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作者 | 孫瑞希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01

你見過身邊最不自律的人,是什麼樣的?

十一年前,我因為工作關係結識了明華。

這些年因為工作交集較少,中間我又求學、出國,聯繫漸漸少了起來。

前陣子, 因為一個共同好友回國探親,我在聚會上見到了許久沒見的明華。

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沒有了十一年前的清瘦模樣,如今竟發福得如同中年大叔。

和他聊天后我才知道,離開上一家公司後,他輾轉換了幾次工作,都不適應,後來求職受挫,乾脆回家,靠接點平面設計的零活和父母的接濟度日。

在家宅了三年多,他幾乎不出門,吃飯靠外賣,買東西靠網絡,生活費沒有了靠父母接濟。白天他在家裡睡覺,間或吃點東西,晚上精神抖擻的通宵打遊戲,無節制的吃各種垃圾食品。

也許是因為長期的“宅男”生活,缺少社交,跟他說話時,他的目光發散,眼神呆滯,一句話總要反應半天才能理解。

我開始真正相信:低質量的長期宅家生活,確實能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

作家李尚龍說:“在大城市裡,搞廢一個人的方式特別簡單。給你一個安靜狹小的空間,給你一根網線,最好再加一個外賣電話。好了,你開始廢了。”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有人說,未來社會,90%的人可能會像蛆一樣地活著。

因為生活太安逸,他們對世界既沒有關心的動力,也沒有改變的慾望,而是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虛擬世界裡尋覓高強度的感官刺激。

不自律,讓一個人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毫無意義地耗費著生命。

到頭來,身體和意志力都在自我放縱中逐漸沉淪,一個人離毀滅也就不遠了。

02

不自律是怎樣慢慢摧毀一個人的?

簡書作者小椰子曾經分享他看過的一檔日本節目——跟拍200斤胖宅女的一天。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宅女的名字叫小舞,和男友住在一起。

早上8點,男友獨自去上班,小舞依然在睡夢中,完全不準備醒來。

快到中午的時候,小舞慢吞吞地起床,拿出最喜歡吃的甜麵包,一口接一口吃得不亦樂乎。

下午2點,她坐在椅子上,開始玩電動遊戲。

玩遊戲的同時,嘴也沒閒著,一刻不停地吃著零食。

就這樣玩到了下午4點,可能是玩遊戲玩累了,小舞鑽進被窩午睡。

傍晚6點,她沒等男友回來,一個人先吃晚餐。

滿滿的一碗米飯,淋上大量的蘿蔔泥跟橙醋,小舞三兩口就將拌飯吃得一乾二淨。

晚上9點,小舞開始做男友最愛吃的炸雞塊,炸了足足有3人份。

晚上11點,男友帶著給小舞買的冰淇淋回家了。加班到很晚的男友,終於可以吃晚餐了。

而坐在他身後的小舞,明明已經吃過晚餐,卻看著炸雞塊欲言又止。

男友問:“要吃嗎?”

小舞笑了:“嗯,那我就只吃一點。”

結果,一整盤炸雞基本都被她吃光,到最後,她甚至將男友的米飯都搶過來吃。

吃完最後一口炸雞,吃完男友帶回來的冰淇淋,小舞馬上鑽進了被窩。

男友向節目組吐槽:“她一直都是這樣。差不多10分鐘過後就會聽到她打呼嚕的聲音。完全不懂她為什麼那麼累。”

飲食毫無節制,沉迷遊戲,拒絕運動,不斷放任自己,沒有生活目標,將每一天過得渾渾噩噩。

及時享樂,放縱自己的慾望,看上去活得隨心所欲。

但她卻不知道: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她帶來更大的痛苦。

03

自律,是一個人自我救贖的開始

日本電視臺曾經播出過村上春樹的一個訪談。

村上春樹說:對他來說,每天只有23個小時,因為一個小時給了跑步,雷打不動。

村上春樹稱自己為長距離跑者,他堅持下去的理由是:“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寫長篇小說時,他基本上都是清晨四點左右起床,向來不用鬧鐘。泡咖啡,吃點心,然後毫不拖拉,即刻投入到寫作中去。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書中提到,“不自律的人就是情慾、慾望和感情的奴隸。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在紛擾的世間,我們會面臨很多誘惑,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如果缺乏定力和遠見,不懂得約束自己,生活的方向就很容易失控,以致隨波逐流,迷失自己,成為受外在牽制的奴隸。

唯有一個自律的人,才能理清生活中的細枝末節,讓其各安其位,穩當妥帖,串聯起井然有序又自在輕盈的人生。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什麼天賜好命,與其羨慕他人的成功,不如讓自己學會掌控惰性,剋制慾望,成為更好的自己。

或許賴床、抽菸、喝酒、打遊戲這些行為會讓人得到一時的快樂,有時甚至看起來很酷,但其實這些事一點難度都沒有,誰都能辦到。

而真正讓你變好的那些事,例如健身、讀書、努力工作,或許一開始真的很不容易,但如果你堅持持下去,你就站上了比很多人更高的平臺。

保持自律,才是最酷的事。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去哪兒並且竭盡全力奔跑的時候,全天下全都為你讓路

當自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的人格和智慧也會變得更加完善。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04

“微習慣”,簡單到不容易失敗的自律法則

許多自律書籍中的理論都站不住腳。作者會說,你必須強迫自己埋頭苦幹才能達到人生目標,但強迫自己埋頭苦幹本身不就標誌著你在某種程度上不喜歡這種方式嗎?

