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從去年到最近的棚改貨幣化、打擊炒房客、三十城整頓等等對於樓市房地產調控政策頻出,大家的關注點好像並不是房價穩固下來,能自身購買一套,反而是在想房價是不是又要降,我現在買以後沒有升值空間的話是不是就虧了。

毫無疑問,在這個樓市的白銀時代,我們往往需要更周密、更細膩的決策,只要擁有了這種決策,哪怕房價再降,也不用去擔心自己會“吃虧”。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一、看城市未來發展情況

在買房時,一定要多關注政策,買那些正處在上升期的城市,走下坡路的城市不要買。識別辦法也很簡單,看看這座城市最近5年的常住人口、本外幣存款、地方財政收入三個指標。如果有一項是負增長,那還是最好應該避開這個城市。

二、好地段與好產品

當我們決定好城市以後,就以市中心第一高樓為座標原點,畫一個半徑為5公里的圓,在此範圍內,產品(房屋本身的舒適度)比地段更重要。超過這個圓的範圍,地段比產品重要。在北京上海這兩個超級城市,這個半徑可以擴大到10公里。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三、周邊配套不可忘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我們平時常說的學區房、地鐵房等,在每一波樓市浪潮中都是漲得最快,漲幅也最大。在城市新區此現象也更為明顯。

市中心錯不了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其一定會擴張,但中心區往往不會有太大挪動。比如上海的外灘、紐約的曼哈頓、倫敦的西區等等這些地方在100多年前就是中心,到現在還是,甭管這期間經歷過多少城市化的大變革,但外灘還是外灘,西區仍是西區,永遠就是中心。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五、找準城市發展重點

城市就算髮展,也一般不會向四面八方均衡發展,而是選擇一個大方向重點突破,然後把優質資源往這個方向堆,比如千年大計雄安,因此買房之前應該知道這個大方向在哪裡。

六、合適的才是優質的

如果你是純粹投資的話,最好不要買別墅、大平層等豪宅類產品,這類房子因為總價高、稅費多,從而流通性不足,漲幅遠遠跟不上哪些剛需房與剛改房,有的甚至連通脹都跑不贏。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片區整體配套情況

如果一個片區發展多年,仍然找不到任何一個像樣的連鎖品牌(比如肯德基、星巴克、711等等),那說明這個片區的人口素質、消費水平、文化品味都是有問題的,這種片區也不適合投資性購房。

八、流通性為關鍵指標

流通性是一個經常被購房者忽略的指標,這個東西在你買房的時候你可能感覺不到,但一旦你要賣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它的重要。所以,只有一手房市場、沒有二手房市場的片區,一定要謹慎。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九、未來城市建築規劃情況

距離城市核心區超過20公里的地方,在它蓋出500米的高樓之前,一般不會出現高質量的經濟與文化活動。在這類地方買房,在當地就業是不太現實的,肯定還是得回到主城區上班。

十、距離永遠不可忘

城市的外圍區,一般規劃了或者暗藏了很多工業用地,買房的話要儘量離政府大樓近一點,那裡的綜合情況再怎麼樣也遠遠大於汙染性工廠和倉庫這樣的偏遠地區。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十一、戶型面積看發展

60平米以內,上車盤;60—90平,剛需盤;90—144,剛改盤;144—200,精英盤;200—300,ceo盤;300以上,老闆盤。一線城市基本上是這個標準,二線城市可以把標準適當調高。按投資價值排序,從高到低分別是:剛需盤、上車盤、剛改盤、精英盤、ceo盤、老闆盤。

十二、物業費看小區質量

如果一個小區的物業費很少甚至不用交物業費的小區,這類小區基本上是被主流人群拋棄的,很多保障都無法很好的給予,因此這一類房子在購買時要避開,除非是優質學區房。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十三、朝向決定自身價值

朝北的房子,最大的問題是採光差,而且冬天會比朝南的房子冷。北方有暖氣相對好一點,沒有暖氣的中西部影響比較大,嶺南地區倒不怕冷,主要是採光差,也可能會比較潮溼。總體來說,最佳是朝南,其次是東南、東、東北、北、西。如果是在廣州,最佳朝向是南偏東15度。

十四、態度永遠決定一切

有的人買個菜都要精挑細選,買個房卻能分分鐘拍板。我們在買房時,無論是投資還是剛需都應該拿出買菜的認真態度去買房。反覆斟酌,決定買之前,起碼要看100套房以上。而不要“衝動決定一切”。

未來幾年就算房價再怎麼降,買這樣的房子也不虧,反而間接升值!

無論對於剛需者還是投資者而言,相信大家對於購房這一高價低頻的消費,永遠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其實不用過多擔心由於調控政策而致使自己所購買的房子會虧本,因為供與求的關係總會平衡,而你的房子也有可能因此“間接”升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