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品牌,企業才能更好存活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不穩定因素——外部經濟大環境影響、製造業持續下滑、資金過度進入虛擬經濟等,各行各業都遭受著巨大的挑戰,企業生存發展面臨新一輪危機。

然而,美國卻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環境下大力拉動內需,逐漸走出了經濟危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卻給人步入寒冬的錯覺。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庫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儘管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是在逐年增長,然而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卻是在不斷遞減的。

做好品牌,企業才能更好存活
做好品牌,企業才能更好存活

各行各業都深陷紅海,企業競爭愈發激烈,只逼得企業愈發難以生存,效益越來越差。除了人口紅利消失、企業定位錯誤等因素導致企業抗風險能力降低、盈利能力下降外,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呢?

現階段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受全球經濟環境惡劣、虛擬經濟泡沫、生產成本上升等多因素共同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經營環境日漸緊張、業主經營壓力加大,導致企業經營狀況惡化,中小企業包括部分大企業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甚至許多企業難以為繼。

造成企業發展困境的主要原因

一、互聯網企業對實體產業的衝擊加大。在對部分傳統行業佈局完成後,阿里、騰訊、京東、蘇寧等互聯網大佬又開始集體搶佔新零售市場, 網易也對養殖業加大投資,既有的蛋糕在資本大鱷的侵蝕下所剩無幾。

做好品牌,企業才能更好存活

加劇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惡化的原因還有金融和房地產等領域的過度投機行為。由於虛擬經濟投資週期更短、回報率卻更高,因此吸引了大量熱錢和資金的進入,造成實體經濟資金嚴重短缺。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非金融類企業的槓桿率為106%,2015年槓桿率已超過140%,過高的槓桿率嚴重損害了企業的發展。不僅金融行業不斷吸收資本,我國房地產業的無序發展,也誘導實體經濟資本大量湧入,直接抬高了企業生產成本,擠壓了企業生存空間。

二、運營成本不斷上漲,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能源原材料價格漲幅明顯偏高;勞動力成本急劇上升,企業出現招人難、用人難、留人難的問題;企業稅負重,據測算,企業已繳稅金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7.8%,其中應繳增值稅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達3.7%;融資成本高,特別是融資難已成為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企業內生髮展動力不足,這是造成企業發展困境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現在:企業創新意願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由於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夠,很多企業根本不願意進行原創性研發;人才短缺、研發投入少,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受制於人,國際領先企業往往將銷售收入的5%以上作為研發投入,而我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只有2%左右;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創新有待加強,普遍缺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與新商業模式的推動;缺乏企業家精神,企業持續發展動力不足等。

在以上幾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小企業越來越難以生存,如何為企業謀求新出路,佔據更多市場份額成了企業家們的當務之急。


當下的困境對於企業來說既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機遇。通過打造自有品牌,補缺短板,以行之有效且高效的營銷策略,擴大企業優勢,減少龍頭企業及互聯網給企業帶來的威脅。能夠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客戶,提高企業盈利機會,從而轉弱為強、扭虧為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