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夫崴腳,令他逢凶化吉,從此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這天早晨,袁世凱對進宮謝恩一事沒有絲毫懷疑。他心地坦然、慢條斯理地吩咐轎伕備轎,然後乘上大轎向紫禁 款款而來。轎伕邁起大步一路行走,走到天安門外金水橋時分,突然轎子一沉,停下了。 袁世凱問:“停轎何事?” 轎伕說:“稟大人,奴才罪該萬死,奴才的腳、腳扭傷了” 袁世凱吩咐:休息一刻再走。

但休息了一刻之後,袁世凱的轎子仍然未走。轎伕哼哼地說:“大人,奴才的腳痛……”袁世凱看了看轎伕又紅又腫的腳脖子,不要說抬轎再走,只怕連站也站不穩。袁世凱不免心急起來。因為他知道奕匡、張之洞二人這時正在紫禁城午門外等他,而他們約定的進宮謝恩的午時時分也已經到點。經這麼一折騰,他已經大大地遲到了,因此他現在就必須心急火燎地步行進天安門,到紫禁城內去謝恩。如此的折騰真是倒黴透頂!

袁世凱當然不知道,這麼一折騰會救了他的命。這時他正在急急匆匆地趕路。在袁世凱於金水橋外折騰的時候,奕匡和張之洞已如約準時到達紫禁城。他們在午門外等了一會兒袁世凱。袁世凱久候不至,於是他們打算先進宮謝恩。就在他們走進午門的一剎那,一群親兵一擁而上,呼拉聲將他們圍定,二人驚恐萬分,瑟瑟作抖載澤發現沒有袁世凱,急喝令親兵退下。“二位大人勿驚,”載澤趕忙解釋道,“親兵不是衝著二位來的,是為了袁世凱!”


“怎麼,袁世凱沒來?”載澤急急地問。奕匡、張之洞滿臉疑惑的表情。載澤於是將密謀策劃殺袁的事解釋了一遍。殊不知這一解釋反而使二人更加驚恐。“殺袁之舉萬萬使不得!”奕匡說話的聲音不勝驚駭之至,這時,載灃也走出來了。奕匡說著居然僕通下跪,其聲音類似於哀號,“殺袁不難,但袁世凱手下的北洋新軍倘若造反,我大清朝廷將如何應會!”載灃急忙請奕匡起來。奕匡起來了,張之洞又長跪不起。

“啟稟王爺!”張之洞說,“目下主幼國疑,萬不可輕誅大臣,若急中生變,則我輩有何面目對列宗列祖?王爺必不赦袁氏,則之洞只有立於午門一併受刑了!”說罷,滿臉老淚縱橫,仰天長號。 載灃是個沒主意的人,見二人如此,只得下令撤去親兵。這時,袁世凱已經從午門外急匆匆進來了。 袁世凱見各人神色,心中起疑,所謂“謝恩”之事也只得草草收場。

袁世凱出宮後,心中膽戰心驚。他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他知道一定是禍事。於是,第二天,袁世凱立即遞上辭呈。1909年1月2日,朝廷發佈上諭,接受袁世凱交出職權,藉口袁世凱“腳上有疾”,令他回河南項城縣老家養腳疾。袁世凱驚懼萬狀,唯恐第二道命令會要他老命,當日即微服坐三等車逃往天津租界,打算逃到日本避禍。後來在天津留連多日,載灃並未深究,才放心回項城老家。


載灃放過袁世凱,實乃縱虎歸山,自貽後患。兩年多以後,辛亥革命爆發,北洋諸將趁機以革命要挾清朝,要袁世凱出山,清廷於是敗亡,大清天下竟為袁世凱所得。其實,當日載灃如果殺了袁世凱也未必會出亂子,因為袁世凱去職居家近三年,北洋軍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等均未造出任何亂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