式微濾膜生物處理太陽能技術”等一大批優秀廁所技術,改變傳統衛生設施浪費資源、廁所無電力供應等難題。

公廁既是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地方形象和品位的體現。鄉村振興既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既要有外在形象之美,又要有內涵品質之美,這樣才能帶給居民真正的幸福感!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在我國的一些農村經濟水平落後,根本沒有資金投入到垃圾回收、治理上,因此,治理農村垃圾問題無論是基礎建設還是處理回收都需要依靠政府扶持或外部資本,面對如此嚴峻的農村垃圾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逐步治理垃圾,有效改善農村環境: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1、引入各方資本,建立農村垃圾治理長效機制。農村垃圾治理是民生大事,建立政府和市場合作模式,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各環節,統籌前後端,實行一體化經營。參照其他領域使用PPP模式,鼓勵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多渠道籌措資金,解決資金運營問題。建立生活垃圾跨界轉移補償機制,完善生活垃圾收費政策,逐步建立差別化的收費制度,實現按量收費。同時建立長效治理機制,擴充農村環衛人員崗位,完善農村環衛作業處理體系。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2、完善垃圾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設備,針對農村分類難、運輸難、集中處理難的特點,靈活在村內定點建設垃圾回收池、回收坑作為集中貯存站點,各類垃圾建設不同分類傾倒指定地點,定時定點組織回收轉運。升級改造現有生活垃圾收集點、轉運站,實現可回收物和各類其他垃圾分類收集、計量、中轉等功能。針對有機垃圾等可腐爛垃圾,可結合沼氣池等進行資源再利用。對於有害垃圾要設立固定的回收點或專門容器,獨立儲存。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3、培養垃圾分類意識,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建設。使用教育手段,在鄉村中小學內展開環保活動、教育宣傳,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加快配套分類,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4、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制度。要廣泛發動公眾參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採取制約手段,建立評比制度,對垃圾傾倒等惡劣行為執行獎懲措施,使村民從習慣和行為上養成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理的習慣。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生活垃圾治理,是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的大事,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綠色發展,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

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中應該這樣落地改善農村環境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