在自律的過程中,難道你不想好好對待自己嗎?

想要激發出鍛鍊的動力,你想鍛鍊的意願必須比想吃薯條和看電視的意願更強烈才可能讓你去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你嘗試很多次才可能成功一次。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指出:意志力是消耗品。當你做事缺乏動力時,意志力的消耗量就會猛漲。意志力消耗量較高時,你會難以長期維持一個行為並將其培養成習慣。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我們希望的改變往往非常巨大,難度又高。與其他即時的快樂相比,讓人沮喪,瘋狂消耗血糖,甚至還沒做就覺得疲勞。這就是我們不願意啟動那些讓我們聞之色變的計劃的原因。

如果最終做不到,我們寧可不開始。然而又不開心自己沒有進步,所以我們總是自責,卻無法即時意識到是策略出了問題。

一個得不到執行的念頭只會消亡。 ——羅傑·馮·歐克

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爾做的一兩件事,而是你一貫堅持做的事。 ——安東尼·羅賓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要解決意志力的損耗,我們先要了解人的大腦是如何處理行為的。

人腦有兩種行為處理模式。有意識處理行為和無意識處理行為。前額皮層負責處理有意識行為,如果有能改進的地方,它就會介入。但因為它的功能太過強大,所以會消耗太多精力,讓你感到疲勞。它就像一個聰明的弱者。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當你疲勞時(或者有壓力時),掌管重複的部分(基底神經節)就會接管大腦。研究發現,基底神經節掌管行為的研究者,即使被明確制止,也會剋制不住模仿研究員的荒謬行為。它雖然非常“愚蠢”,一味模仿、行動,但同時也非常強大,不消耗意志力,也不依靠情緒。

所以如果你想把某一件很重要卻做起來很累的事做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行動時,請前額皮層讓位給基底神經節去負責這些行為 —— 將你想要做的事,培養成習慣。

培養習慣靠的是意志力。意志力是我們用來克服牴觸情緒,採取行動的能力。它可以像肌肉一樣得到強化。如果你連續 60 天做 100 個仰臥起坐,即使還沒有形成全自動行為,第 61 天時,你也會覺得比第 1 天時精神上輕鬆很多。

當習慣養成後,行為既不損耗意志力,也不需要靠動力。研究發現人們進行習慣動作時並不帶有情緒。當習慣養成後,對意志力的損耗會越來越小,直至你再也感覺不到自己的抗拒。

養成習慣就像是在行為和基底神經節之間建一條高速公路。通過不斷的重複,隨著次數的增多,這條神經通路就會更粗、更牢固。很多事就變成了一輩子的習慣,一勞永逸。

05

微習慣養成法

越是困難的習慣,需要堅持培養的時間也就越長。

人們總會習慣性地高估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它經常會被耗完。所以在同一天裡做過艱難決定的人,在後來面對誘惑時屈服的可能性就會更高。

美國作家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中曾經分享過一個簡單的方法: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你躺在沙發上,特別不想把PPT完成,大腦杏仁體控制你,對你說,寶貝,躺著,多舒服,沒事,神經病才去做PPT呢?你用前額皮層告訴自己,我就做一頁。

你躺在床上,特別不想早起跑步,大腦杏仁體控制你,對你說,寶貝,床上多舒服啊,躺著,神經病才去跑步呢?你用前額皮層告訴自己,我就出去湖邊轉一圈。

你刷著手機,特別不想看書,大腦杏仁體控制你,對你說,寶貝,手機多舒服啊,神經病才去看書呢?你用前額皮層告訴自己,我就看三頁書。

你覺得如果自律非常難,可以先從一個非常小的點開始做起,如果你覺得你之前已經失敗了很多次,那今天給你提供方法,慢慢來,慢慢來有可能會比較快。然後定期的REVIEW,不管是周、天、年,養成習慣,相信時間的力量。

1.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靜止的物體總保持靜止狀態

2.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處於運動狀態的物體速度不會改變

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現在你更加佩服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了吧,《微習慣》給了你一個騙過大腦杏仁體,實現從0到1的最簡方法,讓你不在1掙扎,而進入2的狀態。

運用微習慣策略,最糟糕的情況也只是沒有超額完成目標而已。而最好的可能,是你把自己45%的行為重新洗牌。用毫不費力的方法,達到任何你想要達到的目標,真正地管理自己。

自律和不自律的人生,真的有著天差地別。

我那個考博士失敗的朋友,我問她是否後悔過曾經自律到極致的那段時光?

她說,考博的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現在的我,每當遇到困難想要放棄,我都會想起,自己曾經為了一個目標,可以自律成那種模樣。

你最拼命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你是否為自己的人生、好好地燃過一次?

丁尼生曾說,“自尊、自知、自制,只有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貴的王國。”

意味著尊貴的人生,你可以自己去成就。換言之,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取決於自己對人生的掌控能力。

唯有懂得自律的人,才能形成自由行走世間的底氣,成就你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