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台

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臺

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於7月26日發佈了2018上半年的財報(截至6月30日):集團總銷售額為64.32億歐元,同比上漲26.8%;淨利潤猛漲185.7%至23.6億歐元。

開雲集團所有分銷渠道均實現了增長:

  • 零售渠道銷售額可比增幅為37%;
  • 在線銷售額翻倍,佔零售渠道銷售額的6%。

按地區來看, 開雲集團在全球所有地區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

  • 亞太地區可比銷售額的增幅為38.5%;
  • 日本地區銷售額大漲30.7%;
  • 北美地區銷售額實現45.4%的增幅。

“功臣”Gucci

Gucci一直維持著高速的增長勢頭,這也讓母公司開雲的業績表現異常突出——

Gucci銷售額大漲44.1%至38.53億歐元,超過去年同期的43%;營業利潤則飆升62.1%至14.7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創歷史新高,達38.2%。

據時尚頭條網統計數據,LVMH集團上半財年時裝皮具部門收入增長了25%,而同期內愛馬仕銷售額增幅僅錄得5%。這意味著Gucci已連續10個季度跑贏奢侈品行業。

今年上半年,Gucci在北美地區的表現最為顯著,零售銷售額增幅達57%。在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收入則大漲48%;在西歐市場的銷售額增幅為37%;在全球其它地區的銷售額增幅為49%。

Gucci撐起了開雲的一片天,品牌也有了制定大目標的勇氣——中期實現100億歐元營業額、利潤率達到40%。Gucci首席執行官Marco Bizzarri提出:“2019年以後,我們的增長速度將是市場增速的兩倍。”

對於Gucci來說,中國消費者依舊是強大的購買力群體。

開雲集團首席財務官Jean-Marc Duplaix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說:“Gucci業績的強勢增長離不開中國消費者的追捧。”Gucci在2017年的營業額為62億歐元,中國的消費者為開雲集團貢獻了銷售額的27%。

Gucci也正在積極響應中國的進口關稅減讓政策。7月6日,Gucci宣佈調整中國內地所有商品零售價格,包括新款及經典款,平均降幅為5%。

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臺

Marco Bizzarri與Alessandro Michele

不過,業界曾表達過開雲過於依賴Gucci的擔憂。法國雜誌《Zonebourse》認為,在2017年,Gucci佔開雲集團奢侈品部門收入的57%,營業收入的73%。Gucci的營收佔比之大是不明智的做法。

Gucci的業績表現難以被超越,不過開雲旗下的其他熱門品牌,如Saint Laurent和Balenciaga的表現也同樣值得關注。

據路透社消息,2018年第一季度,Gucci的可比銷售額增長近50%,而Balenciaga的增速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了100%,增速甚至超過Saint Laurent、Alexander McQueen等品牌。

今年5月,Balenciaga的CEO Cedric Charbit曾表示,目前男性和千禧一代消費者正帶動著Balenciaga強勁增長,針對這些群體的產品在銷售方面增速最快。

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臺

剔除了Puma、Stella McCartney、Volcom和Christopher Kane四個

開雲與LVMH“正面剛”

Gucci只增不減的勢頭讓老對手LVMH“火燒眉毛”。

今年初,開雲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François-Henri Pinault曾表示,Gucci在未來將會“消滅”Louis Vuitton——要用20年前從LVMH集團老闆Bernard Arnault手中贏得的Gucci打敗Louis Vuitton。

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臺

Gucci放言將要“消滅”LV,兩大奢侈品牌正面“剛”|中傳雲平臺

Gucci還於今年5月宣佈,品牌將於9月24日,即巴黎時裝週首日舉辦品牌2019春季系列時裝秀。時尚頭條網曾發文表示:鑑於Gucci加入巴黎時裝週只是一次性行為,並非永久性加入,因此有業界人士認為,Gucci突然宣佈加入巴黎時裝週日程,除官方說法的“向法國致敬”外,似乎還意味著將在Louis Vuitton的大本營展開正面競技。

而LVMH旗下的Dior將大秀提前到9月24日下午舉行的舉動(Dior通常是巴黎時裝週上的開幕品牌),被媒體認為是LVMH“對開雲集團挑釁行為的回應”。

本月初,Dior設計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表示:Dior的新系列是為了“展示品牌精湛的經典制作工藝,而不是利用誇張的風格在社交媒體上博眼球”。他還說:“高定服裝的消費者並不會在Instagram 這樣的社交媒體上花什麼時間,他們理解高定的本質——一件專為你一個人製作的服裝。而這樣高標準的製作需要時間打磨。”很明顯,這是在diss Gucci。

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競爭,奢侈品之間也是“爭鬥不止”。

雖然買不起,但小編還是很期待這場“撕逼”大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